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有人说当学生干部应是“举重若轻”,也有人说当学生干部应“举轻若重。
这两者既有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两种工作方法。
它们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从词义来看,举重若轻的意思是指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而举轻若重指的是举起轻巧的东西也像举重东西一样稳重,比喻做简单的事也很认真,或做简单的事也能体现出重要的意义。
三国中杨顒劝诸葛亮不必事必躬亲,而诸葛亮泣曰“吾非不知。
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学识、智慧、才干世间罕见,但是他在刘备托孤之后,“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
他深知事必躬亲将导致“形疲神困,一事无成”,可是他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英年早逝,没能完成灭魏兴汉的重任。
这种负重前行的行为当然也有竭诚尽忠的成分,但恰恰也是不懂得举重若轻的表现。
有作家曾在关于评价毛泽东主席的书中,提到毛主席之所以打败蒋介石,是因为两人的处事方式的不同,毛主席是个举重若轻的人,蒋介石则恰恰相反是举轻若重的人,在战争时期,毛主席很少亲自上战场,对战斗亲自部署,只是在地图上点点画画,告诉将领们,大局的作战方针,他需要什么战果就完了,其他的各自发挥,战场随机应变,同时毛主席身边还有一位伟人就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就是举轻若重的人,所有工作都注重细节,把解放区的日常事务,经济都管理好,而蒋介石就不一样了,几乎所有大战都必亲自布置,甚至在哪里建个碉堡都要过问,结果他失败了。
可见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都是不可缺失,对于我们学生干部而言,首先学会举轻若重,重视小事,脚踏实地的把小事当大事做好,在组织安排、协调指挥,一定要细致、周全,保证日常的工作和开展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的学生干部不满于自己平凡的岗位,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太琐碎,难于作出大成绩来。
其实不然。
平凡琐碎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会做,但是真要坐的好,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平凡琐碎的工作也能锻炼人、造就人,就像当代活雷锋郭明义,全国劳动模范水电工徐虎,售票员李素丽等,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厚爱,就是因为他们兢兢业业做好分内的小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
在学会举轻若重之后作为学生干部也同时需要学会举重若轻,而这的前提是具备举重的实力。
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我们能够做到独挡一面,遇事沉着冷静处理,顾全大局。
当自身具备举重若轻的能力时,也不能“举重若无”,完全不把简单的工作当回事,轻视对待。
举重若轻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举重,而非弃重。
从小事与大事的关系来看,任何大事都是由若干小事构成的,小事做不好,干大事也不能成功。
学会了举重若轻,就会觉得大事不大,变压力为动力,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大事;学会了举轻若重,就会感到小事不小,踏踏实实做好小事。
大事小事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所以要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既要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去坚持,润于心,融于行。
也要做到犹如“纵巍巍昆仑如过眼云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