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封材料介绍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2)缩合型硅橡胶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基础聚合物与交 联剂等在室温硫化发生缩合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物质 产生。通常以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具体命名缩合型产品。 如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乙醇分子,即为脱醇型。脱醇型有 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A+B→C+D(小分子) A:基础聚合物,即 α, γ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俗称107胶) B:交联剂,含有各种基团的硅氧烷 C:硅橡胶聚合物,高分子弹性体 D:小分子,如醇、酮肟、氢气、丙酮、醋酸、酰胺……
环氧灌封按组分不同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灌封胶。单组份环氧灌 封胶即应用潜伏性固化剂固化而成的一种加热固化品种,单组份的 耐温性和粘结性能优于双组份灌封,且单组份灌封设备简单,使用 较方便,但是成本较高,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双组份灌封根据固 化剂的不同可分为常温灌封和加热固化灌封,常温灌封缺点是体系 粘度较大,难以实现工业自动化,一般可用于较低压电子元器件的 灌封或不适合加热的场合;加热固化灌封粘度较小,工艺好,固化 物的综合性能优异,适用于高压电子器件的灌封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3、主要灌封材料品种
灌封材料的品种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大类:环氧树脂、
有机硅和聚氨酯。
环氧树脂
有机硅
聚氨酯
特点
收缩率小;优良的绝缘耐热 性,耐附着性好;机械强度 大,价格较低,可操作性好; 固化剂和促进的选择可千变 万化
适用温度范围广,固化时 不吸热、不放热、固化后 不收缩,对材料粘结性较 好,优良的电器性能和化
三、灌封胶材料性能要求
4、固化后一般性能测试
1、硬度:一般在30-80邵A 2、导热系数:一般要求≥0.4 W/(m·K) 3、吸水 率:一般要求≤0.1% 4、电性能:较大的击穿电压和绝缘电阻、较小的介电常数 和介电损耗 5、耐盐雾性:盐雾箱中放置1800h后性能基本没有变化 6、耐双85性能:在温度85℃和湿度85%的条件下一般放置 1000h后性能基本无变化 7、耐紫外性能: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一般放置1000h后性 能基本无变化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4、有机硅灌封胶(续)
(3)缩合型与加成型硅橡胶性能比较
性能项目
缩合型硅橡胶
加成型硅橡胶
线收缩率/% 深层固化 硫化副产物
<1.0 一般建议灌封厚度≤3cm 酸、肟、醇、丙酮等小分子
<0.2 任意 理论上没有
电气绝缘性 耐热性
有小分子和副产物放出,初期下降, 无副产物,电气性能优异,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4、有机硅灌封胶(续)
(1)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组成 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与普通加成型硅橡胶一样, 通常
由乙烯基硅油(基础胶)、含氢硅油(交联剂)、铂催 化剂等组成。根据不同用途,还可添加其它填充剂,如 气相法或沉淀法白炭黑、氧化铁、二氧化钛和碳黑等。 为了制取透明级的有机硅灌封胶,也可加入硅树脂(如 MQ树脂)作为填充剂。
以后缓慢恢复,一般能达到:
一般能达到:
1.0×1014~5.0×1014
5.0×1014~1.0×1015
在密闭条件下较差
良好
耐湿热性
表面发粘,强度下降明显
可以加热提高固化速度
良好 不可以加热提高固化速度
强度
强度差
强度好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5、环氧灌封胶
将多异氰酸酯单体与多羟基树脂反应,生成的预聚体 作甲组分,将多羟基树脂(如:聚酯,聚醚)、催化剂 与溶剂作乙组分配制而成的胶粘剂 双组份预聚体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的特点
1)两个组分混合后,通过反应固化,属于反应型胶粘 剂。
2)性能及粘度可调。 3)可室温固化,也可高温固化。 4)粘结强度大,粘接范围广
电视机、显示器行输出变压器,汽车、摩托车点火器等高压电子产品, 常因灌封工艺不当,工作时会出现局部放电、线间打火或击穿现象,是因 为这类产品高压线圈线径很小,一般只有0.02~0.04mm,灌封料未能完全 浸透匝间,使线圈匝间存留空隙。由于空隙介电常数远小于环氧灌封料, 在交变高压条件下,会产生不均匀电场,引起界面局部放电,使材料老化 分解,引起绝缘破坏。
四、灌封工艺及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1、灌封工艺
灌封产品的质量,一般与产品的结构设计、元件选择、组装及所用灌封材 料密切相关,灌封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聚氨酯和有机硅灌封胶工艺 而言,灌封工艺类似。下面以环氧灌封胶工艺为例:
环氧树脂灌封有常态和真空两种灌封工艺。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常温固 化灌封料,一般用于低压电器,多采用常态灌封。环氧树脂和酸酐类固化剂 加热固化灌封料,一般用于高压电子器件灌封,多采用真空灌封工艺。目前 常见的有手工真空灌封和机械真空灌封两种方式,而机械真空灌封又可分为 A、B组分先混合脱泡后灌封和先分别脱泡后混合灌封两种情况。其工艺流程 如下: (1)手工真空灌封工艺 (2)机械真空灌封工艺 先混合脱泡后灌封工艺 A、B先分别脱泡后混合灌封工艺
1)多异氰酸酯分子量低,渗透力强,粘结力很强; 2)固化后,耐热、耐溶剂性能好。 3)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高,对潮气敏感、有毒性。 4)多异氰酸酯分子量低,固化后,胶层硬度高,有脆性,常需改性。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6、聚氨酯灌封胶(续)
2、双组份预聚体型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环氧灌封胶固化原理:二个或二个以上环氧基在适当化学助剂如 固化剂存在下能形成三向交联结构的化合物。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硬度较高 k ,通过改性能够得到一 定韧性,对金属等硬质基材有很好的粘结性能,耐腐蚀性能好,固 化收率和线性膨胀系数较小,灌封后,元器件 无法进行返修,且环 氧灌封胶价位较高,影响了其在电子灌封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工艺角度分析,造成线间空隙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灌封时真空度不够高,线间空气未能完全排除,使材料无法完全浸渗。
2)灌封前试件预热温度不够,灌入试件物料黏度不能迅速降低,影响浸渗。
操作上应注意如下几点:
1)灌封料复合物应保持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并在适用期内使用完毕。
2)灌封前,试件要加热到规定温度,灌封完毕应及时进入加热固化程序。
3)灌封真空度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四、灌封工艺及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2、灌封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续)
(2)灌封件表面缩孔、局部凹陷、开裂
灌封料在加热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收缩:由液态到固态相变过程中的 化学收缩和降温过程中的物理收缩。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收缩又有两个 过程:从灌封后加热化学交联反应开始到微观网状结构初步形成阶段产生 的收缩,称之为凝胶预固化收缩;从凝胶到完全固化阶段产生的收缩我们 称之为后固化收缩。这两个过程的收缩量是不一样的,前者由液态转变成 网状结构过程中物理状态发生突变,反应基团消耗量大于后者,体积收缩 量也高于后者。如灌封试件采取一次高温固化,则固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过于接近,凝胶预固化和后固化近乎同时完成,这不仅会引起过高的放热 峰、损坏元件,还会使灌封件产生巨大的内应力造成产品内部和外观的缺 损。所以灌封料的固化速度与固化条件的匹配要适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依照灌封料的性质、用途按不同温区分段固化。在凝胶预固化温区段灌封 料固化反应缓慢进行、反应热逐渐释放,物料黏度增加和体积收缩平缓进 行。此阶段物料处于流态,则体积收缩表现为液面下降直至凝胶,可完全 消除该阶段体积收缩内应力。对灌封料固化条件的制订,还要参照灌封器 件内元件的排布、饱满程度及制件大小、形状、单只灌封量等。对单只灌 封量较大而封埋元件较少的,适当地降低凝胶预固化温度并延长时间是完 全必要的。
灌封材料介绍
主要内容
一、灌封材料的基础知识 二、灌封胶配方实例 三、灌封胶材料性能要求 四、灌封工艺及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五、灌封材料的应用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1、什么事灌封
灌封简单说就是把元器件的各部分按要求进行合理的布置、 组装、键合、连接与环境隔离和保护等操作工艺。它的作用是 强化器件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动的抵抗力;提高内 部元件、线路间的绝缘;有利于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元 件、线路直接暴露于环境中,改善器件的防水防潮性能。
相比之下,机械真空灌封,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高, 但在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手工真空灌封工 艺。无论何种灌封方式,都应严格遵守给定的工艺条件,否 则很难得到满意的产品。
四、灌封工艺及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2、灌封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低,线间打火或击穿
学稳定性能、耐水、耐臭 氧、耐候性好可返修性好
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震性能 和耐冷热循环性能好
缺点 用途
受分子结构的限制,耐冷热 循环后易开裂,许多反应体 强度低,硬度低 系毒性较大,不能返修
灌封胶表面过软、易起泡; 固化不充分且高温固化易发 脆,韧性较差,高温、高湿 下易水解而降低胶合强度
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电子元 器件的灌封,其使用环境对 机械力学性能没有特殊要求
工作环境条件苛刻的高技 术领域
汽车干式点火线圈和摩托车 无触点点火装置的封装,普 通电器元件的封装
一、灌封材料基础知识
4、有机硅灌封胶
有机硅灌封胶是指用硅橡胶制备的一类电子灌封胶,其硬 度较低,一般有机硅灌封胶的机械性能都较差,表面能 较低,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差。在电子元器件进行灌封 后,可对电子器件进行修补,在较高的温度下,灌封胶 性能较稳定,有机硅灌封胶颜色一般可根据需要进行调 整。 有机硅灌封胶分单组份和双组份有机硅灌封胶。单组份 有机硅灌封胶一般都需要高温固化,有些品种甚至要在 150度以上才能固化;双组份有机硅灌封胶是最为常见的, 主要包括加成型和缩合型两大类。一般情况下,缩合型 灌封胶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差,固化后容易产生挥发性小 分子物质,固化收缩率较大。
二、灌封胶配方实例
1、环氧灌封料的配方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