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29题;共88分)1. (2分)晴夜仰望星空看到的天体多数是()A . 恒星B . 行星C . 卫星D . 彗星2. (2分) (2013高一上·衢州月考) 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A . 太阳系B . 河外星系C . 银河系D . 总星系3. (2分) (2015高一上·金山期中) 下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④③②①C . ①④③②D . ②③④①4. (2分) (2015高二上·如东期中) 下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A .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B .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和水体运动C . 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D . 光照稳定,利于生物繁衍、演化5. (6分) (2017高一上·揭西期中) 2013年11月3日,在大西洋西部和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上演了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同一次日食,如果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另部分地区可见日环食,则称日全环食)。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A . 光球层B . 色球层C . 色球层和日冕层D . 日冕层(2)下列人类活动一般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爆发的影响的是()A . 在沙漠探险中使用罗盘确定方向B . 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C . 航海中借助GPS定位D . 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3)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7°,则()A . 温带范围扩大B . 寒带范围缩小C . 温带范围缩小D . 热带范围缩小6. (2分) (2013高一上·衡水期中) 读图,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7. (4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A . 全球昼夜平分B . 北半球为夏季C . 太阳直射20°SD .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8. (2分) (2015高二上·重庆期中)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相同。
如图所示,读图,与R城经度距离最近的海湾是()A . 比斯开湾B . 几内亚湾C . 孟加拉湾D . 墨西哥湾9.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小明随爸爸一道去北京游玩,游玩期间观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
下图示意天安门升旗时的时刻表读数(北京时间)。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该日北京大气上界接受到太阳辐射理论上与往年同日相比()A . 难以确定B . 变多C . 不变D . 变少10. (2分)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 昼夜现象B . 昼夜交替现象C . 时差的产生D .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1. (6分) (2013高一上·济宁期中) 假设人类从宇宙中寻找到两颗与地球大小、表面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并让它们与地球同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经过改造后可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其基本数据与轨道参数如下表所示.依据图表回答下题.自转周期(小时)黄赤交角(度)公转周期(天)卫星数甲行星4220°34′3651乙行星2030°24′3652地球2423°26′3651(1)图、表中所涉天体系统的层级共有()A . 一级B . 二级C . 三级D . 四级(2)甲、乙、地球三颗行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 乙、地球、甲B . 地球、乙、甲C . 甲、乙、地球D . 乙、甲、地球(3)甲、乙、地球三颗行星中,昼夜温差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分别是()A . 甲、乙B . 乙、地球C . 甲、地球D . 地球、乙1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图,且某日巴西利亚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
如果在下列城市的中心广场上测量地球自转速度,那么线速度最快的是()A . 拉巴斯B . 巴西利亚C . 亚松森D . 里约热内卢13. (4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中) 下表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长度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 . 甲乙丙丁B . 甲乙丁丙C . 丙丁甲乙D . 丙丁乙甲(2)下图中,与此日太阳直射情况最接近的是()A .B .C .D .14. (6分)(2019·溧水模拟) 北京时间 4 月 10 日晚上 21 点整,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六地同步直播全球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人类天文史上首张与超大质量黑洞照片有关的重大成果。
下图为参与拍摄的 8 个射电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及黑洞照片。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六地同步直播全球新闻发布会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西班牙正值中午B . 南极地区正处于极昼C . 智利的日期是 4 月 10 日D . 夏威夷是 4 月 11 日(2) 8 个射电望远镜分布在多个高海拔地区,原因是()A . 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小B . 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好C . 晴天多,昼夜温差大D . 地质条件好,远离地震带15.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点在()A . 南回归线B . 北回归线C . 南纬20°D . 北纬20°16. (4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丙>乙>丁>甲D . 丁>丙>乙>甲(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丙>乙>丁>甲D . 丁=丙=乙=甲17. (4分) (2015高一上·济宁期中) 房地产开发是济宁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如图为住宅小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A . 春分日B . 夏至日C . 秋分日D . 冬至日(2)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要小,理由是()A . 南方地形平坦B . 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C . 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D . 正午太阳高度角南方比北方大18. (2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B .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 .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 .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19. (2分)“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形成这些玄武岩石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 海浪侵蚀B . 风化作用C . 风力侵蚀D . 岩浆活动20. (2分)岩石圈的范围包括()A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 .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C . 地壳和地幔D . 地壳和地核21. (2分) (2013高一上·衢州月考) 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 . 大气圈B . 生物圈C . 水圈D . 岩石圈22. (2分)某地地下50千米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会()A . 先感受到横波,后感受到纵波B . 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C . 同时感受到D . 都感受不到23. (2分)(2016·天津模拟)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如下图,上图中4岩石的形成过程与下图中哪一环节相对应()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4. (4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在现代家庭装修中,各种大理岩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的箭头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不正确的是()A . ⑤ —重熔再生B . ② —外力作用C . ③ —冷却凝固D . ① —变质作用25. (6分) (2016高一上·绍兴期中)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小题。
(1)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质成为新的岩石是()A . 甲-大理岩B . 乙-板岩C . 丙-大理岩D . 丁-石英岩(2)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A . 地垒B . 地堑C . 背斜D . 向斜(3)乙、丙、丁、戊四处岩石的形成先后顺序为()A . 丙乙丁戊B . 戊丙乙丁C . 丙乙戊丁D . 丁乙丙戊26. (4分) (2016高一上·广州期末)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题:(1)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 . 黄土桥B . 海蚀桥C . 喀斯特溶蚀桥D . 风蚀桥(2)风蚀桥的形成主要和()作用有关A . 流水B . 风力C . 冰川D . 海浪27. (2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近几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页岩气革命;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页岩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可燃冰主要蕴藏在深海。
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A . 变质岩B . 沉积岩C . 侵入岩D . 喷出岩28. (4分) (2018高一上·义乌月考) “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于2015年12月16日晚抵达西南印度洋中脊目标海域——“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
下图为局部板块边界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在大洋中脊进行大洋钻探的原因最可能是()A . 地壳厚度较薄B . 海域风浪较小C . 海水深度较浅D . 板块比较活跃(2)能正确表示“亚特兰蒂斯浅滩”所在区域板块边界类型的是()A .B .C .D .29. (2分)(2016·天津模拟)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如下图,岩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A . 1-2-3-4B . 1-4-2-3C . 4-1-2-3D . 3-2-1-4二、综合分析题 (共2题;共21分)30. (10分)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