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
由于“文革”期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教育有名无实,各省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且准备时间有限,此次高考遂实行各省自主命题。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报考人数多,能考上大学的,是在当时的水平(这个可以看当年的考试大纲、采用百分制的高考试题和2018年北大校长的致歉信)中择优录取。
当时文理科都要考政治、语文、数学三科(各100分),文科另考史地(即历史、地理,满分100分)理科另考理化(即物理、化学,满分100分);英语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1977年,报名考生约有590万人,录取27.3万人,录取比例29:1,竞争极为激烈。
以北京来说,四科总分及格,达到240分的有32127人,占考生总数的20%。
北京当年最低录取线260分,共有9555名考生被大学录取。
其他地方,如清华大学在黑龙江录取7名新生,人均总分317分,在广西录取14人,人均总分超过300分。
北京大学在福建录取26人,最低290分,最高340分。
大体而言,参加1977年高考,若总分能上300,就有希望上清华、北大。
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是76级;1977年12月高考,1978年春入学是77级;1978年高考1978年秋入学的是78级。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197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理科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科一、作文:(本题满分为80分)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二、答题:(本题满分为20分,每一小题10分)1.在下面两段文字里,“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们”和“一部分人”在当时各指的是什么人?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什么谬论,是怎样批判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一九三四年九月)2.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参考题](上面的题目全部做完,并认真检查后,可以做下面的参考题。
参考题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参考题的成绩不计入总分,不作为录取不录取的根据,只作为录取之后能否跳级的参考)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文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
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河南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语文课试题(答题时,只抄大小题号,不抄题。
草纸随卷交)语文知识部分一、必作题(30分)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8分,每小题2分)1.鞠躬尽瘁2,哗众取完3.杜撰4.忆往昔峥峤岁月稠(二)问答题(7分,两题任做作一题)1.为什么说文艺为什么人的同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间题?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的含义什么?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三)从下列两段文言文中任选一题,译为现代汉语,(15分,按原文顺序逐字翻译,不能概括意译。
)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节录自《捕蛇省说》)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录自《愚公移山》)197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解释成语中加点的字:(1)束手无策(2)万马齐喑(3)因势利导(4)言不由衷(5)防微杜渐2.改正错别字:我们要象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鞠恭尽粹,死而后己。
3.改正病句:(1)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的罪行,同学们都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2)这个地区解放以来的伟大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二、学习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出中心思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不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三、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苦战附加题(可做可不做,分数另外计算)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辽宁省)第一部分(40分)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3分)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
二、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属于什么词类(2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2.指出下面复杂词组中的每个词组属于哪种类型(4分)恢复和发扬毛主席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分析句子成分(4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
4.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3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四、写出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中心思想(6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分)参考题将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在试题上断句加标点,译文写在卷子上):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第二部分作文(60分)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附:北大校长2018年的道歉信亲爱的同学们,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
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
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
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
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
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
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
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
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
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
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
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
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
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