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2011.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 )A .一级B .两级C .三级D .四级2.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可能是 ( )A .太阳B .地球C .月球D .地月系3.近两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 A .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D .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4.近日希腊通过了高达270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将新增100亿瓦(10GW)太阳能发电装设。
太阳能量巨大,是因为 ( )A .内部有核聚变反应B .内部有核裂变反应C .内部有岩浆活动D .内部有放射性元素5.2011年9月25日广州日报:欧洲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地球最好的替代行星。
这颗被称为“HD 85512b ”的行星距离地球大约36光年,位于船帆座,其质量是地球的3.6倍。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 .行星上有岩石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6.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7.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
下列现象不是歌词..中的“转动”引起的是 (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昼夜更替太阳地球月球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更替8.在下面四幅图中的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将于2011年10月11日20时在杭州市隆重开幕。
根据所学完成9~10题。
9.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的浙江留学生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时刻(区时)是()A.2011年10月11日20时 B.2011年10月11日7时C.2011年10月11日19时 D.2011年10月10日7时10.在残运会举办期间,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杭州(30°N) B.北京(40°N) C.哈尔滨(46°N) D.广州(23°N)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正在拨动地球仪,做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实验(地球仪代表地球,白炽灯泡代表太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更替 B.昼夜更替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12.如图所示,此时应为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下列两条大河河口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与之相连的河岸是()A.甲岸、乙岸 B.乙岸、丙岸C.丙岸、丁岸 D.甲岸、丁岸读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2011年11月10日,地球可能位于图中()A.1位置 B.2位置C.3位置 D.4位置15.顺地球公转方向,从该位置到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甲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有何变化()A.先变慢后变快 B.先变快后变慢C.一直变快 D.一直变慢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7.若黄赤交角扩大,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的距离相比,间距将()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随意18.读下面太阳光照图,四图中兖州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NSNS①②③④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当太阳直射点运行至乙点时,节气为()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0.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何地时,济宁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A.甲 B.乙 C.丙 D.丁高考资源网21.太阳直射点由甲到丙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逐渐变长 B.南非的昼长变化是短→长→短高考C.济宁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 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22.读下图,判断a在c 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23.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读下图,完成24~25题。
24.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2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2011年元旦期间,受北方弱冷空气影响,广东丹霞山出现了云海奇观。
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
右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 B.沉积岩C.侵入岩 D.喷出岩27.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A B. B C.C D.D29.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30.下图为四种大气热力环流图,其中正确的是()题号第Ⅰ卷第Ⅱ卷总分31 32 33 34得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看清楚。
31.(12分)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此时,地球运行在(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分)(2)弧MAN是(晨或昏)线。
此刻,C地的地方时是。
(2分)评卷人得分(3)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E 地的太阳高度是 。
(2分)(4)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
(2分)(5)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
(4分)32.(8分)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甲与图乙中的①②③④四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一致。
请在图乙中画出9月29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绘出地球和地轴)(2分)。
(2)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北京的昼长变化趋势是 。
(4分)(3)此日至冬至日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2分)。
A .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B .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C .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D .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33.(8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三大类岩石中,___ _在该地区分布最广,图中A 、B 、C 、D 四处,属于向斜的是__ _。
(2)图中A 处的地形是 __,成因是___ _ _。
(3)C 处是否适合修建水库?为什么?34.(12分)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
(2分)(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
(4分)(3)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3分)(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
(3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B 2.B 3.D 4.A 5.B 6.B 7.B 8.B 9.B 10.D11.B 12.D 13.D 14.A 15.C 16.A 17.A 18.B 19.B 20.D21.C 22.A 23.C 24.D 25.C 26.B 27.C 28.C 29.A 30.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1)6月22日(1分)远日点(1分)(2)晨(1分) 8时(1分)(3)0°(1分) 90°(1分)(4)C=E(1分) B=D(1分)(5)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北去,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有极昼(2分);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越往南去,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有极夜(2分)。
32.(8分)(1)绘图略(2分,位置1分,地轴1分)(2)南南自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逐渐减小(4分)(3)BC(2分)33.(8分)(1)沉积岩 B (2分)(2)谷地(1分)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谷地(2分)(3)不适合(1分)河谷地带有断层,修建水库可能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并且容易导致水渗漏(2分)34.(12分)(1)④(1分)⑤(1分)(2)B(1分)受热膨胀上升(1分) A(1分)受冷收缩下沉(1分)(3)绘图略(逆时针。
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由A→B,高空相反,垂直方向气流A地下沉,B地上升)(3分)(4)B(1分) B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城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