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生态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交流稿)
某生态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交流稿)
一个办法——
一个要求——
上位规划
通海县总体规划
产业发展定位:
• 规划九龙街道办区域为现代
商贸物流板块,重点发展现 代商贸物流产业。
• 规划蔬菜产业重点布局在秀
山街道办、九龙街道办、杨 广镇、河西镇,发展生态蔬 菜种植产业。
发展优势
某村概况
某东邻本镇九街村委会,西接河西镇 罗吉村委会,南与本镇九龙村委会相 连,北至大河觜村委会。辖八个自然 村,九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647户, 总人口5334人,有耕地3607.4亩,人 均0.67 亩,全年粮食产量108.22 万公 斤,人均202.8公斤。 土地利用现状 某村委会国地面积 11961.8 亩 ( 折合 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07.4亩, 人 均 0.67 亩 ; 园 地 512.9 亩 ; 林 地 6215.8 亩;村庄和独立工矿 678.0 亩; 交通用地 155.3 亩;水域用地 255.9 亩; 未利用地536.5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5〕51号)
两个指南——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 32000-2015)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2014.07.11 )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建村[2013]188号) 云南省村庄规划提升完善技术要求
入 村 标 识
东入口: 西入口:
有一个简易石刻村牌 村口无牌坊等标志物
4.现有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匮乏【村庄基础设施需完善升级】
村庄基础设施滞后,缺乏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池等生活设施。文化服务设施匮乏,卫生设施条件差,村民物质和精神文 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村排污渠
厕所
厕所
引用水井
交通优势
交通便利 枢纽辐射
生态优势
枕山望田 山园辉映
文化优势
多元共生 文萃交融
区位交通优势
临近县城 城村互动 交通便利 枢纽辐射
地处九街镇西面,距九街镇政府 所在地 2 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 油路,交通方便,距通海县城 10 公里。同时,玉蒙铁路通海站坐
通海县
落本村,为发展服务业及仓储业 提供良好的基础。
如何解决老旧残破 废弃建筑处置与再 利用问题?
2.建筑传统特色风貌和文化符号逐渐消失【村庄建设需引导】
村庄传统建筑形式和风格相对统一,门头、屋脊装饰等独具当地特色,但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以及外来建设模式的影响,村庄建筑 逐渐失去自身的地域特色,传统符号逐渐被现代普通庸俗的方盒子建筑取代。
传统建筑 ——特色元素
• 2015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
陈豪省长提出立足云南新定位和长远 发展,必须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加快 完善城镇和村庄规划,打造一批“新 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新 型村庄。 工作会议提出做美乡村,实施“千村 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村示范首 先要规划示范,重点做好规划。
• 国家及云南省在“乡村”工作中的要求 三个意见——(三)村庄景观Fra bibliotek境品质提升问题
5.现有景观环境较差,缺乏活力的景观空间【村庄景观空间环境需改善】
村庄现有景观环境较差,全村仅有一处中心公共活动空间,且为空场,仅布置了一个篮球场。村中许多废弃地和转角空间以及特色的 建筑院落空间可以加以景观改造利用。
问题总结 (一)村庄建设问题
• 大部分老旧建筑质量不佳,村民建设意愿强烈 • 建筑传统特色风貌和文化符号逐渐消失
建筑质量评价
建筑质量评价分析图
(一)村庄建设问题
1.大部分老旧建筑质量不佳,村民建设意愿强烈 【村庄建设需引导】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村民具有一定的积蓄,建造新房的意愿较强烈,但村庄建设用地严重缺乏。同时,废弃建筑物也占用了一
定的村庄用地空间,造成村庄败落的景象,不利于村庄活力营造。
如何处理村民强烈 建造愿望与用地不 足问题?
层数:1-2层
屋顶形式:双坡 墙面:土砖墙 装饰:门头、屋脊、门窗
新建筑 ——风格丧失
层数:3-4层
屋顶形式:平顶 墙面:瓷砖贴面 装饰:栏杆、柱子、女儿墙、门窗
材料:砖、木、土坯
材料:砖、木
如何对待传统建筑符号逐渐消失,村庄建筑趋同城市建筑的问题?
如何留住地方传统特色风貌,如何留住乡愁?
(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3.现状村庄道路狭窄,断头路多,无标识 【村庄基础设施需完善升级】
村庄主干道部分未硬化,车行较不便;村巷较狭窄,断头路较多, 村巷空间脏乱差,缺乏应有生机活力。村庄入口无特色标识。
村 主 干 道 次 要 街 巷
主要村道:
宽3-5米,部分水泥硬化 车行较不便
次要村巷:
宽2-3米,部分水泥硬化 断头路多
生态文化优势
枕山望田 山园辉映 多元共生 文萃交融
现状解读
卫星图
村庄现状用地:
6.1640h㎡,人均建设 用地 78.7㎡
总人口现状数:
全组共223户,783人
S=6.16hm2
某村七组
某村七组现状照片
C A C
A
E B D D
B
E
现状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外。农业以简单的传统生产为主,虽紧邻镇和县,但并未接受到城市的溢出效应。
通海站
村庄建设现状 某村委会村庄面积 662 亩,人均用地 82.7平方米,建筑密度61.5% 。 宗祠、庙宇、寺廓名胜古迹 村内有始建于清康、雍、乾时期的五 圣殿、赵氏宗祠、苏家家庙、邹氏宗 神祠、文氏宗神祠、储氏宗神祠,土 地庙、大成殿和大佛寺等,旨在祭祀 祖先。
四大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
临近县城 城村互动
(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现状村庄道路狭窄,断头路多,无标识 • 现有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匮乏
(三)村庄景观环境品质提升问题
• 现有景观环境较差,缺乏活力的景观空间
规划定位:
城乡联动,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
逐步发展为 城郊商贸型村庄 ,成为 集
商贸、旅游休闲、有机农场生产体验、 文化展示 等于一体的独具 风貌特色 的 省级示范村。
某村七组美丽乡村规划 (交流稿)
规划背景 发展优势 现状解读 提升要点
规划背景
政策背景
•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 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5 年中 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围绕城乡 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