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设经典诵读氛围 提升书香校园品位(论文)

创设经典诵读氛围 提升书香校园品位(论文)

创设经典诵读氛围提升书香校园品位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
摘要: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一间学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定位,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品位和魅力。

而学生阅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周围的环境。

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

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

“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

关键词:创设诵读氛围品位浸润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三字经》:“孟母三徙,择邻而居。

”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了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娱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美丽的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是陶冶学生情操的理想课堂,是学生和家长放飞希望的神圣殿堂。

一间学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定位,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品位和魅力。

而学生阅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周围的环境。

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必须要改变阅读环境。

我校提出“创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家庭”、“让书香像空气一样弥漫,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由”的口号,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

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

“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

一、优化校园环境,创设经典氛围。

我校立意在幽雅的校园自然环境中用文化点缀诗情,用经典诉说深沉,努力为孩子创设浓郁的书香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为配合经典诵读实验,学校着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通过书香走廊、课室文化、班级名片、诗文展板等形式,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每一幅图画,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

使学生走进校
园就能举目见人文,放眼品经典。

在浓浓的书香气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浸润。

如今走进校园,你会感受到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氛围:展现在面前的“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等醒目的标语,富有感召力和震撼力。

我们在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

全校共悬挂了36块诗文展板,低年级以推荐中外优秀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为主,中年级介绍中华成语故事,高年级侧重于古诗词赏析。

在楼梯、过道等学生常到之处重点推荐中外名著。

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

如“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每天课间,红领巾广播播放经典诵读录音,配上古典音乐。

这样一来,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浓浓的经典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自然而然地亲近经典。

二、确保诵读时间,营造诵读氛围。

《童蒙养正》:“至十三岁前,物欲微重,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证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培养正见,正宜此时。

”说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其气质。

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特色工作来抓。

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为具体实施机构的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各年级组的经典诵读工作。

制订出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必背和熟读经典诗文数量要求,统一安排每天、每周的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要求教师把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保证每次诵读都收到效果。

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把诵读分年级有计划地进行。

其中《三字经》从一年级开始,要求用两年时间背完;《千字文》从二
年级开始,也用两年时间背完;《论语》从五年级开始,也用两年时间背完。

《古诗70首》、《名人名言》或俗语因年级而定内容。

诵读经典的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入睡。

所以我们强调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把做游戏、表演、唱歌、跳舞融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经典诗词,把艰涩深奥的经典文化与少年儿童特点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班级每半个月举行一次比赛,学校每半学期举行一次比赛,比赛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小小擂台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经典诗文知识抢答,诵读表演唱,师生对诗,经典诗文书画比赛等。

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举行中华传统文化文艺演出,全校师生参与,让学生充分展示文化素质和特长。

为了确保经典诵读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还建立了检查、考评和表彰制度。

坚持每天按时检查,每月公布一次诵读情况,每学期结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

三、打造书香家庭,浸润学生心田。

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氛围对学生的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熏陶,要求家长做到“建一个家庭书架,共读经典美文”,引领构建学习型家庭,使广大家长成为诵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从而促进学生快乐阅读的深入开展。

自从我校经典诵读进入了家庭后,老师们家访时都会惊喜地发现,过去学生家庭里的打麻将的声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长们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的声音。

四、共建家校礼仪,塑造优美人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文明礼貌,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因此,我校率先在校园里大力开展创建“礼仪校园”的活动,实现学生在校园里都能做到知书达理、落落大方,处处讲礼仪,讲文明,讲礼貌。

无论是对本校的领导、老师、同学之间,还是对外来的领导、客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礼地打招呼;过去学生爱打爱闹的现象再也寻不着踪影。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礼仪教育全面推广到各个家庭里面去,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学好礼仪、用好礼
仪。

要求每户家庭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好学校的礼仪教育活动,让各家庭成员一起学习、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争当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实践者、传播者。

让仪表美、言行美、环境美成为每一个我校学生家庭成员的自觉追求,为孩子们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表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数立起良好榜样。

我们在家长自荐、老师推荐的基础上,每学期评出“学礼仪、讲文明”精神文明家庭若干户。

目前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让师生每天沐浴着经典文化的洗礼,接受着圣贤品格智慧的熏陶,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精神面貌、行为举止、文化底蕴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都将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关注,学校的声誉蒸蒸日上,书香校园品位也必将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飞乐主编《理论参考》2007年07期。

2、关立新王学忠《试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推广与普及》(2008年
4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张丽宏崔光成《经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行为方式影响的对照研究》
(2006年2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始兴县顿岗中心小学2009年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