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检中心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体检中心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摘要】目的:了解体检中心医院感染情况及其易感因素。

方法:分析体检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结果:通过确立目标、主控目标、严遵预防原则,做好环境、人员、物品管理,规范洗手行为,体检工作院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结论:主控目标的确立和监控提高了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医护质量及体检人群的满意度。

【关键词】体检中心;医院感染;主控目标;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55-01
我院体检中心承担着年检人数4万人次及健康体检专业指导、实施等医护工作,体检量大、工作繁忙、跨多学科体检指导及接触大量未知传染病体检者等,无法对体检者进行连续性的监测等特点。

因此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目标主控及管理尤显重要,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总结如下:
1 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空气污染体检人群密度高流动性大,加之体检者因抽血等各项检查频繁穿脱衣服,增加了空气中的尘埃飞扬,寒冷及炎热的季节使用空调通风差,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污染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最危险因素[1]。

1.2 血源性传播在体检人群中存在着乙型肝炎、梅毒、hiv等
血源性传播疾病携带体检者。

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基本途径。

1.3 手污染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体检者,由于工作繁忙往往忽视手的清洁与消毒,变为接触传播的重要媒介。

2 确立主控目标
根据体检中心的工作特点确立主控目标为①空气传播②接触传播、血源传播、针刺传播③医护人员的手污染④体检人群⑤物品管理
3 主控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3.1 首先根据体检中心的特点将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作为消毒和控制传播的目标,切断传播途径,发现hiv及梅毒等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对空气环境的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2]。

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每天至少两次。

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

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和擦拭。

3.2 即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3]。

加强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落实并实施医院消毒制度。

并规范洗手行为,完善洗手设施,张贴六步洗手法图示于明显处。

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提醒和监督,人人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并配备皮肤手消毒剂,便于随时使用。

并要预防针刺伤,针刺伤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痛苦和感染及危险。

需大力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规范化操作培训,使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规范、认真、熟练。

使用利器盒,收集针头需戴防护手套,不得徒手分类利刀片
及针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标准防护。

提高医护人员针刺伤后的处理程序即挤出伤口内血液—消毒—包扎—填表上报—相应的预防性注射和追踪检查。

3.3 体检人群的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也是减少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宣传栏、手册、视频等形式对体检人群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清洁卫生观念,配合落实医院消毒制度,并增设洗手设施。

3.4 物品的管理方面
3.4.1 体检中心的一切无菌物品有专柜、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并签名。

严格无菌物品的期限管理。

3.4.2 废弃物品: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包装、处理等严格管理并由专门保洁人员分车、专线送行指定地点,严格废物污染周围环境。

并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瑾,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1—52.
[2] 董薪,宋锋,吴桂芬等加强医院门诊手术室感染的预防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16—917.
[3] 吕传芳等,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20):3004—3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