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
摘要:痕迹物证的发现及提取检验鉴定,是基层刑侦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检验检定意识及能力才能确保现勘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痕迹物证检验鉴定
一、检验鉴定意识与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等工作之关系
意识是觉察,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痕迹物证鉴定意识是主体在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理论和实践意识上的统一,检验鉴定能力是在运用上、效果上的反映和衡量,是成功地完成检验鉴定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后天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检验鉴定意识是现场勘察人员对现场勘查中发现、提取罪犯痕迹、物品等工作的指导和要求;现勘中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等工作是检验鉴定的客观依据和基础。
痕迹物证的作用(侦查意义和诉讼证据意义)是通过检验鉴定产生的,检验鉴定是通过各种特征为依据进行的。
由于对痕迹物证的特征认识的不同,对当时条件下痕迹物证在侦查诉讼过程中将产生的意义的认识不同,对同一个现场,不同的勘查主体可能发现和提取的痕迹物证不一样,同一个痕迹物证,不同的主体在鉴定认识上可能不一样,其结果就是该发现的没有发现,该提取的没有提取,这些都是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比如,现场上的同一枚不完整较模糊指纹,甲技术员因为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原因,认为该指纹没有检
验价值就不提取,或者认为价值不高,在提取过程中不严格按要求提取,破坏了其本身就不多的特征,而对认识高的乙技术员,会因为在现场上能正确认识特征价值,会一丝不苟地按要求提取,甚至会因为不经意的损坏了特征而自责悔恨不已等等,这些情况在侦查活动中或者说诉讼过程中将会起着的不同作用、不同结果。
无论司法鉴定体制怎么完善或改变,刑侦工作要求怎么变化发展,与鉴定和勘查之技术上要求的关系没有质的影响,因为现勘必须得在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更科学完美。
二、基层检验检定意识与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的现状
基层所队现场勘查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检验鉴定意识指导现勘;二是意识较薄弱;三是没有正确的检验鉴定意识。
基层勘查主体检定意识不强、不正确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
从事理论和实践的刑事技术人员都知道,现场勘查工作对主体素质的要求很高,要求主题具备广泛的知识。
而现在基层刑侦技术人员的能力结构并不很高,有历史的原因,有现实的原因。
早期公安机关对三级技术点职责分工有较强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技术能力的提高,本来基层实际工作量就大,疲于应付加上基层技术人员认为站在三级点的要求上完成工作任务就够了,不求进步,不明白现场工作、技术工作的无限性、可深入性;再加上现实中的人事、教育、工作等制度、体制造成了基层刑事技术人员中真正能对痕迹物证具备较高层次的鉴定意识及能力的人员太少。
这些都造成了基层技术人员检验鉴定意识和能力不强。
在现场勘验中,有关技术人员参与现场勘查的原则(a非命案现场以痕迹检验人员为主勘验;b命案现场由法医、痕迹检验人员共同勘验;c爆炸、投毒、纵火现场由理化检验人员参与勘验;d有书写行为的现场就要有文检人员参与勘验;e计算机犯罪的现场应请计算机安全监察技术人员参与勘验;f现场调查访问多由侦查人员进行。
)的实质是要求有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人参与勘验,而在区县公安刑侦部门全面具备以上技术人才或一个人集全面的能力和水平于一身的不多,在省市公安刑侦部门相对较具备。
这种实际工作要求与队伍状况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现在基层刑案现场勘查工作质量。
还有一种情况是市县工作脱节,鉴定与勘查脱节。
有鉴定力的不一定都参加实地勘查,实际勘查的并不都有鉴定能力,一般情况下在基层工作的鉴定能力不是很强,在指导层工作的鉴定能力较强。
这里面有工作制度的原因,也有客观工作量与队伍现状的原因等等。
造成了在勘查工作中因不具备鉴定能力而不能利用鉴定意识及能力用于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中,最终结果是现场勘查工作质量不高。
三、怎样提高基层刑事技术员的检验鉴定意识及能力,确保现勘工作质量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检验鉴定意识及能力对基层刑事技术之现场发现提取痕迹物证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好多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基层技术员的检验鉴定意识及能力。
基层要通过自身
不断努力提高检定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上层刑事技术机构或院校应在培养基层刑事技术人员的整体检定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强调发现、提取送检的技能。
当然人事制度方面工作要不断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现场勘查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是要运用好检验鉴定意识及能力于基层的现勘工作中,增强责任心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基层现勘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