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CRT显像管:我们家庭所用的电视以及绝大多数的电脑终端显示器所用的显像管确实是CRT技术,阴极射线管(CRT)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丰富,制备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然而由于CRT技术设备的电视机及其他显示器的体积庞大,而且也专门繁重,专门是大尺寸的显示器,如29in电视机的厚度超过70cm,质量超过50kg。
差不多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基于CRT 的缺点,人们又采纳了一些新技术来使CRT平板化,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是低压荧光管(VFD)技术,以VFD技术为基础的显示器的体积明显降低,厚为1cm,质量也大为减轻,另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而且具有庞大进展潜力的的技术是场发射(FED)技术。
以场发射技术为基础制备的显示器厚度只有几毫米。
VFD低压荧光管:在29世纪60年代,电子运算机市场获得急速的扩大,为习惯运算器的数码显示需求,产生了真空荧光平板显示器VFD,随着各种技术的进展,是VFD进入高密度显示领域,目前具有数字显示,图像显示画面显示功能的VFD差不多广泛运用在各种仪器显示包括汽车家电通信设备以及大显示屏幕显示器等领域。
然而由于VFD技术受到彩色化功耗大辨论率低腔体中真空的保持等咨询题的限制,近几年的市场份额有下降得趋势F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技术是继VFD后,针对CRT平板化的又一次新的努力图2各类电视机功耗的比较OLED前景展望:从目前显示技术的进展趋势来看,OLED无疑是会带来显示产品集体换代的一项新技术。
现在要紧的技术突破还在于大尺寸工艺,色彩,以及使用寿命。
只是目前萎靡的液晶市场或许会激发厂商们尽早提速OLE D大面积进入市场的决心,提速OLED的研发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或许差不多在厂商们的打算之内。
所以我们不能希望OLED不久会以一种低价格的姿势进入市场,任何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均随着市场及技术的成熟才慢慢地平易近人,这段时刻往往需要几年,OLED的前景是十分让人看好的。
CES 2009展索尼首发21英寸OLED电视,辨论率为1366×768OLED超薄柔软可卷曲的特性使其的应用方向更广,超低的功耗更符合目前时代进展的需求,在今后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地点显现OLED 的身影。
相信5年内,壁画般的显示产品也将会在市场内显现,拭目以待吧。
液晶显示器件(LCD)是个人应用显示器中最有进展潜力的显示器件。
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的功耗每平方厘米在一微瓦以下,是目前世界上最省电的显示器。
由于液晶产业的进展,应用显示器的地点也就越来越多,如个人计时用的各种电子表、电子钟、万年历;个人通信用的"BP"机、"老大大";个人学习用的运算器、电子字典、电子翻译器、电子课本;个人工作用的电子记事簿、PDA、掌上微机;个人娱乐用的电子游戏机、电子照相机、电子摄像机、液晶小电视等。
液晶显示产业的进展,将给个人大量、广泛地使用显示器带来一次革命。
而个人大量应用显示器,可随时、随处获得信息,这又将大大推动世界信息产业的进展。
我国的液晶产业应着重进展个人应用的液晶显示器,在个人应用显示器上与世界各国展开竞争。
另外,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电压低、无辐射、无荧光闪耀,显示质量能够与CRT比美,日本、韩国等LCD企业都大力推广LCD在便携机和台式机上的应用。
在下个世纪,LCD将有可能代替CRT成为新一代微机监示器的主流产品。
目前液晶产业三分之二的销售收入都来源于便携机的显示器上,便携机应用LCD显示屏的要紧尺寸为12.1英寸彩色SVGA(800×600线)和13.3英寸彩色XGA(1 024×768线)的产品。
以后进展的方向是生产功耗极小、8.4英寸以下反射型彩色TFT-LCD 产品,作为更轻便的笔记本或掌上型电脑显示屏。
1998年日本批量生产了15英寸彩色XGA(1 024×768线)和18英寸彩色SXGA(1028×1024线)的液晶显示屏,作为台式电脑显示用,并与CRT争夺监示器的市场。
由于制作这类液晶显示屏投资大,生产技术要求高,国内还没有生产线,近期国内即使建立了这种生产线,也专门难在产品上与日本竞争。
过去和现在目前全世界的LCD产业要紧集中在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
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TFT-LCD和STN-LCD生产国,约占全球份额的85%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TN-LCD生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
1968年美国发明了液晶显示器件,70年代初日本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
80年代初,TN-LCD产品在运算器产品上获得了广泛应用;1984年左右欧美提出T 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80年代末,日本把握了STN-LCD的大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进展;1993年左右,日本又把握了TFT-LCD的大生产技术,促使日本于1997年建成了一大批以550mm×670mm为代表的大基板尺寸的第三代TFT-LCD生产线,并使1998年大尺寸的LCD显示屏的价格比1997年下降了一半。
价格的降低大大地促进了LCD产业的进展。
199 7年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日本LCD公司有夏普、东芝、NEC、日立、精工爱普生、松下、OPTREX、卡西欧、星电、三菱、富士通、西铁城、精工电子、京陶、三洋电机等。
1996年以后,韩国和我国台湾都投巨资建第三代的TFT-LCD生产线,预备在1999年以后,在TFT -LCD上与日本竞争。
韩国要紧的LCD企业有三星、LG、现代等。
台湾早期的LCD厂有胜华、碧悠、光联等;1995年以后,在TFT-LCD上投巨资的企业有联友、元太、中华映管等。
我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TN-LCD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N-LC D生产国。
目前全国共引进和建立LCD生产线40多条(日本和我国港台部分独资的生产线没有统计在内),共有LCD配套厂30余家,1997年中国ITO的生产量已超过200万平方米,T N型液晶体生产能力已超过10吨。
这两种材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
其他材料国内尽管能生产,但是还没有形成不依靠进口的局面。
尽管深圳盛波引进了一条偏光片生产线,然而我国每年还需要引进200万平方以上的偏光片。
按照中国液晶行业协会1998年统计,中国的液晶产业现状如下表所示:@@1182500.JPG;表1@@尽管近两年世界LCD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产品市场竞争猛烈,然而1997年中国的LCD产业仍是一个丰收年。
中国LCD产业1997年的销售额比1996年增长42%,达到30.58亿元。
由于中国LCD企业开工较饱满,1997年中国的绝大多数的LCD企业都处于获利状态。
1997年,中国LCD企业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有无锡夏普、深圳天马、深圳辉开、汕尾信利、河北冀雅、烟台多纳勒、深圳莱宝、蛇口伟光、汕尖超声、深圳思特达、惠州康惠、莆田新光、深圳深辉、莆田莆辉、顺德先河、鞍山三特、大连东方、上海海晶、长江曙光、秦皇岛莱成、厦门高卓立、潮州晶蕾等。
1998年由于东亚经济危机的阻碍,个人应用显示器的市场有些萎缩,使中国的LCD企业处于较困难的境地。
然而TN-LCD产品依旧以我国生产为主。
中国原预备大力扩展中小尺寸STN-LCD产品的市场,但受到较大阻力;韩元、日元的贬值对我国LCD产品价格有较大压力。
日本《半导体产业新闻》1998年8月给出的日本液晶显示器件价格为: 5-6英寸彩色TFT-LCD 价格为7500~9000日元10英寸彩色STN-LCD 价格为8000~9000日元10英寸彩色TFT-LCD 价格为17500~20000日元12.1英寸彩色STN-LCD 价格为23000~27000日元12.1英寸彩色TFT-LCD 价格为32000~37000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价格下降40%左右,这对扩大LCD 应用带来商机,然而也使LCD企业的竞争更加猛烈。
我国原有的一些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又上了一些新企业,估量1998年我国LCD产量约93万平方米,销售额约35亿元。
机会莫错过LCD产品市场宽敞,有大量的现实市场,更有宽敞的潜在市场。
目前中国LC D产业不是有没有市场,而是LCD企业能不能提升产品质量,能不能将TN-LCD产品的成品率提升到90%以上,中小尺寸的STN-LCD成品率提升到85%以上,去占据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咨询题。
现在我国已差不多把握了TN-LCD和中小尺寸STN-LCD的大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宽敞的市场。
在进展LCD产业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进展应用整机为龙头,促进现有的LCD产业的更新、改造和进展,不必再新上TN、STN生产线。
今后我国液晶产业进展的重点应为彩色液晶显示技术和引进、消化、吸取TFT-LCD大生产技术。
等离子显示器:中国等离子彩电产业则是刚刚起步,然而通过引进、消化和吸取,这几年进展十分迅速。
彩虹团体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与俄国斯国家气体放电器件研究所合作,已开发出具有自主和知识产权的40英寸彩色PDP产品,彩虹团体公司在北京已建成一条40英寸以上的彩色PDP 实验线,打算2002年内进行试生产。
TCL、海信和创维等先后推出了各自的PDP产品,创维新近推出的高清等离子彩电以及50寸、60寸的等离子产品,表明中国在等离子显示器制作技巧方面差不多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海信与北京国美、大中等大型商家签了3亿元的42时数字等离子电视定货意向书。
TCL打算在2004年之前实现所有等离子电视模块自主开发与生产,通过与外资合资、合作等方法,实现显示器联合开产生产。
打算在2005年之前,投入3~5亿元国民币用于等离子电视的开发与生产,建设至少三条生产线,实现年产30万台整机和30万套部品。
创维的以后五年等离子战略是2002年10万台、2003年15万台、2007年50万台。
2002年9月26日,国家信息产业部牵头召开了《中国等离子产业进展战略研究会》。
研究会聚焦了相干专家及企业代表,就中国进展等离子彩电可能涌现的咨询题进行了沟通。
会上有信息产业部管员提议将PDP纳入数字电视系统。
如果这一提议被相干部门采纳,意味着不久的今后,国家将给予等离子彩电较大力度的政策及资金扶持。
会议达成了以下共鸣:从产业结构调剂上看,进展等离子彩电产业是我国彩电结构提升的需要;从技巧上看,等离子彩电是今后数字电视时代较为理想的选择;从展的需求来看,一旦等离子彩电性价比降到消费者能够吸取的时候,等离子彩电市场容量将会得到更大的进展;从生产能力上看,我国的研发基础和制作能力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