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
、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案评价机制。
、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简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了解英语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环节。
()了解外贸知识和外贸活动的基本环节。
()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
. 能力要求
()能准确听懂英美人士的话语,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
()能用英语清晰、流畅、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和信息,具有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
()具有英文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具有作品鉴赏与批评的基本能力。
()具有英语写作能力,能正确熟练地利用写作知识与技巧以及各种衔接手段,联贯地表达思想;具有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做到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具有使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
()具有翻译能力,能自觉地运用翻译理论与技巧进行翻译实践;掌握主流翻译技术;初步掌握口译技能。
()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有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应用能力。
()具有信息处理的能力;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能力。
保障措施:
. 强化课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
结合学校教案管理制度,规课程文件,以课程为单位建立健全包括教案大纲、授课计划、原版英文教材、电子教案、教案课件、试卷库、参考资料库、教案等各课程教案资源库。
. 加强语言实验室建设:优化语言实验室,完善配套管理,保证功能正常发挥,使实践教案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 建构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设校友微信互动平台,建立用人单位反馈机制,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四、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译汉、汉译英)、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
六、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年,弹性学制年
七、毕业学分
学分
八、授予学位
学士学位
九、主要集中实践教案环节
专业实习()、口语实习、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社会服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十、第二课堂活动要求
拓展专业视野,提升动手能力,结合专业学习,就某一专题进行探索型学习。
十一、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下表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基本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表
十二、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表一至表五
表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必修课)专业: 英语
表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案进程计划(选修课)专业: 英语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
表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期学分分配表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