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 货币与货币制度(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2,分数:32.00)1. 被看作是我国最早货币的是 _____A. 兽皮B. 贝壳C. 牲畜D. 粮食(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我国最早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是贝壳,因此贝壳也被看作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2. 价值形式演变的最初阶段,由于价值的表现纯属偶然,所以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之为__________A. 简单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等价形式D. 货币形式(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简单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

3. 对于一种商品的价值可由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所有商品都可表现其他商品的等价物的情况,马克思称之为A. 简单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等价形式D. 货币形式(分数: 1.00 )A.B. VC.D.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可由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解析[解析:4.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_____ 形态流通的。

A. 条块B. 圆块C. 铸币D. 菱形块(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形态流通的,每次交易都要鉴定金属条块的成色,称量重量。

5. 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______A. 银铸币B. 铁铸币C. 铜铸币D. 金铸币(分数: 1.00 )A.B.C. VD.解析:[解析]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类似于铲形农具的“布币” 、仿照刀状铸造的“刀币”、延续贝币形状的“铜贝”等多种形状的铸币在不同地区流通着。

6. 下列属于足值货币的是______A. 纸币B. 银行券C. 金属货币D. 电子货币(分数: 1.00 )A.B.C. VD.解析:[解析]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因此,金属货币属于足值货币。

纸币、银行券、电子货币属于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

7. 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______A. 不定值货币商品货币 B.C. 信用货币D. 电子货币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8. 迄今为止,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A. 实物货币B. 金属货币C. 商品货币D. 信用货币(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成为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

9. 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_____A. 银元B. 铜钱C. 金币D. 刀币(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

10. 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货币的主要形态呈现为 _______A. 不兑现信用货币B. 存款货币C. 银行信用卡D. 电子货币)1.00(分数:A.B.C.D. V解析:[解析]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货币的存在形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电子货币”出现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所谓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这种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11. 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_____A. 国家对货币形式的强制性要求B. 发达国家的引领C. 经济学家的设计D. 商品生产、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从币材的视角考虑,充当货币的材料从最初的各种实物发展到统一的金属,再发展到用纸制造货币,进而出现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推动这一货币形式演变历程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要。

12.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指用货币计量商品和劳务的 _______A. 价格B. 价值C. 单位D. 数量(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13. 货币用来为商品标明价格时,执行 ______A. 计价单位职能B .交易媒介职能C .财富贮藏职能D .支付手段职能(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货币要发挥计价单位功能,为商品和劳务标价,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

14. 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 ______A. 交易媒介B. 交换媒介C .支付媒介D. 流通媒介(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15. 以货币形式贮藏财富的最大缺点是 ______A. 收益较高B. 风险较高C. 使用不方便D .收益较低(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与投资实物、购买股票债券等财富贮藏形式相比,贮藏货币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高安全性,货币资产通常被视为无风险资产。

当然,与低风险相伴随的是低收益。

以货币形式贮藏财富的最大缺点就是收益较低。

16. 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时发挥的是 ______A. 计价单位职能B. 交易媒介职能C .支付手段职能D .财富贮藏职能(分数: 1.00 )A.B.C. VD.解析:[解析]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在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等活动中,货币执行17.A. 计价单位职能B. 交易媒介职能C .财富贮藏职能D .支付手段职能(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在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18. 流通中的主币 ____A. 是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B. 是有限法偿货币C. 主要用于小额零星交易D.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主币又称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指用法律规定的金属币材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造的货币。

19. 较为规范、完善的国家货币制度是在 ______ 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

A. 15 世纪B. 16 世纪C. 17 世纪D. 18 世纪(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较为规范、完善的国家货币制度是在 1 6世纪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20. 银本位制在 ____ 世纪以后开始盛行。

A. 14B. 15C. 16D. 17(分数: 1.00)A.B.C. VD.解析:[解析]银本位制在 1 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21. 金属货币制度不包括 _____A. 金本位制B.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C. 银本位制D. 金银复本位制(分数:1.00 )A.B. VC.D.解析:[解析]较为规范、完善的国家货币制度是在16 世纪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

沿着历史的脉络看,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其中前三类被统称为金属货币制度。

22. 从18世纪末到19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_______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D. 铜本位制(分数:1.00 )A.B. VC.D.解析:[解析]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

23.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_____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法国(分数: 1.00 )A.B.V C.D.解析:[解析]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24. 金银复本位制的典型形态是 _____A. 双本位制B. 金币本位制C. 银本位制D. 金本位制(分数:1.00 )A. VB.C.D.解析:[解析]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典型形态,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5. 在 ____ 货币制度下,已经不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

A. 金本位制B. 金块本位制C. 虚金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已经不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但银行券已经不能兑换成金币。

26.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 _____A. 生金本位制B. 虚金本位制C. 金条本位制D. 金块本位制(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27. 金本位制的典型形态是 _____金币本位制 A.B. 金块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金条本位制(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28. 纯粹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是在 _____ 建立起来的。

A. 20世纪60年代B. 20 世纪70年代C. 20 世纪80年代D. 20 世纪90 年代(分数:1.00 )A.B. VC.D.解析:[解析]纯粹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

29.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间是 ______A. 1948 年12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2月1日D. 1955年3月1日(分数: 1.00)A. VB.C.D.解析:[解析] 1948 年12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标志着人民币制度的正式建立。

30.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______A. 美元B. 日元C. 英镑人民币 D.(分数: 1.00)A. VB.C.D.解析:[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31.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 _____A. 金属货币B. 实物货币C .代用货币D .信用货币(分数: 1.00)A.B.C.D.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属于需要识记的知识,请考生熟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