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教案:三、四年级试用第一课教学内容:1:编排座位,日常行为教育2:讲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课的目标:1:通过编排学生能够记住自己的位置;2: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行棋习惯;3:初步掌握象棋的起源与发展;重点:日常行为的教育难点:掌握起源与发展过程:一:编排座位,日常行为教育1:在棋室外整队,按照学生的高矮顺序,在师的指导下有序进入棋室坐下。
2:学生在师德口令下演练进出棋室找准自己的座位。
3:师讲解在棋室上课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讲解时生认真听取,并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学习象棋的起源与发展1:师首先了解各班学生对象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
2:师讲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见书第一页。
三:1: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2:整理桌面凳子;3:布置家庭练习作业;4:师生致谢,师有序将生带出教室。
第二课:教学内容:1:学习棋盘的组成2:认识和棋子和棋子的摆法课的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所学知识;2:养成良好的行为行棋习惯;重点:认识棋子难点:各棋子的摆法过程一:学习棋盘的组成1:棋盘,是形式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由五条横线和九条直线交叉而成。
中间有一条空白横道象征界线称为“河界”。
意思是以河为界。
两部分与河界相连便成了完整的棋盘。
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1)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够成“米”字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2:为了比赛和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现行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 1 至9 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
二:认识棋子和棋子的摆法1:棋子:师讲解每颗棋子并出示每颗棋子,介绍给学生认识,2:棋子,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二种。
每方各有十六个棋子,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种。
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红方:帅、士、相、车、马、炮、兵,其中帅一个、士、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将、士、相、车、马、炮、兵,其中将一个、士、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三:棋子的摆法:1:所谓摆法,即对弈前的棋子位置。
象棋棋子摆在交叉点上。
五个兵(卒)隔一路一字排开摆在已方阵地的四条横线上,帅(将)占据底线之中。
其余兵种对称性分列两侧。
棋盘上共有九个交叉点,棋子在这些交叉点上活动。
如(图1)2:学生a b c 上台演练,师小节,并鼓励与表扬。
3:两人一组演练棋子的摆法,师小节;四:1: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2:布置家庭练习作业;3:整理棋,归位;4:师生致谢,有序离开棋室;第三课教学内容:1:棋子的走法和吃子的方法课的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棋子的走法和吃子的方法;2:提高学生对中国象棋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重点:各棋子的走法难点:各棋子的吃子方法过程:一:棋子的走法:棋子的走法,棋子的七个兵种,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可以过“河”,一类不可以过“河”。
可过“河”的兵种是:车、马、炮、兵(卒)、。
不可过“河”的兵种是:帅(将)、仕(士)、相(象)。
这七个兵种具体走法如下:帅(将)—只能在“九宫”的九个点上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直走横走。
仅限一步。
规则规定帅和将不准在同一条竖线直接对面。
帅、将是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保护与争夺的对象。
图见书第五页。
仕(士)—是帅和将的保护者,只能在“九宫”即“米字格”的五个点上活动,上下左右斜行一步,不能平移和走出“九宫”图见书第五页。
相(象)—的作用主要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只能在已方阵地上的七个点上活动,上下左右斜行两步即相飞“田”。
若两步之间有阻隔,(不论对方或已方棋子则不能通过,称为塞象眼)。
车—不(2)论上下左右,只要无子阻挡都可以直走横走,能进能退。
马—是指每斜行两格,即一直一斜,可进可退。
炮—不吃子时,走法同车一样,凡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不论对方已方)跳吃,俗称:“炮打翻山”。
兵(卒)—未过“河”时,每着只许向前走一格。
二:吃子的方法走棋时,如果已方棋子可以走到并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这个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一)由于棋子的走法各有特点,所以表现在具体的吃法上也各有不同。
红方车可以吃掉黑方车,黑方车也可以吃掉红方车。
红方双马互相连环,互相保护,黑方双马同样。
图中的红方河口马可吃掉黑方的河口马,而黑方的河口马也同样可以吃掉红方的河口马。
红方双炮与黑方双炮均以自己的相、象当支架而相互保护,如同一副担子俗称:“担子炮”同时各以兵、卒当支架,红方炮可以吃掉黑方炮,黑方炮也可以吃掉红方炮。
(二):按照自己的走法,可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只要在直线上,车的威力都可以达到,前后左右不论远近,图中红车可以吃掉黑方马、炮、卒、象的任何一子,因为它们都在车的行走路线上。
当然不能同时吃掉四个棋子,反之,黑方四子就无方吃掉红车。
马的活动范围是面,威力所及周围受制。
图中红马可以有选择地吃掉黑方车、炮、仕、卒中的任何一个棋子,因为它们都在马的行走路线上。
而黑方四个棋子却无法吃掉红马。
马在行走时有蹩腿的规定(国际象棋中的马不蹩腿)。
所以图中红马可以吃掉黑马,而黑马却无法吃掉红马,因为黑马被黑卒蹩腿。
炮的吃法比较特别,可以隔着一个棋子(不论是已方还是对方的棋子)吃掉对方,有“隔山打牛”的功能。
在对局中往往起牵制和遥控作用。
图中红炮可以有选择地吃掉黑方车、象三个棋子中的任何一个棋子。
马、但黑方三子却不能吃掉红炮。
兵(卒)规定不能回头但过河后可以左右横行,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图中红兵可以吃掉黑方马、炮、象中的任何一子,但黑方三子却无法吃掉红兵。
由于帅(将)不能出“九宫”所以只能吃掉靠近身边的敌子,红帅可以吃掉上下左右四个黑子,而黑方四子却对红帅无可奈何,同样黑将可以吃掉身边的三个红子,但三个红子都对黑将毫无办法。
(三):不同兵种的吃与反吃,不同兵种的互吃只在帅(将),兵、卒之间发生,帅、将一旦被吃,就宣布这局的结束,但帅(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反吃,图中帅、卒可以互吃,详细点讲,黑卒在没有已方别的棋子保护而又企图吃掉红帅时,红帅就可以反吃它。
黑将与红车的情形与上述相同。
兵(卒)与车的互吃。
图中车与卒,虽兵种不同却可以互吃。
三:1: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2:布置家庭练习作业;3:整理棋,归位;4:师生致谢,有序离开棋室;(3)第四课教学内容:1:胜、负、和课的目标:1: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胜、负、和基本方法;2: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象棋的基本定义。
重点:掌握并能应用难点:区别胜与负过程一:胜、负、和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①帅(将)被对方“将死”。
②走棋后形成帅(将)直接对面。
③被“困毙”。
④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走满规定的着数。
⑤超过了比赛规定的迟到判负时限。
⑥走棋违反行棋规定。
⑦走棋违反禁例,应变着而不变。
⑧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规”。
⑨自己宣布认输。
⑩在对局中拒绝遵守本规则或严重违反纪律。
见图13。
(图1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①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②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③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④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 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摸子、落子、纠正错误: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
另行走子。
先触摸对方的棋子,后又触摸自己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后者必须吃掉前者--无法吃掉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前者--均无法吃时,必须走动后者--后者也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同时触摸双方棋子,处理顺序同上。
摆正棋子必须事先争得对方同意,而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进行,否则以摸子论处。
如系明显误碰某个棋子,不作摸子论处,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
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纠正先后走颠倒或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错误,应及时进行,局后不受理。
若错误系违反行棋规定,则按以上胜负判定条款处理。
二:1: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2:布置家庭练习作业;3:整理棋,归位;4:师生致谢,有序离开棋室;(4)第五课教学内容:1:将军和应将课的目标:1: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将军和应将的基本方法;2:促进学生对中国象棋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重点:掌握并能应用难点:区别将和应将过程一:将军和应将的定义1:将军是指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把对方的帅(将)吃掉,称为“将军”或简称“将”或者“照”。
2:应将是指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防卫的着法。
3: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见下图4: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
见下图5:用自己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的棋子和自己帅(将)之间,俗称“垫将”。
见下图6:遇到对方炮“将”时,除以上“应将”办法外,还可以把已方被当作炮架的棋子撤开。
如遇马“将”时,还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马腿。
见下图二: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将死”。
见下图三:1: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2:布置家庭练习作业;3:整理棋,归位;4:师生致谢,有序离开棋室;第六课教学内容:认识子力的价值课的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颗棋子的作用;2: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重点:掌握各颗棋子价值难点:车、马、炮的价值过程一:认识各颗棋子的价值棋子作用的大小是根据它们自身所能控制点位的多少和远近来确定的,一般来讲,作用越大,实力越大,价值越大。
小朋友们懂得了这些知识,下棋时,才能知道自己在吃子与子力的交换当中是取得上风还是下风。
(一):首先认识帅(将)帅(将)只能在“九宫”内活动,它控制着的点位一共是九个,另有帅将不能在同一条线上见面,所以它可以控制对方“九宫”的一条纵线。
谁抓住了它,谁就获得了胜利。
因为它无法牺牲也不能够牺牲,也就无法用价值来衡量。
(二):在认识(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卫士,主要担负着保卫帅(将)安全的任务,有时也可起到助攻作用,实力略低于相(象),价值与过河兵相当。
(三):接着认识相(象)相(象)与(仕)士都是防御型兵种,作用相同,区别是相(象)的活动范围比(仕)士宽,除自身所占的点外,可控制自己阵营(5)中的6 个点。
其实力强于(仕)士,价值接近马。
(四):再了解车车是长距离直线进攻型兵种,行动迅猛,可控制点位多达17 个,因此在象棋7 个兵种中,它的威力最大。
(五):掌握炮炮是远距离直线进攻型兵种,行动迅速,攻守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