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新课改新教法
初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后,向我们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该怎样去教学生?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实践了几年,尤其在仁怀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教研室的指导下,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对教法的需求问题。
在此本着抛砖引玉的角度出发,希望得到更多同行的交流。
“新课改”后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训练学生口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它改变了传统的作法,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教学语言形式,以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它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开展交际活动。
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尽量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初步掌握运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总之,它的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文章内容以对话出现较多,说明新课改后,听说读写、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种变化使教师的教法也必须改革,我们应该用新的教法来教学生。
新教法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就必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动开口讲英语,从羞于开口到敢于开口到我要开口。
这一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坚持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景象,一般分视觉情境和
听觉情境两类。
我们可以采用投影、图片、实物、教师的表情手势、表演动作、课文教学中使用的录音、教师富有感情的声音、表演课文时人物不同的声音等手段来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直观语言来教学
教师授课时所讲的英语,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相配合,使语言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
抽象语言也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让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的关系,达到语言直观。
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有调查表明,兴趣比智力对学生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更大些。
同时,兴趣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所以我们要尽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英语教学,引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口语英语竞赛,对于成绩前10名及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
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如果回答出了差错,也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而是及时帮助其认识和纠正过来,并尽量挖掘其正确可取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伤。
将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断延续下去,每个学生也就更加胆大敢言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新教法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指导:
(1)培养学生自觉预习新课的习惯。
教师可以对新课的主要内容拟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文,边看边思考,不懂的作个记号。
上课时各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难点、疑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就懂得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教师来教新课之前,学生对教材就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用自己语言复述课文,可以给学生 keywords 或自编与课文相关的对话,或是对于课文提出问题来讨论。
例如book i (下) lesson90 part one给出 keywords再请学生复述:hair、eyes、mouth、arms、legs、tall、wear……
(3)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语报刊、英语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能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素质水平,也就是下面
要谈到的。
为了适应新课改,应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要精要少。
新的教材要求教师要由重知识传授变为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由“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
《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应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再加以发展。
课堂活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而是“教”让位给“学”,在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学生在参与、探究、体验、主动、创新、合作中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