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生理学10任务_0004

人体生理学10任务_0004

10任务_0004一、阅读理解(共 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男性病人,65岁,15年前查体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80/105mmHg。

由于自认为长期服药可能有副作用,因此,只在感到心慌不适时才吃药,未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血压控制不理想。

近5年经常感到头晕、头痛,睡眠差,半年来出现下肢水肿。

1天来因左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来院就诊。

查体:P68次/分,BP180/80mmHg,神志清楚,颜面部检查(-),双肺(-),心脏向左扩大,心率整,心音增强,A2>P2,腹部软,双足背轻度可凹水肿,左上肢及左下肢肌力下降。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1). 该病人血压数值偏离正常范围,表现为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C. 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D. 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E. 舒张压升高、脉压加大2). 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脏A. 前负荷增大B. 后负荷增大C. 心肌收缩能力减弱D. 前负荷减小E. 后负荷减小3). 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 水钠潴留B.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失调C. 高级中枢功能紊乱D.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E. 胰岛素抵抗4). 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以至于心力衰竭,其机制错误的是A. 长期后负荷加重B. 心肌经常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肥厚C.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D. 长期前负荷加重E. 心肌收缩力减弱5). 医生给病人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药物降压机制错误的叙述是()A. 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B. 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C. 降低总体外周血管阻力D. 促进尿钠排泄E. 促进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2. 男性患者,49岁,主因“眼睑水肿10年,恶心、纳差半年,加重一周”入院。

10年来,患者常于晨起出现双侧眼睑水肿,未在意。

半年来,出现恶心、纳差,自行服用胃药无效。

一周前,出现水肿加重,伴有乏力、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600ml。

既往诊断“慢性肾炎”10年。

查体:BP150/100mmHg,消瘦,面色晦暗,口唇和甲床苍白,眼睑及颜面部水肿,双侧足踝部和胫前明显可凹性水肿,心、肺、腹未见异常。

化验检查:血常规示Hb70g/L;尿常规示尿蛋白(),尿RBC20个/高倍视野;肾功能检查示Ccr 为8ml/min,血BUN为21mmol/L。

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

从生理学角度解释该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1). 该病人患“慢性肾衰竭”,查体BP150/100mmHg,考虑高血压的产生主要与A. 营养不良有关B. 精神紧张有关C. 心脏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有关D. 贫血有关E. 消瘦有关2). 查体见口唇和甲床苍白,血常规示Hb70g/L,说明病人有贫血。

“慢性肾衰竭”病人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 铁摄入不足B. 抽血检查频繁等造成失血C. 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D. 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E. 体内叶酸、蛋白质缺乏3). 病人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600ml(正常为1000-2000ml/日),其形成机制正确的是A. 肾血浆流量因血压增高而增大,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率降低B. 肾单位由于病变而极度减少,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使滤过率降低C.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 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加,尿量减少E.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4). 尿常规示尿蛋白(),尿RBC20个/高倍视野。

考虑尿液成分的改变与滤过膜的A. 面积增大有关B. 电学屏障作用增强有关C. 电学屏障作用和机械屏障作用减弱有关D. 机械屏障作用增强有关E. 有效滤过压增大有关5). 以下护理诊断,正确的是A. 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有关B. 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管重吸收水过多有关C. 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D. 体液过多:水肿,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重吸收增加有关E. 体液过多:水肿,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有关3. 患者,男,29岁,因呕吐4天入院。

2年前经X线检查发现有胃溃疡,经常服用抗酸药治疗。

入院前不能进食进水,尿量减少,感到下肢无力。

查体:血压100/60mmHg,心率90次/分,皮肤干燥、弹性差,腱反射减弱。

下胃管抽出3升胃内容物。

化验:血[Na]145 mmol/L,[Cl-]92 mmol/L,[K]2.5mmol/L。

心电图:T波低平,ST段降低。

诊断:幽门梗阻1). 该病人临床指标明显偏离正常范围的是A. 血压100/60mmHgB. 心率90次/分C. 血[Na]145mmol/LD. 血[Cl-]92mmol/LE. [K]2.5mmol/L2). 引起病人下肢无力的主要原因是A. 低钾血症B. 低钠血症C. 高钙血症D. 高氯血症E. 高钠血症3).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可导致A. 细胞内外K+浓度差减小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C. 静息电位负值不变D. 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4). 病人心电图示T波低平,是因为低钾血症时浦肯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K+外流减少,使A. 去极速度加快B. 去极速度减慢C. 复极速率加快D. 复极速率减慢E. 传导速度加快5). 与低钾血症无关的是A. 皮肤干燥B. 下肢无力C. 腱反射减弱D. T波低平E. ST段降低4. 男性患者,60岁,慢性咳嗽近20年,晨间较重。

稍微活动即感气短。

双下肢轻微水肿。

检查见桶装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明显下移;听诊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部有湿罗音。

剑突下出现心脏搏动。

X线检查见胸廓扩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两肺透明度增大;肺纹理增粗和紊乱;右心室肥大。

呼吸功能检查,肺活量是正常值的70%(正常为≧8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于5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

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 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是肺气肿的典型表现。

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肺气肿时呼气延长是由于A. 弹性阻力增大B. 肺的顺应性减小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D. 肺回缩力增大E. 肺的顺应性增大2).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说明有肺动脉高压。

与肺动脉高压有因果关系的是A. 白细胞总数增多B. 桶状胸C. 右心室肥大D. 慢性咳嗽E. 两肺透明度增大3). 病人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其机制不包括A. 肺通气不足B. 气体弥散障碍C.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D. 气体运输障碍E. 呼吸面积减小4).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

最常用的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

生理学上关于FEV1和FVC的描述,错误的是A. 肺活量指的是最大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B. 用力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动态指标。

C. 正常人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为83%。

D. 正常人在5秒钟内基本可呼出全部肺活量气体。

E.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低于60%为异常,常见于阻塞性疾病患者。

5). 给该病人吸氧时,应采取持续低浓度吸氧,氧疗的目标是PO2在60-65mmHg。

以下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长期保持高浓度的CO2,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B. 缺氧已成为该病人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因素C. 持续低浓度吸氧可避免突然解除缺O2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抑制D. 轻度缺氧可通过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E. 当病人PO2在60mmHg以上时,血氧饱和度能保持在90%以上5. 女性病人,28岁,近3个月摄食量增加却日渐消瘦,怕热多汗,心烦,失眠,体乏。

查体:T37.0℃,P100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甲状腺Ⅱ°肿大。

病人身高165cm,体重45kg,近3个月来体重下降5kg。

基础代谢率测定值+50。

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待手术。

1). 该病人怕热多汗,是因为甲状腺素具有A. 促进三大物质合成的作用B. 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的作用C. 增加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的作用D.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E. 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的作用2). 脉率和脉压是判断甲亢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该病人P100次/分,BP130/70mmHg,分析脉压加大的原因是甲状腺素A. 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B. 可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减少C. 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产热量增多,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D. 可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促进心输出量增加E. 可增加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的作用3). 基础代谢率BMR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辅助方法。

BMR的正常变化百分率为A. +10B. +15C. +20D. +25E. +304). 该病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待手术,术前需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做准备。

碘剂缓解甲亢症状的机制是A. 利用甲状腺自身调节机制,通过供应碘暂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B. 可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产生负反馈作用,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C. 可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产生正反馈作用,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D. 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E. 可通过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5). 该病人术后护理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刀口有无出血的情况。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A. 血浆激活物B. 组织激活物C. 纤溶酶D. 抗凝血酶E. 肝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