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旧城改造的提案
近年来,沈阳市经济发展迅速,高楼林立,但仍面临新旧城区更替的问题。
为此提出建议:
1、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创建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城市
规划必须符合市情、县情‘镇情,采用各项建设
标准和定额指标,应与城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
适应,坚持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
意保护地方风貌,体现城市特色,严格控制中心
市区的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只有把握住沈阳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法律,税收,投资等手段,强化规划管理,调
控和引导沈阳市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
例如,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通过城市规划保证城市经发
的有序发展;在经济发展较慢时,城市规划应注
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扶持。
当城市规划因
某种原因需要重新修订时,应在政府指导,专家
论证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注意与人
文,环境相结合,用人以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导向、规划、建设城市,今儿既要保证城市中低
收入家庭用房,还要充分体现沈阳特色。
2、新城区开发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共同促进沈阳
市的经济发展
新城区开发与老城区改造作为城市系统工程
建设的两个方面,虽然均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基础,但又各具特点,并在资金、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矛盾。
新城区的开发成本相对较
低、利润较大,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社区服务、人性化的管理都是吸引老城区居民来此居住、工商业来此投资的必然优势。
新城区开发的结果,短期内可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是老城区的发展陷入困境,并诱发老城区的改造。
老城区改造的核心内容是调整用地功能、优化土地配置、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
显然改造后的土地价格、使用费用将大大提高,这不但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可为新城区的进一步开发创造条件。
新城区的开发与老城区的改造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切不可因新城区开发的高利润而无限制开发,也不可忽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放松老城区的改造,同时应该用市场杠杆来调整人口分配,使老城区与新城区共同繁
荣。
3、完善老城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沈阳城市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老城区的改造成功与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
各区县应按照沈阳市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完善本地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注意与相邻区县的衔接,切不可因追求高利润而随意更改规划内容,更不能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随意变为建筑用地。
同时,应当树立寿命周期、生态
城市、循环经济的观念,通过创造一个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提升人气指数与城市竞争力,进而增加税
收,再把其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老城区改造,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老城区改造成效的显现,生态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真正实现沈阳市城市建设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4、古典与现代并存,做好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是通过运用营销的思维方式,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并整合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立自己在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城市群体中的地位。
为保持沈阳市历史的延续性,不但要对明清的建筑加以保护,对近代历史时期的建筑同样也适当保留。
而且,必须把这些“历史文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源
泉,从城市营销的角度来说,就是发挥自身优势床在财富。
文化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财富。
老城区改造就是依据城市以哦那个小的理念,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保护式改造,把他的文化底蕴改造为生产力从而创造财富。
根据西方国家老城区改造成功的经验,把沈阳某些老城区改造成观光旅游的景点不失为一种城市营销手段,同时还可以树立沈阳市自己的品牌,创造其良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