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心得体会篇一:水粉心得色彩心得马上就要去皖南写生了,此次风景写生将会让我们好好的感受自然的景色,以及乡村的幽美气息。
但在去写生之前我们还需回归色彩,感受色彩,我们通过这几周的静物以及风景临摹练习,从中慢慢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变化。
起初老师让我们用8开水粉纸作画,要求我们用自己感觉的色块去表达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以及对物体的感受,不纠结于局部。
我自己也认为色彩是需要整体色彩感觉和氛围来表现的,对于色彩,我的理解是,色彩在强调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更注重色彩的统一,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统一,反光,环境色的关系等多因素的关系,还有很重要的是画画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只注重客观事物的外观,而没有自己的思想,那只能是一个手法熟练的画匠,而不是一位艺术家。
记得大一上半学期我们学习设计概论,其中老师讲到我们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不同,设计师工作受到很多客观限制并且受到委托者影响一改再改,而艺术家拥有更多的“自我表现”。
所以我一直记住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对于大学的色彩课,经过这些天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有很多的感触,刚开始的我们还是高中的绘画色彩的方法,但我感觉大学作画就不需要像高中时那样死板的构图,画法单一,步骤教条。
几张静物画过以后,慢慢在这几张水粉中改变自己,不追求什么风格,但主动去感受物体的色感和光感。
还要理解着去画,不应该能像以前画画只是应付,死板单一的练习,应该尽量画出自己的一些东西。
并感觉通过最后一周的风景色彩临摹,学习了一些大师以及其他优秀的作品,从中体会了一些他人对色彩的把握与理解,希望写生时我能运用上。
篇二:水粉风景课心得体会水粉风景课心得体会时光流逝,转眼间为期二周时间的美术写生结束了,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
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
同时也谢谢老师的辛勤指导。
我喜爱风景写生,尤其是走进大自然,去描绘千姿百态的美丽风景。
如今,户外写生是件苦差事,很多人不予重视。
而我却乐此不疲。
多年来,每当我来到大自然中,总是心旷神怡。
写生的过程,真是一种享受。
正春意盎然的时节里,万物渐渐开始苏醒, 来到一个小村子,进行我们为期二周的写生课程, 雁山镇的风景秀丽, 空气清新,,是写生的最佳时节。
提着画具去描绘雁山园的房子树与溪水,像是去完成夏天赋予的使命,就是运用我们马良一样的笔,为那里的美景写生。
面对自然,对景写生”这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风景画家柯罗的成功之道。
简朴的八个字,无不体现大师对风景写生的重视和从风景写生中尝到的甜头。
在世界美术史,还有不少绘画大师,象莫奈、凡高、塞尚等等,无一不是“对景写生”的受益者。
现在,有人用照像机取代了写生,这是有欠缺的。
我在多年的写生过程中,锻练了捕捉色彩,经营构图,琢磨用笔,思索形式的能力。
每当我翻看过去的写生时当时的一幕幕情景都会赫然出现在眼前,叫人回味,叫人留恋。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给写生画的定调的问题。
觉得每个人对自然感受,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同学们对同一个景物写生,表现出来的画面没有相同的,你怎样表达景物,怎样用自己的感受,把自然唯美的表现在画面上,进而达到欣赏者和你产生情感共鸣,就在于你运用色彩语言的表达能力。
对自然的感悟深浅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境历练的深浅程度。
因此,许多油画家对同一个景物写生后,不会有创作出相同的作品,意境是每个人内在思想的体现,加之画家对大自然抒发的情感,表现的技法,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风景注重光影与色调,调子要定准,用色要准确,避免反复描摹,防止匠气,尽量要一气呵成,始终保持画面的通透感,不浪费时间。
因为光线透视,很可能在几分钟内,或几秒钟都会影响色彩透视,打乱你最初的意境,色彩微妙变化,也会使你束手无策。
比如有一次,我们在秋季里写生,时间是下午三点以后,老师要求在最短时间把画面完成,这个时间的自然色彩变化差异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时间的色彩、光线、光影、明暗都是最佳时机。
如果我们在每个环节不按写生正确方法操作,这幅作品就会杂乱无章,色彩的不明快,画面不生动。
我想谈的第三个体会是艺术创作的提炼,我们需要培养“看色彩的眼睛”,最好的途径就是经常进行风景写生。
在大自然的不同季节、天气、时间、环境的空间中去看景物,要观察它在直射光、侧光、逆光、反光等条件下呈露出的色调、色相、色度.以及相应的秩序、节奏和冷暖变化的关系。
这是画写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由此去感受色彩变化的丰富性,并体会它的规律性。
这种对色彩洞察能力的培养,逐渐就有一种对色彩敏感的直觉。
这即确立了色彩观念,而有一双特殊的眼睛了。
大自然赋予我们那样美的景物,所以我们要用生命去阅读大自然,并在写生中提炼意境和主题:一是有时我们会面对一片杂乱无章的景物,比如山间的树林、杂草、乱石等无从下笔。
这时,应先确定出景物的大体走向,并对其适当地予以归类,有时是形的统一,有时是色的组合,均应根据画面的需求,加以分析的把握;二是面对画面色相和色度都非常接近的景物,比如仲夏的田埂,满眼似乎为一种绿色,此时的写生,一定要注意绿色之间的微妙关系,掌握不好,会使画面平淡,色彩单调。
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性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雁山园的写生作品,都是我们熟悉的风景,而我们从他的用笔用色的节奏韵律中体会到更多的意蕴,产生更多的生活联想,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陶冶,那是比眼前景象更大的空间,把我们的艺术欣赏引入大自然的意境。
这正是他始终不渝对艺术美感魅力的追求而所达到的“师法自然”是很多艺术家推崇的信条。
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从自然中得到教化,再碰撞自己的心灵,使写生作品得到提升,这正是我想得到的。
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写生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写生使我受益匪浅,我还要这样走下去。
篇三:画水粉的一些体会画水粉的一些体会1.先读画,后学画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以考上学为目的,急功近利,盼望“早熟”,在这样思想指导下,他们非常热衷于一些很概念的学习方法。
比如几笔画个苹果,几笔画块衬布,像背公式一样全然不顾客观物体的个性,我认为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它远离了艺术规律,所以在引导考生学习技法的同时升华到对审美规律的探求应是教师所必须做的,即所谓我们多年倡导的“既教书又育人”。
树愈长得高,根就应扎得愈深。
所以我每次给考生上的第一课总是拿来大量范画。
有大师作品,有优秀学生作业,从构图、空间、冷暖、素描关系、笔触等诸多要素去分析作品,使学生们从一开始便对美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拓宽他们审美视野,深化他们艺术语言。
并且以此为范图教会他们不只是看,而是如何去研读,去品味其中的内涵,提高考生们的素质,实践证明这样做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2.先造型,后色彩古人讲得好:“形散神灭。
”针对考生画色彩时只重颜色、不重造型这种现象,我反复强调形体的重要性。
要瓶子、盘子等物的透视关系必须正确,素描关系必须准确。
所以我要求他们开始时一定要用铅笔起形,只有在形没有明显错误时,才开始着色。
上色后始终贯彻色彩必须画在与之相对应形体上才能称之为色彩这一指导思想。
色彩是用来塑造形体的,而不能用色彩去分解形体、减弱形体。
强调空间对比的重要性。
比如一块衬布,立面与平面因受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其空间也相应产生变化,这样做的结果使考生在画色彩的同时,自觉与其所学素描相结合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可大大加快其学习色彩的进程。
3.先整体,后局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我们每个学画者都会遇到的,开始画什么,画到什么情况下停止,这些往往困扰着我们每一个学画者,不只是初学者。
其实,复杂深奥的学问,往往是靠简捷方式来表达的。
色彩绘画虽是用笔调色,其实是依靠素描造型,素描是我们通向自然、通向心灵的最直接通道。
所以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整体素描关系在色彩表现中的重要性,使考生从学画之初就牢牢树立整体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这是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之一。
4.先主体,后衬布在具体画法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式会让考生能在具体操作上得心应手。
考试时间一般在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经常看到这样的考生,画得还可以,就是速度太慢,四个小时只画一半,这样考试是很吃亏的。
为此在具体画法上,我主张,先画主体,后画衬布。
这样的好处一是当主体物形不准时可用衬布挤它,使之形体更响亮、更准确。
二是能充分谐调色彩关系。
衬布虽不是画面的主体,但往往它在单独色彩上所占面积最大,所以用衬布来谐调主体物之间的关系是个很好的办法。
另外在画法上主体物用笔硬朗,转折明确,多用干画法,而衬布则干湿并用,可将布的轻柔感表现出来,这样可从质感、干湿、空间等诸多要素上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篇四:美术心得体会学得第一部分是素描,很多同学嫌麻烦,又觉得以后教教小朋友没有必要学素描,太难了因为就算学了也用不到,但是我知道学习素描是学习美术的基础所以说画好素描是很关键的!素描之后还有很多的基础画要学习例如速写,水粉等。
素描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是训练你的造型能力为主,好多人认为铺色调的就是画素描。
其实塑型才是重点。
有了造型能力才能进行下一步色彩的训练,色彩还是要用到素描的造型,只是重点放在色彩的组合上了。
学过素描的人和没学过素描的人看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学好了素描能看到更细更多。
素描主要是让你理解事物的黑白关系明暗起伏是西方画的最根本基础个人认为美术是一门学不完的东西当你觉的自己的画技有提高了以后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去追求!与素描不同的风格的简笔画,没有明暗的对比不要小看简笔画的作用。
孩子们拿着小小的画笔在纸上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速记能力、概括能力、想像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同时还能掌握物体的大致轮廓。
这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细心,耐心。
学习了色彩构成之后,对色彩的构成也有了一些了解,从茫然无从到能够主观的去理解,判断,处理。
知道了一定的色彩能够反应人的心理,没有单一的色彩,色彩之间的相互和谐,融洽的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自然界色彩丰富,当然色彩的运用也相当的广泛,并且存在与人们生活的空间之内,从古到今都有着对色彩的研究,对色彩发展史也有了关注,在19世纪产生的印象派,绘画一创新的姿态出现,反对当时的腐朽古典主义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的关的表现,注重了自己的主观的想法,从而变的不是单一的绘画方式。
在此,我们知道了更多的关于色彩的表现方式,有马奈,莫奈,德加等等。
在他们之后的新印象派{修拉}和后印象派{塞尚,梵高和高更}。
梵高的绘画着力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
高更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
塞尚绘画追求几何形体结构,他是现代艺术之父。
到后来的野兽派,现在美国的波普艺术。
学习儿童画,明白了儿童的思路与成人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条条框框去给孩子们修改。
在儿童绘画辅导上面,应当保留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在儿童自主创作的时候,不过多限制,让他们自然的表现,自然的流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儿童的个人思维特点和风格的基础上,诱导儿童往更好的方向前进,逐渐加强他们的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