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扇面书画的修复》说课稿

《扇面书画的修复》说课稿

2015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
《扇面书画的修复》说课稿
中国书画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时光流逝,日益斑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五千余万册文献古籍近三分之一已损毁或自然老化,亟待保护!古书画修复技艺让我们沟通历史,修复文明,重现历史风采。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今天展示的主题是《扇面书画的修复》,教学课时为四课时,分两次课教学。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对象为文物保护专业(古籍修复方向)三年级的学生。

学生已经学习过“文献修复的原则”、“文献修复档案的制作”及装裱工艺等相关理论、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中国画基础,但对于颜色的调配掌握不足。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文献保护与修复》,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法相结合。

该项目是教材第五章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其运用修复技术的综合能力。

2.教材处理
本课选用破损的扇面书画进行修复教学,因其体幅不大,画面相对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上手,易于把握。

3.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整合、学情的分析,并依托本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文献修复师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微课、视频及仿真平台,明确扇面书画修复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在仿真模拟的基础上,能进行扇面书画的修复。

3.素养目标:了解古旧书画中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明确书画修复的意义,培养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审慎严谨的职业态度。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其中明确扇面书画修复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是本课重点;提升学生对古书画修复的诠色分析及应用能力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整个课堂以完成扇面书画的修复为主线,以互动教学平台为依托,在扇面书画修复的教学中融合了微课、视频及三维仿真模拟训练,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生成。

四、教学过程
我将四课时的教学活动概括为三个环节,分两次课完成,分别在交互教学平台的文献资料室、文献修复室以及藏宝阁中进行。

下面就请各位评委老师走进我们的课堂。

1.课前:学海拾贝、探骊寻珠
学生课前进入故宫博物院网站的“数字资源库”搜寻中国扇面书画专题,了解中国古代扇面书画中承载的历史文化。

在教学平台中的文献
资料室领取待修扇面,完成创作年代、作者及纸张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并提交。

2.课堂:边学边做、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播放《故宫的至宝》,展示中国书画史上修复过的几幅名画,请学生查询相关名画的背景资料,感受书画修复对于呈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及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我以故宫博物院承修的《山西省盐池分布图》扇面为例,经专家修复后,对于研究该地区盐池业的发展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接着展示故宫倦勤斋修复前的破损画面,播放抢救修复视频,学生扫描故宫二维码,进入修复后的倦勤斋3D虚拟游,感受修复技艺的鬼斧神工。

之后,分组讨论书画修复的一般流程,归纳制作思维导图。

展示教师微课片段,强调扇面书画修复中的关键知识点。

通过编排连线深化学生对扇面保护与修复知识的掌握。

随后进入教学平台中的文献修复室三维仿真模块进行模拟修复。

考虑到待修书画的历史文献价值,不可能反复的修复练习,如操作流程错误会对古书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毁,因此学生需要在仿真模拟中着重训练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衔接。

在虚拟的修复医院中,学生成为主治医师,破损扇面要经历清洗脱酸、揭裱、诠色等整个修复流程,直到出院。

平台会对每位学生成绩进行汇总,信息化教学手段缩减了教学课时,三维仿真模拟修复软件的使用高效完成了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进入修复实践操作环节,各组汇报课前分析扇面历史资料,探讨修复方案后进行修复实操。

破损扇面在经历了清洗脱酸等前六个步骤后,
各小组初步完成扇面书画的修补,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结合三维仿真修复软件,熟悉操作流程。

进入到第七步本课的难点——诠色环节,由于初学者对颜色的调配缺乏经验,诠色失败率较高,学生可使用诠色分析软件对破损画面的色彩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正确的修补色块,系统会提示颜色的配比组成及调色方法,如果选择错误系统会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学生诠色后的破损扇面达到了“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效果,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

最终平台会根据各组的提交内容生成一套完整的电子修复档案。

师生共同阅读《国家文献修复师职业标准》的相关模块后领会本课综合评价标准,具体分为三个模块:1)三维仿真平台模拟操作评价;2)扇面画电子修复档案评价;3)修复作品最终效果评价。

3.课后:拓展延伸与触类旁通
学生进入平台中的藏宝阁,为修复好的扇面进行虚拟装裱设计,定制适宜的形制,并在平台观看教师微课“扇面书画挖镶装裱技术”,结合仿真训练进行实践操作。

4.课后作业
1)搜集明清时期扇面纸张的特点并形成书面报告。

2)将修裱作品上传本专业古雅轩淘宝网店。

通过承接简单业务可以看到社会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唯美厚重的文化传承为背景,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辅助,“文献修复医院”虚拟三维仿真情境,寓教于乐,使学生轻松
掌握学习内容,突破重难点知识,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用珍贵文献反复训练以及非遗传承不能一对一教的缺憾。

学生修复研究报告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这也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同时,经行业专家论证的仿真模拟修复软件也将助力于社会及文博单位的新学员培训。

华夏文明,翰墨流芳,如何更好的重现古旧字画的艺术光芒是每一位修复师毕生的追寻与使命。

谢谢!我的汇报完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