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
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姿态,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
教育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正是挖掘教师潜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结合我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人本管理激励
曾在苏联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深有感触地指出:“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的校长工作的支持,那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呆不住。
”可见,老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对学校工作的方向、业绩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作用。
脱离了教师的支持或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的学校,其工作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校长首先要从管理思想上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相信老师,依靠老师,走好群众路线。
关心老师,自学为老师排忧解难,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将尊重老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中,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记得十年
前,我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高山脚下,条件十分艰苦,老师住的破旧房,吃的是村中老妇提来卖给学生吃的蔬菜、干菜之类,行的是自行车或一辆破三马车,玩的只有乒乓球。
但领导能与老师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关心老师,想方设法为老师排忧解难,领导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真诚团结,营造一种团结、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唯恐自己的工作效果不理想而对不起校长。
教师都是以这样心态对待工作,何愁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所以,连续几年学校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单位。
二、优劳优酬激励
人活在世上,首先是物质上的需求,物质是基础,吃饱肚子、穿暖身子、住上房子,教育培养好儿女,可以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教师,一天到晚困在学校,生活来源只能靠工资和福利,所以,在学校管理中,物质激励也是促进教师为了能过上相对舒适生活而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
更何况当今物价高涨,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中下游水平的生活,工新阶层早已成特类,君不见商场的广告牌不是将价廉的东西,美其名曰“适合工薪阶层购买”吗?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学校如果能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上的需求,比如教学质量奖、出勤奖、课时津贴等,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
性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当然,学校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物质刺激只有与工作的绩效挂钩,采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才能真正起到调动符号极性的作用。
因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是对教师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也就是对教师的投入、付出、工作价值以及教师个人价值的认同,它能让教师体味成就感、自豪感以及积极工作的快意,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争先创优。
所以说,学校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分配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促人、抓制度见成效。
诸如①实行工作量津贴制度:按各人的工作量发放工作量津贴,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就是不一样;②实行考勤奖励制度,奖勤罚懒;③实行教学业绩奖励制度,优劳与庸劳拉开距离;④增强“名师意识”,让名师名利双收。
另外,还可以采取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或为其提供参观学习的费用等方法来奖励多劳、优劳者。
近几年来,我校采取了以上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荣誉精神激励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所以在学校管理中,科学地建立更为完善的荣誉精神激励机制,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1)加强思想品德引领,培养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从而使他们乐于工作。
比如,在学校范围内,实
施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诸如:评选先进,获得荣誉,提职晋级,作先进事选报告,参加表彰会等等,并把荣誉和机会的获得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增进教师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出内在的自觉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提供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建立教师活动室,给教师提供新阅读、交流、休闲的空间,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如元旦艺活动,国庆歌舞台晚会,教职工篮球比赛等,拉近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创造机会委以“重”任,让教师更多的参与学校管理,以此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满足教师对责任感、成就感、自豪感的需要,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工作的快乐,从而将工作压力转化为一种自觉奋进的动力,则努力搞好工作的积极性,就将成为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将通过他们工作的业绩得到充分展现。
四、公平竞争激励
对物质的追求,实属人之常情,而教师天生就不是拜金者,自古就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教训,“教师”二字的前面常会加上一个“穷”字,可见教师在物质上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他们的心是火热的,顾面子、要面子,不甘落后这在教师的辞典里是那样根深蒂固,至老不衰。
因此,在学校管
理中,建立公平竞争激励机制,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有(1)营造竞争平台,科学地选择竞争对象,实现公平竞争;如不同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比较,同一个学校实行同年级平行班同科评比;(2)制定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细节,做到量化细则涉及岗位工作各个主要方面,量化评分标准突出几项硬性指标,尽量减少人为成分,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公平公正的量化检查评比;(3)将评比结果作为评判竞争输赢的重要依据,从而较为客观地将教师的工作阳光化,以此起到激励作用。
实践表明,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将大大地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深入探索,根据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