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老凹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老凹坝中学潘华
*注:本次九年级数学考试满分150分。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整体来说,全校九年级数学及格人数很少,仅有47名同学,优秀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79分以下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比例很高。

值得我们任课的数学老师深思。

三、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分15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15题60分,填空题5题20分,解答题8题70分。

(2)试题分布:
第一章和第三章及第四章几何部分共66分,占总分值的44%;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40分,占总分值的27%,其中和几何部分综合的有22分;第五章反比例函数44分,占总分值的30%;第六章频率与概率22分,占总分值的1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数学考试覆盖面广,但又较好的突出了本册书的重点、考点及难点。

是非常好的一套试题。

2、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稍微偏难,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2)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本册前部分的重点内容——几何证明,在试卷中通过选择题求边长、垂直平分线、中线等知识点的考查,填空题考了反比例系数、直角梯形、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等知识点,本书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如25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8题的怎样。

猜想、证明与拓广相关几何结论等。

(4)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最典型的计算题、解方程考察的是计算能力,同时选择题的15题和填空题20题的选填正确结论,充分的体现了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别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中第2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像、定义域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虽不难,但学生大意,导致得分率很低。

第13题反映出有部分学生对方程思想和几何题的综合应用还不掌握,也就是还应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与培养。

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第15题,由于图形线段多,图形比较复杂,多数学生有看一眼头疼一个小时的恐惧心理,其实这个选择题只要用丈量法,分分钟就可以解决,由此可见,还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

(二)填空题:
填空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难度适中,但16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表述频率的变化趋势,丢了不少的分;
18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整体思想,部分学生不会做。

(三)解答题:
21题画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其实本题是很简单的,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画错,原因是不注意题中所给的正面是什么,而是按自己的经验去解题。

22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分率较高。

23题中第一问证明三角形的全等得分率很高,但第二题中证明等腰三角形大多数学生证明过程逻辑不严密,从而导致了丢分。

24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得分率是所有解答题中最高的。

25题是几种统计的一个综合题,主观性大,难度也大,很多学生无从下笔,很好的把学生层次分开。

26题是一个“假动点问题”题,学生看到动点心就慌,其实这个题只要和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答案马上就有了。

作为本次考试得压轴题,28题,有梯度,难度由易到难,对学生的解题思想要求较高,是选拔优秀学生的一道好题
四、改进及建议
1、从总体上看,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

有少数同学连最基础的题就不能动笔,在今后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双基教学,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

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

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

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夯实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尽可能的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2、从试题上分析,题量适中,难易有度,题型丰富,变化多样。

有许多题在平时学习中“曾经相见”,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研究题与题间的“细微变化”,对于基础知识没有灵活掌握,导致这类“似曾相识”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

提请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3、从考试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处在中下等水平,通过对这部分学生平时的了解,他们平时都是不爱学习、父母不管、自制力极差的学生,他们严重的
影响了本次考试的平均分。

但我们不能由此来对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而是要不抛弃、不放弃他们,争取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提高上来,这样我校本届毕业班才有希望。

另外,要加强对中上等的学生的辅导,这样优秀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多。

4、多辅导学生,相信花大的力气必能有所收获.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

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

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老凹坝中学数学教研组
2014年1月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