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作业指引重点讲解

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作业指引重点讲解

目录1编制说明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2)1.3 取样原则 (2)1.4 测量工具 (2)2具体要求 (3)2.1 混凝土工程 (3)2.2 砌筑工程 (9)2.3 室内抹灰工程 (11)2.4 水泥砂浆地面工程 (16)2.5 防水工程 (18)2.6 铝合金门窗工程 (21)2.7 涂料腻子工程 (24)2.8 饰面砖工程 (27)2.9 砖石地面工程 (29)2.10 入户门、室内门工程 (30)2.11 木地板工程 (33)2.12 开关面板工程 (36)3实测实量记录 (37)3.1 实测实量分户档案建立 (37)3.2 实测实量样本记录 (38)4推荐使用修补材料 (38)4.1 干粉修补砂浆:(可用于墙面、地面、顶棚) (38)4.2 石膏腻子(用于墙面、顶棚) (38)4.3 地面自流平专用砂浆 (38)5实测实量结果应用 (38)5.1 城市公司 (38)5.2 集团运营管理中心 (39)6附则: (39)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作业指引1编制说明1.1目的1.1.1通过建立产品实体质量实测实量体系并系统实施的方式,客观真实反映项目各阶段的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实体质量的实时改进和持续提高,进而达到实体质量一次性合格的目标。

1.1.2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

1.2适用范围1.2.1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星河集团所有在建工程项目。

1.2.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承建商及监理单位进行的检测、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建设单位工程检查进行的检测。

具体分项工程主要有: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室内抹灰工程;水泥砂浆地面工程;防水工程;铝合金门窗工程;涂料腻子工程;饰面砖工程;砖石地面工程;入户门、室内门工程;木地板工程;开关面板工程。

1.3取样原则1.3.1各实测分项在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结构顶棚水平度在拆完模板后48小时内)完成实测实量。

1.3.2施工单位100%自检并以分户为单位对实测实量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一户一档”书面记录并存档,要求每户单元内所有本指引包含的实测实量分项全部测量并记录在一户一档表内。

1.3.3监理单位抽查户数不少于项目总户数的30%,并且要求抽查范围覆盖到每层,并验证施工单位实测档案的真实性,要求每户单元内所有本指引包含的实测实量分项全部测量并记录在一户一档表内。

1.3.4项目部抽查户数递减为总户数的10%,抽查时尽可能覆盖部分监理单位抽查的范围,要求每户单元内所有本指引包含的实测实量分项全部测量并记录在一户一档表内。

1.3.5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1.3.6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取点部位。

1.4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2具体要求2.1混凝土工程米时,、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上月度评估结束后拆完模板的一个楼层内2套房、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上月度评估结束后拆完模板的2层混凝土结构全、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上月度评估结束后拆完模板的一个楼层内2套房2.1.1实测实量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2.1.2实体偏差返修措施:1)墙柱砼平整度及垂直度超标部位:凹陷部位采取抹灰层加厚(超过35mm厚增加一道钢丝网),凸出部位应进行打凿、打磨;2)顶棚表面水平度:偏差超标3mm以内,采取水泥腻子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3-20mm以内,采取高强度干粉砂浆分次刮平修复,局部位置进行打凿;偏差超标在20mm以上,应对超标位置楼板凿除后重新浇筑砼,并用高强度干粉砂浆刮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高强干粉砂浆厚度应控制在10mm以内;顶棚平整度偏差修复严禁采取挂网的方式进行。

3)楼板截面尺寸偏差: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以内的,将实测楼板厚度数据发往设计院进行审核,满足安全要求,可以不进行加固,由设计院出具满足安全要求的相关文件即可;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至15%之间的,由专业加固单位在该楼板底部纵向及横向粘贴高强碳纤维带,间距300-400mm,并出具加固验收合格文件;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5%以上的,需要对该构件提高一个等级要求进行加固或拆除该楼板重新浇筑,采取加厚20%的截面尺寸,楼板表面进行凿毛,铺设冲压钢板网,板块四周梁内植入ф8@400钢筋,锚固长度不低于14D,对钢板网拉接牢固,其余部位植入ф6@600钢筋,钢板网验收完毕,表面浇筑高聚物干粉砂浆。

加固补强均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楼板厚度采用钻孔破损法检查完成后,24小时内使用高强度干粉砂浆修补孔洞。

2.1.3实体偏差预防措施:1)模板及支撑体系:●细化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对关键节点需要进行描述及图纸化,包括脚手架搭设、梁板模板支设、墙柱模板支设等大样图;高支模系统需要进行受力计算;●脚手架全部采取48×3.5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横杆步距不大于1500mm;禁止使用门式架作为平台模板支撑系统。

●模板选择18mm厚模板,木枋宜选择50×100或100×100规格,使用前应进行刨制,保证木枋方正顺直;木枋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均匀布置;板块接缝位置应设置木枋支撑。

●墙柱模板应配置φ12对拉螺栓、木枋及钢管进行加固;螺栓间距不宜超过500×500,并均匀布置;最上部一排对拉螺栓距离顶板模板控制在500mm以内。

外墙墙柱模板宜伸入下层结构至少200mm,并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有利于外墙垂直度的控制。

●墙柱模板设置独立的钢支撑,提前在楼板预埋钢筋头作为斜钢支撑的支撑点,有利于墙柱垂直度的控制。

2)严格控制墙柱砼浇筑高度,一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在1000-1500mm;3)严格控制楼板砼堆积高度,堆积高度不宜超过一倍板厚;4)砼浇筑时应计算好浇筑步距,防止冷缝出现;砼输送泵管应架立,严禁直接落在钢筋上。

5)楼板截面尺寸偏差控制:●设置控制楼板厚度的预制块:无防水要求的部位,砼浇筑前,在每个板块内放置“F”型或“H”型砼预制块,砼强度同楼板砼强度,尺寸同楼板厚度,每块楼板不少于5个,板块中央至少有一块。

●楼板模板表面标高及砼表面标高检查控制:楼板模板支设完毕,在楼板钢筋绑扎前,将楼板表面标高控制点上反至该层板面,利用标高控制点检查每块板块的四角及中央的标高情况,表面标高超过±5mm的部位应对模板进行调整;砼浇筑完毕,利用楼层标高控制点立刻检查每块板块的四角及中央砼表面标高情况;结合楼板模板表面标高及砼表面标高,测算出楼板截面尺寸,一旦发现截面尺寸超标,立刻对楼板截面进行相应的凿除或者同强度细石砼修补。

2.2砌筑工程2.2.1实测实量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2.2.2实体偏差预防措施:1)砌筑工程开始前需绘制测量放线图、砌筑排砖图、水电定位图。

2)砌筑放线时应采取双线控制,控制线距离墙体边线宜300mm,便于房间套方,控制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3)在外门窗洞口上口梁侧面上详细标注洞口尺寸,方便准确定位洞口大小。

2.3室内抹灰工程2.3.1实测实量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次门洞口宽度净尺寸,下各测量一次,次垂直度,米时,可选择取消中间尺。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处于抹灰阶段的2套房内所有墙体全部测量。

户次。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处于抹灰阶段的2户及两户所在的公共部位全部、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处于抹灰阶段的2套房内所有房间全部测量。

户随机抽取一栋楼中处于抹灰阶段的2套房内所有房间天花全部测量。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抽取一栋楼中处于抹灰阶段的2套房内所有房间有多个开关插2.3.2实体偏差返修措施:1)墙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度:偏差超标3mm以内,采取水泥腻子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3mm以上的,应采取干粉砂浆分次刮平修复;修复过程中视现场情况宜采取局部打磨与刮平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门洞尺寸偏差:洞口出现正误差超标(洞口偏大),采取干粉砂浆分层修复;出现负误差超标(洞口偏小),应将抹灰层凿除,重新抹灰。

3)房间方正度偏差:对比设计开间尺寸,开间尺寸出现正误差超标(现有房间开间尺寸比设计尺寸偏大),方正度出现超标时,应采取干粉砂浆刮平修复;开间尺寸出现负误差(现有房间开间尺寸比设计尺寸偏小),方正度出现超标时,应将抹灰层局部凿除,利用改性砂浆(普通砂浆中添加CL30)进行修复。

4)窗框内侧与内侧墙面大小头偏差:窗框内侧与墙面内侧大小头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首先检查窗框垂直度及与外侧墙面偏差是否超标,如超标,应拆除窗框重新安装;如未超标,则墙面平整度或垂直度出现超标,应检查相应方向的房间开间尺寸,开间尺寸出现正误差时,对测量距离偏小的一侧采取干粉砂浆刮平修复;开间尺寸出现负误差时,对测量距离偏大的一侧抹灰层局部凿除,采用改性砂浆(普通砂浆中添加CL30)进行修复;5)抹灰层空鼓开裂修复:空鼓:将空鼓部分凿除,采取改性砂浆或者干粉砂浆进行修复。

干缩裂缝(毛坯期间):顺着裂缝切割“V”型槽,切至基底,表面宽度20-30mm,采取干粉砂浆修补;浅表干缩裂缝,可以采取表面打磨至裂缝底部,用干粉砂浆修补。

基底裂缝及干缩裂缝(精装修期间):顺着裂缝切割“V”型槽,深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10mm,表面打磨深度3-5mm,宽度50mm,“V”型槽内嵌入彩丽CL600弹性胶泥,表面粘贴两道美纹纸,表面涂刷弹性胶泥覆盖;线管处裂缝:将开裂部位凿除,固定线管,基层挂网,采取改性砂浆或干粉砂浆修复。

2.3.3实体偏差预防措施:1)砌筑放线时应采取双线控制,控制线距离墙体边线宜300mm,便于房间套方,控制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2)增加灰饼的密度或者采取冲筋的方式进行抹灰;灰饼距离墙体顶部、底部及两端距离控制在200-400mm,灰饼间距不大于1500mm,保证2米靠尺在刮灰过程中每次都能落在两个灰饼上。

3)门窗洞上口应设置灰饼,以保证与大面平整度、垂直度一致;门窗洞口收边时应与大面顺平。

4)门窗洞口放线尺寸应严格按照设计洞口尺寸,砌筑抹灰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门洞完成面尺寸;门洞完成面尺寸每边宜比设计洞口尺寸小15mm(900mm门洞尺寸完成面870mm);门洞上口收边应依据建筑1米线进行。

5)为降低抹灰层空鼓开裂,宜选择汉高CL30改性砂浆进行抹灰,同时采取机械化抹灰,基层处理采取CL30乳液代替108胶;外墙不宜满挂钢丝网;外墙每层设置抗裂缝,嵌入聚氨酯密封胶封闭。

6)抹灰时选用机械化方式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