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教材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教材

教育科学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教务处处长签字:二○一一年七月十日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科研、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数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3.了解医学、教育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有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心理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专业考察、专业见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3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17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0学分)30学分。

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七、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30学分。

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20学分;八、第二课堂活动九、教学进程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国防教育;S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N学年论文;J心理学专业实践;Z专业实习;L专业见习;G课程设计;K专业考察。

第一学期9月5~6日报到、注册,9月7~10日“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9月12日开课。

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科研、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数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3.了解医学、教育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有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心理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教育技能训练、专业见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83.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5学分,实践教学27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0学分)30学分。

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七、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30学分。

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20学分;八、第二课堂活动九、教学进程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国防教育;S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N学年论文;Z专业实习;L专业见习;G课程设计;K专业考察;C1教育技能训练I;C2教育技能训练Ⅱ。

第一学期9月5~6日报到、注册,9月7~10日“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9月12日开课。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创新意识,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初步能力,能在大中小学、教育管理部门、社区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学科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学研究、心理咨询与辅导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教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四个基本板块:教育理论类、通识教育类、专业学科方向类、教学实践类。

本专业学生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学习,要求具备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熟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学校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技能技巧,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理论与实用方法,能够将教育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之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大中小学、教育管理部门、社区教育机构等部门选择教育研究、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担任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师。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热爱教育事业,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风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善于交流合作的个性品质;2、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系统学习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和从事中小学学科课程设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4、系统学习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理论,熟悉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实用方法,具备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能力;5、系统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具备依法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初步能力;6、详细了解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前沿状况、具备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预测教育发展动向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初步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文献检索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德育原理、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专业考察、专业见习、教育技能训练、专业实习与调查、毕业论文等。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8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3学分,实践教学27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学分)30学分。

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教育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30学分。

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20学分;八、第二课堂活动九、教学进程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国防教育;S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N学年论文;Z专业实习;L专业见习;G课程设计;K专业考察;C1教育技能训练I;C2教育技能训练Ⅱ。

第一学期9月5~6日报到、注册,9月7~10日“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9月12日开课。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音乐、美术方向)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应教育技能,能够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能在幼儿师资培训部门、学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具备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自觉为国家建设服务;2.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备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教育调查等研究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