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PPT
三、ASIA残损指数分级
损伤程度 A—完全性损伤
运动和感觉功能 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B—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和骶段S4-5有感觉功能, 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 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伤 在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 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分类
– 按脊髓损伤病因分类
• 外伤性 • 非外伤性
– 按脊髓损伤部位分类
• 四肢瘫 • 截瘫
– 按脊髓损伤程度分类
• 完全性脊髓损伤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 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感觉和 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骶段(S4~5)的感觉功能指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感 觉和深部肛门感觉,运动功能指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 肌的随意收缩。
ADL项目
进食 洗澡 修饰(洗漱) 穿衣 控制大便 控制小便 上厕所 床椅转移
行走(平地45m)
上下楼梯
自理
10 5 5 10 10 10 10 15
15
10
稍依赖
5 0 0 5 5 5 5 10
10
5
较大依赖
0 0 0 0 0 0 0 5
5
0
完全依赖
0 0 0 0 0 0 0 0
0
0
I.转移16分 床--轮椅 轮椅--床 轮椅--马桶/坐便器 马桶/坐便器--轮椅 轮椅—汽车 汽车—轮椅 轮椅—淋浴/浴盆 淋浴/浴盆—轮椅
节椎体平对 • L1~L5平对第10~12胸椎体 • 骶髓和尾髓平对第1腰椎体
一、脊髓损伤的水平
1.运动水平: 脊髓损伤后,保持运动功能(肌力3级或以上)
的最低脊髓神经节段(肌节),称为运动水平。
– 肌节分布应参照脊神经的肌肉节段分布。运动水平之上 的肌节肌力评分应为5级
– 运动水平左、右可以不同
– 运动评分: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键肌, MMT法肌力分0-5级,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右侧
5 5 5 5 5 5 5 5 5 5
关键肌
左侧
1 C5 肱二头肌(屈肘肌)
5
2 C6 桡侧伸腕肌(伸腕肌)
5
3 C7 肱三头肌(伸肘肌)
5
4 C8 指深屈肌(中指屈指肌) 5
5 T1 小指外展肌
– 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 脊髓损伤后,左、右侧感觉水平可有不同
– 感觉评分: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评2分,异常
1分,消失0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4分 – 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28个感觉关键点,正常感觉功
能总评分224分
平面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感觉 和运动功能部分存留
• 中央束综合征 • 半切综合征 • 前束综合征 • 后束综合征 • 脊髓圆锥综合征 • 马尾综合征 • 脊髓震荡
康复评定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5
6 L2 髋腰肌(屈髋肌)
5
7 L3 股四头肌(伸膝肌)
5
8 L4 胫前肌(踝背伸肌)
5
9 L5 拇长伸肌(伸趾肌)
5
10 S1 腓肠肌(踝跖屈肌)
5
运 动 功 能 评 分
2.感觉水平: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温、触压
及本体感觉)的最低脊髓节段(皮节)为感觉水平
– 皮节分布参照脊神经皮肤感觉节段分布。感觉水平的确定 是依据对ASIA标准确定的28个感觉位点的体格检查来确定
致病因素
外伤性
交通事故:撞车、翻车、急刹车 高空坠落:建筑、自杀、意外 运动损伤:体操、跳水 暴 力:刀刃刺伤、弹片贯穿、棍棒打击
非外伤性
发育性病因:脊柱侧弯、脊椎裂、脊椎滑脱等 获得性病因:感染、肿瘤、脊柱退化性、代谢性及
血管性、医源性疾病
脊髓损伤临床特征
(一)感觉障碍:截瘫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完全性截瘫 患者鞍区感觉消失
国际脊髓学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ISC0S)
2011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 C1~C4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 C5~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
节椎体平对 • T5~T8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二
节椎体平对 • T9~T12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三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脊髓损伤康复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由于各 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 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3.自主神经障碍
E—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可有病理反射
四、ADL能力评定
—截瘫患者
采用改良的Barthel评定量表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四肢瘫患者
采用四肢瘫功能指数法 (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 QIF)
—功能独立性测量(FIM)
截瘫患者ADL评分(MBI)
感 觉 功 能 评 分
二、脊髓损伤程度
• 1.完全性脊髓损伤:
– 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感觉、运动 功能的完全丧失,称完全性脊髓损伤
– 骶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感觉及肛门深 感觉,运动功能是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4—5)仍有运动/感觉 功能存留,称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运动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所支配肌肉的随意 运动消失或肌力下降,运动障碍可造成关节挛缩,造成下肢 或四肢的随意运动消失或障碍
(三)反射障碍:脊髓休克期,中枢反射消失,休克期之后反 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四)括约肌功能障碍:尿储留,尿失禁及反射性排尿,可出 现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
(五)其他功能障碍:呼吸困难、排痰困难,体温调节障碍、 低血压或相对性缓脉,可有阳痿、月经失调等
T3~T11
感觉关键点
关键点
平面
枕骨粗隆
T12
锁骨上窝
L1
肩锁关节的顶部
L2
肘前窝的桡侧面
L3
拇指
L4
中指
L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指
S1
肘前窝的尺侧面
S2
腋窝
S3
第三肋间至十一肋间 S4~S5
关键点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与L2之间1/2处
大腿前中部 股骨内上髁
内踝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足跟外侧 腘窝中点 坐骨结节 肛门周围 (作为一个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