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指导书模版

作业指导书模版

作业指导书模版一、岗位描述和介绍说明:此处可附岗位设备设施清单。

二、岗位要求岗位员工工作的安全、业务要求及相关纪律、规定等。

例如:电工岗位要求1.上岗前穿戴在有效期内符合现场规定的安全帽;春秋、夏、冬季工服;防砸耐油单、棉马靴;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工具(试电笔、万用表)等。

2.岗位人员每日班前负责按照“岗位HSE巡回检查表”(附表1)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不了的问题立即报班组负责人,同时填写“岗位HSE巡回检查表”并签字。

3.参加每周的HSE活动,遵守应急演练的要求。

4.遵循顾客及相关方的HSE管理的有关规定。

5.按规定持有由资质单位颁发的电工操作证、HSE合格证等。

6.危险作业项目在开工前需办理作业许可。

三、任职条件说明:1.应根据专业特点对基层组织的岗位完善任职条件,岗位任职条件应作为岗位员工担任本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并作为员工能力评价的依据。

2.应对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及特种作业人员提出相应要求,以有效实施HSE 管理。

3.岗位任职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1)文化素质:指从事不同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程度。

(2)身体状况:指从事不同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身体健康条件,对特定岗位应明确其特殊禁忌要求。

(3)资历:指员工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的工作年限。

(4)持证情况: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以及企业有关管理规定,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必须持有的有效资格证书。

(5)技能等级:指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经技能鉴定考核(试)应达到的技能水平,(6)技术职称:指有技术职称要求的岗位应达到的技术职称条件。

组织还可增加专业、视力、听力、外语水平等适合工作实际情况的其他任职条件,如可行,条件应予以量化。

四、岗位职责1.应根据专业特点,完善基层组织的岗位职责。

2.在完善岗位职责时应:(1)重点突出本岗位所负责的主要工作以及HSE等方面的责任。

(2)满足基本工作要求及HSE管理要求,突出岗位的风险管理,确保组织HSE方针的贯彻和目标的实现。

(3)将各岗位的职责界定清楚,防止出现重叠和空档。

五、岗位业务管理说明:主要的岗位业务内容举例:计量岗位业务管理周期序号工作内容相关记录提报部门依据备注每日 1 9:30按照《日综合巡检记录表》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检日综合巡检记录表、设备缺陷台账《生产运行管理规定》站场留存每日 2 参加生产运行晨会生产运行晨会会议记录《交接班管理规定》站场留存每月 3 参与月检查月巡检记录表《生产运行管理规定》站场留存每日 4 进行计量交接工作天然气计量交接凭证站场留存、生产运行部《油气计量管理规范》每日 5 比对计量结果、声速对比、并进行日分析生产日报、超声波流量计声速核查记录表站场留存、日报系统《油气计量管理规范》每日 6 审核、统计自用气量台账、天然气日报站场留存、日报系统《自用和放空天然气管理规范》每年7 参与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检定报告、检定证书站场保留、生产运行部《计量管理办法》实时8 计算、审核统计天然气放空量计算单据、台账、天然气日报站场保留、生产运行部《自用和放空天然气管理规范》实时9 增加测量设备标识标识《目视化管理规范》实时10 对现场计量过程确认计量确认明细表、测量设备台账、测量过程识别记录站场保留、分公司生产技术科计量确认管理程序六、岗位QHSE目标指标说明:责任书和QHSE考核目标分解到岗位的内容。

七、执行体系制度、记录清单说明:包括体系文件、标准规范、记录八、岗位风险及风险控制提示1.岗位风险提示是指本岗位的主要危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控制或防范措施,通过列表简要描述。

识别方法按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进行。

样式可参照:序号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违反控制措施可能造成的危害备注122.此处可附与本岗位有关的其它违章行为举例:电工岗位与本岗位有关的其它违章行为违章级别违章行为特别严重违章(一)未经过电工特殊工种培训持证上岗,或有证但已过期;(二)脱岗、串岗、乱岗、睡岗;(三)酒后上岗、酒后驾车;(四)发生事故不及时上报;(五)所配备的绝缘工具,绝缘破损老化,不及时进行更换;(六)不办理高空作业许可;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带或不采取其它防范措施;(七)不按规定落实防范措施,进行高压带电作业;(八)违章带电作业;(九)穿戴不合格电工劳动保护用品;(十)无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违反“两书一表”内容规定进行操作;(十一)强令蛮干;盲目指挥;(十二)禁烟场所吸烟,易燃易爆场所使用不防爆工具或封堵侵占消防通道;(十三)其它可能直接导致较大及以上事故的违章或故意违章。

严重违章(一)不按规定配戴特种劳保用品(安全帽、防砸鞋、防静电服等)进行作业,或进入作业现场;(二)劳保用品过期、破损仍在使用;(三)不按规定开展应急演习;(四)作业前未进行风险识别和交底;(五)电气设备设施绝缘老化破损仍在使用,又未制定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六)私拉乱接电气线路或手持式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器;(七)封闭、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安全通道)或应急逃生出口;(八)在危险场所或对带电设备、用电设施及变配电设施检维修作业时,不按规定设立安全警示标志;(九)违反规定擅自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场所;(十)立体交叉作业不明确现场指挥人员,不制定安全措施;(十一)其它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违章或习惯性违章。

一般违章(一)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新入厂、转岗、复工人员上岗作业;(二)对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不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三)不按规定保养、维护本岗位的设备;(四)发现他人违章,不按规定进行制止和纠正;(五)不按规定开展岗位巡查、交接班检查;(六)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七)不按规定组织和参加安全活动;(八)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活动;(九)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十)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等带到工作场所;(十一)其它可能间接引发事故的违章或无知性违章。

九、操作规程(包括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工艺操作规程、电气操作规程等)说明:1.应根据专业特点,修改完善(制修订)岗位操作规程,以规范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

2.修改完善操作规程时,应尽可能将其分解到具体岗位,按岗位进行编写。

如确因作业配合程度密切,操作难以分解到某个岗位,也可按作业工序为单元进行修改完善。

3.岗位操作规程应:(1)突出风险管理内容,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将这些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融入到相应的操作规程中。

(2)对所涉及的主要风险进行提示。

(3)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岗位员工掌握和使用。

十、日常检查点及主要检查内容说明:1.对于固定场所的操作岗位,可根据日常工作巡检的内容和要求,编制日常检查点清单。

2.流动作业可分为作业前、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后检查。

(1)作业前检查主要包括:出工前自我安全检查,如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穿戴齐全、所需工具是否完好、应急物品是否带齐等。

(2)作业过程中检查主要包括:周围环境变化情况,是否有新增风险等。

(3)作业结束后检查主要包括:现场清理和环境恢复等。

3.参考编写例:电焊工岗位检查内容:(1)作业前检查内容:劳保用品检查,施工机具检查、施工场所查,临时用电设施检查、脚手架及通道检查,易燃易爆物质检查,孔、坑、洞防护检查,材料堆放检查等,交叉作业情况检查,消除作业安全隐患。

(2)作业过程中检查内容:新增交叉作业风险,施工机具故障检查,火花溅落范围检查,活动物件固定检查,安全程序/规程检查,工作通道通畅性检查。

(3)作业岗后检查内容:所有动力源关闭,工作余料(含电焊条头)清理检查,设备工具防雨/防盗检查,施工工具(含电焊把线)回收检查。

十一、应急处置程序说明1.应急处置程序编制要简练、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发生事故(事件)时,岗位员工如何应急,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使员工易学、易懂、易做。

2.指导书中的应急处置程序主要指岗位员工应急,应将预案中应急处置程序汇编入作业指导书中。

3.编制应急处置程序主要指事故发生后,如何降低事故伤害程度,能够迅速控制事故升级,减少事故损失的步骤。

4.参考编写例触电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发现人员触电后,最先发现的人员要大声疾呼报警,同时应迅速关闭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或带电物体,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伤员抢救;(2)将伤者抬到干燥处,如伤者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同时拨打120电话;(3)心脏停止跳动者,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如医生赶到现场,应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否则,由现场人员进行);(4)立即联系就近医院,同时准备车辆,护送伤者去医院。

施救医生或应急人员随伤者去医院,途中不得放弃急救;(5)送伤员途中要与应急领导小组时刻保持联系,报告伤者病情。

十二、岗位员工培训矩阵XX岗位员工HSE培训需求矩阵编号培训内容培训课时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师资实施记录备注1 QHSE体系知识、方法与工具1.1 《QHSE管理手册》1 一年M1+M3 了解直线领导、安全员1.2 QHSE管理原则1 一年M1+M3 了解直线领导、安全员1.3 反违章禁令 1 一年M1+M3 掌握直线领导、安全员…2 基本业务技能2.1 3 三年M1+M5 掌握直线领导、技术员、HSE培训师…3 通用安全知识3.1 防火 3 三年M1+M5 掌握直线领导、技术员、HSE培训师3.2 防爆 3 三年M1+M5 掌握直线领导、技术员、HSE培训师…4 应急处置程序4.6 人身触电事故的处理3 三年M1+M5 掌握直线领导、技术员、HSE培训师4.8 应急逃生 3 三年M1+M5 掌握直线领导、技术员、HSE培训师….注1:培训方法:M1-课堂讲授;M2-强化课堂培训;M3-各种HSE会议;M4-班组主持学习讨论;M5-实际操作培训;M6-岗位练兵;有时几种培训方式可结合使用如:M1+M5。

注2:考核方法:E-笔试;I:面试或口头提问;D:技能演示;N:网上答题。

有时几种方法可结合使用如:E+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