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任务:00011. 呼吸过程包括()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3.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C. 肺泡表面张力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C. 交感神经兴奋6.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C. NaHCO37.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B. 肺弹性阻力大9. 肺换气是指()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 中枢化学感受器11. 氧离曲线是()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12.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13.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
门诊诊断为肺气肿。
该患者的肺部可出现E.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4.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15.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C. 乙酰胆碱16. 气体运输主要形式B. 化学结合1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C. 肺泡无效腔18.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B. 气体分压差19.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D. 用力肺活量20. 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C. 胸膜腔密闭21.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A. 外周化学感受器22.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缺氧机制是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23.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
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2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25. 肺泡通气量()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00021. 肺换气的动力是A. 气体的分压差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3.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5.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C. 肺泡表面张力6. 维持胸内负压前提C. 胸膜腔密闭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C. 肺泡无效腔8.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9.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10.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11.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 中枢化学感受器12.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B. 肺弹性阻力大13. 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增多时可引起肺不张14.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15.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C. NaHCO316. 最大通气量()C.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17. 人类在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的高原上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增强。
这主要依赖于何种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C.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18.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
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19.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B. 气体分压差20.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C. 交感神经兴奋21. 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B. 化学结合22. 氧的主要运输形式是()E. 氧合血红蛋白23.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C. 乙酰胆碱24. 无效腔增大使呼吸加深加快原因,错误是E. 延髓呼吸中枢受抑制25.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缺氧机制是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00031. 最大通气量()C.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2.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A. 外周化学感受器3.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4. 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A. 中枢化学感受器5. 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B. 化学结合6.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
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7. 氧的主要运输形式是()E. 氧合血红蛋白8.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9. 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D. 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10. 肺活量等于()C.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11.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缺氧机制是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12. 肺换气的动力是()A. 气体的分压差13.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B. 肺弹性阻力大14.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C. 交感神经兴奋15. 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增多时可引起肺不张16.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17.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18. 肺泡通气量()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19. 人类在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的高原上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增强。
这主要依赖于何种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C.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2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 中枢化学感受器21. 氧离曲线是()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22. 关于无效腔增大使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错误的是()E. 延髓呼吸中枢受抑制23.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2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C. 肺泡表面张力25. 胸内负压的作用不包括()E. 是肺通气的原动力00041.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C. 交感神经兴奋2.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3.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缺氧机制是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4. 呼吸过程包括()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5.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6.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C. 肺泡无效腔7. 胸内负压的作用不包括()E. 是肺通气的原动力8. 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B. 化学结合9.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10. 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A. 中枢化学感受器11.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C. 肺泡表面张力1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3. 氧的主要运输形式是()E. 氧合血红蛋白1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15.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
门诊诊断为肺气肿。
该患者的肺部可出现B. 肺顺应性增加16.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17. 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增多时可引起肺不张18. 肺换气是指()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9. 肺活量等于()C.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2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 中枢化学感受器21.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D. 用力肺活量22. 氧离曲线是()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23. 关于无效腔增大使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错误的是()E. 延髓呼吸中枢受抑制24. 最大通气量()C.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25.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B. 肺弹性阻力大00051.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 中枢化学感受器2. 人类在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的高原上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增强。
这主要依赖于何种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C.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3. 胸内负压的作用不包括()E. 是肺通气的原动力4. 肺换气是指()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5.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C. 乙酰胆碱6. 最大通气量()C.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7. 关于无效腔增大使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错误的是()E. 延髓呼吸中枢受抑制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B. 肺弹性阻力大9. 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D. 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10.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11.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B. 气体分压差12.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C. 肺泡表面张力13. 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B. 化学结合14. 呼吸过程包括()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15.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D. 用力肺活量16.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A. 外周化学感受器1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C. 肺泡无效腔18.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9.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C. 交感神经兴奋20.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
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21. 肺泡通气量()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22.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23. 肺换气动力是A. 气体的分压差24.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