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4669(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Special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in coal mining face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10201采煤工作面为我矿唯一的采煤工作面,根据2015年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9#、1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性质都为容易自燃。

为了有效防治煤层自燃的发生,特编制如下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1、成立防灭火管理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王光荣;副组长:杨立国、邵承武;成员:王文辉、冯忠利、冯吉勇、陈守亮、王和平、刘全义、贾作岭、王功远、梁永明、王辉辉、王林儿、任帮雄、周豹、邓乾坤、王光明、李明解、王金钟、王庆生及各部门负责人。

(2)人员配备及要求110201工作面配备1名瓦斯检查员和1名安全员。

瓦斯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1次,并填入记录本和观测牌。

发现一氧化碳超限(24ppm)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

当班瓦斯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和温度计。

1)通风队长王聪荣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斯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2)监控主任化正瑶负责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能实现连续24小时监测;3)周豹负责束管监测系统,按时抽取其他进行化验分析,准确得出数据并上报审批;4)采煤队长王光明全面配合防灭火工作;5)跟班安全员和瓦斯员负责监督工作面及回风巷防灭火设施情况;2、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1)自燃发火观察站位置①上隅角;②工作面;③回风顺槽;2)自燃发火观察站牌板吊挂整齐、清洁,数据准确;3)自燃发火观测记录要班后认真填写,每天上报审批;3、束管监控系统本矿安装了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已经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运行。

1)110103束管的铺设路线∶束管监测室主斜井人行平巷集中轨道轨道大巷→回风顺槽→110201上隅角→110201采空区在集中轨道巷安装8路分路箱,从此分路箱接4路单管到110201工作面,其中2路预埋进采空区,1路挂在回风上隅角,1路悬挂在回风顺槽。

然后分别在采空区和上隅角的束管监测点上安装滤尘器,滤尘器应悬挂在巷帮。

2)地面色谱分析地面通过束管采样仪抽取气样至地面色谱分析,分析参数主要有O2、N2、CO、CO2、CH4、C2H6、C2H4、C3H8、H2正常情况下,每天中班检测一次,工作面异常时,每班检测二次。

3)人工取样分析由人工直接在各测点定期采用气袋提取气样,并送地面进气相色谱分析,给出束管分析报告,以此判断煤层发火程度,并上报总工及通风部门领导审批。

4、安全监控系统本矿选用KJ340-f安全监控系统1)由监控中心巡检员负责在上隅角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在上隅角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0℃;用以监测上隅角CO和温度变化情况。

2)由监控中心巡检员负责在回风顺槽距回风风桥10--15米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在回风顺槽距回风风桥10--15米位置安设温度探头报警值≥30℃;用以监测回风巷CO和温度变化情况。

3)必须每天对“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及传输、信号电缆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完好。

4)每班必须对传感器进行校对,出现误差及时更换处理。

5)巡检员必须24小时在岗,“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

故障处理期间,严禁甩掉装置不用,如确需暂时停止“监测监控系统装置”运行时,必须经矿通防副总同意,报请总工程师批准,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实施后方可进行。

二、预防自燃发火的措施1、生产方面的措施(1)合理的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巷道布置形式简单,由于采煤工艺简单,工人操作熟练,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工作面的回收率高,煤壁的暴露时间短,面积小,对于防治自燃发火有利。

(2)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体破碎。

在采掘过程中尽量减少裸露巷道的时间,在部分顶底板来压较大的地方加强支护,减少顶、底板来压对煤体的破碎,减少煤体与空气接触面。

(3)坚持正常的回采顺序,工作面推进采用后退式,回采顺序合理,减少了采空区漏风,有利于防止煤层自燃发火。

(4)在生产中,尽量提高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砌筑密闭防火墙,封闭采空区,回采工作面顺槽间尽量少留煤柱。

同时,设计针对110201采煤工作面在正常生产时、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时和工作面停采前、封闭后的具体防火措施分别叙述如下:1)正常生产时工作面的防火①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注阻化剂喷洒;②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2)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时的防火①在工作面下隅角挂设风帘,减少采空区漏风;②在下隅角堆设土袋(或砂袋),建立防火隔离墙;3)工作面停采前、回撤设备期间及封闭后的防火①工作面离设计停采线一段距离(可取50~60m)时,即开始在工作面、上下煤帮喷洒阻化剂;②工作面停采期间,适当降低工作面风量;③停采后45天内工作面设备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闭;④在回撤设备过程中,加强回风流气体、温度监测和自燃危险性预测;⑤提前在采空区预埋束管监测探头;2、通风方面的措施本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通风阻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自燃发火的管理。

(1)回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回采,采用“U”型通风布置,一进一回,新鲜风流与乏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量少,自燃发火机率低;(2)通风部根据规程规定对110201采煤工作面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测风,将每次测风结果记录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根据测风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节风量;110201工作面风量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保证工作面风量满足生产需要,风量调整不得少于398m³/min。

(3)同时采取措施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以及区段进、回风巷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4)随时检查进、回风两顺槽及采空区,煤柱和裂隙漏风,防止向这些地方供氧,促使煤的氧化自燃,使之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控制自燃倾向性火灾的发生。

(5)在有运回联络的巷道内设双向风门,使矿井既可实现全区反风,也可实现局部反风,以防止火灾事故扩大;(6)主要通风机设有反风装置,可满足全矿井反风要求,工作面风。

(7)同时,要加强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对通风机经常进行性能测定,掌握其特性,并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主通风机工况,控制内部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等综合措施,确保用风地点供风稳定、合理。

3、密闭管理(1)停采后45天内工作面设备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闭;(2)工作面正常封闭后,在进、回风侧密闭分别设观测孔,并在密闭内各布置一个测点进行监测;(3)密闭墙要求1)防火密闭采用双墙充填式结构,墙厚5m。

2)防火密闭墙之间填充物土湿度不宜过大,且应随砌随填,层层用木锤捣实。

3)用砖砌墙时,竖缝要错开,横缝要平整,排列整齐,砖块之间要用沙浆抹匀,灰缝要均匀一致。

4)墙体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5)墙体必须用砖、沙灰不燃性材料砌筑,砂浆标号为100号。

6)防火密闭墙体与巷道周边接触紧密,不得漏风,帮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5米,顶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3米,底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2米,掏槽宽度大于墙厚0.3米,墙面覆面盖层厚度应大于20mm,四周应抹裙边,宽度应大于200mm。

7)密闭墙要留出通过束管管线的孔,并用硬质材料做好对束管线的保护;密闭墙上留有观察孔、注浆孔、下面还要留有排水用的反水管路等。

三、防灭火方法1、阻化剂防灭火(一)流动汽雾阻化剂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能充分地利用漏风通道裂隙微小漏风,使汽雾较均匀地进入釆空区,覆盖和湿润浮煤,阻止或减缓氧化。

成本低(吨煤成本0.2元/t),操作简便。

对于缓及倾斜、缓-倾斜煤层均适用。

1.灭火原理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是通过雾化器加速、加压使水溶液变为微小雾滴,雾滴以漏风风流为载体飘移到采空区,覆盖在残煤表面,对煤体产生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减少煤体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抑制煤表面活化物氧化反应速度,达到防残煤自燃的目的。

2.系统组成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系统由储液箱、高压泵、过滤器、电器开关、高压胶管、雾化器等组成。

见图5—2—2。

系统所用设备型号参数表5—2—2名称型号技术参数高压泵S0—2/150压力150kg/cm2,流量0.5m3/h喷雾器QWF—II压力0.5—0.6MPa储液箱1吨矿车改装高压管φ32mm3.阻化剂阻化剂的作用就是利用阻化剂分子与煤体表面活性分子的相互吸引,破坏煤体表面自由力场,促使氧原子(0)恢复到分子状态(02 ),使煤表面活化物质氧化反应速度放慢或者抑制,起到阻化作用。

针对本煤矿,选用卤块(片)作为阻化剂,阻化剂浓度为20%,阻化率为80%。

4.喷洒量计算(1)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可按下式计算:G1=Kl·K2·L·B·h1·A1/g式中:G----按体积计算浮煤一次喷洒量,KgK1——一次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K2——松散(浮煤)密度,0.9t/mL——工作面长度,122mB-----日喷洒宽度,7.2mh1——底板浮煤厚度,0.2mA1——原浮(浮煤)的吸液量67t/tG1=Kl·K2·h1·B·L·A1=1.2×0.9×122×7.2×0.2×67=12712Kg(2)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计算因采煤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不护顶板,故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为G2=0。

(3)工作面所需喷洒所需阻化剂用量G阻=G1+G2=12712+0=12712Kg5.工作面日喷洒次数本矿工作面作业形式为:边采边准,昼夜三循环,循环进度0.6米,喷洒工作安排在每班放顶前进行,工作面上下口喷枪相向喷洒,在工作面中部相遇喷洒完毕。

6.系统特点机动灵活,防灭火范围大等特点。

与其它防灭火方法相比,流动汽雾阻化剂具有防灭火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小等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