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
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水平1:了解地震波的含义,地球各圈
层之间的联系。

水平2:识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
据、范围,地震波的分类及特征。

水平3:通过资料归纳地球内部圈层和
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水平4:通过资料,综合分析地球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通过认识地球圈层结构,
树立关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理念。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地球各圈层的关
系。

地理实践力:人类活动对地球圈层的
影响。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研究方法:地震波在不同□01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概述:根据地震波在地下□02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
03地幔和地核。

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
1.判断正误。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指的就是地壳。

(×) (2)地球内部只有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 2.地壳的平均厚度是( ) A .7千米 B .17千米 C .35千米 D .65千米
答案 B
解析 地壳的厚度不均,平均厚度为17千米。

3.地球最外部圈层是地壳。

我们看到很多岩石和土壤(土壤是岩石变化而来的)。

岩石圈与地壳存在怎样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图形表示)
提示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概述
(1)分层: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
01生物圈。

(2)关系:三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2.大气圈
(1)含义:是指环绕地球的□
02气体层。

(2)位置:地球海陆表面以上,□
032_000~3_000千米的高空可大致看作大气的上界。

(3)特征:大气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04减小。

1.判断正误。

(1)地球外部圈层自内向外依次是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
(2)生物圈是非常活跃、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占地球外部圈层的质量比例极高。

(×) 2.生物圈存在于( )
A .水圈下层、整个大气圈和岩石圈上层
B .岩石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大气圈上层
C .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D .水圈下层、整个岩石圈和大气圈上层 3.水圈
(1)含义:由地球表层□
05水体构成的连续的不规则圈层。

(2)水体:包括地表水(□06海洋、河流、湖泊等)、地下水、□
07大气水、生物水等。

(3)数量特征:地球上的水中有□0897%是海洋咸水,3%是□09淡水。

约2/3的淡水储存在□10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中。

4.生物圈
(1)含义: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2)位置:存在于□11大气圈下层、整个□12水圈和□13岩石圈上层。

核心部分在地面以上□14100米至水面以下□
15200米之间。

答案 C
解析 地球上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3.怎样理解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提示 大气可以溶进水体,如水中的溶解氧;可以进入生物体内。

水可以蒸发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可以进入动植物内,成为生物水;生物更可以在水中生存、空气中生存。

任务探究
地球的内部圈层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8年12月24日7时8分,在汤加群岛(20.26°S,175.11°W)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请说明判断依据。

(2)地震发生后,汤加的居民看到地面物体晃动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3)地震发生后,正在汤加附近海域航行的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晃动是怎样的?为什么? [成果展示] (1)地幔。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最厚约70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10千米,故震中位于地幔。

(2)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3)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故只能感受到纵波的影响,不能感受到横波的影响。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界面和□01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02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3.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
A.①的顶部B.②的顶部
C.①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
(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科学思维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分析思路
第(1)题,根据波速大小和波速变化可判断纵波和横波,地震波突变处为不连续界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在莫霍界面处,纵波和横波均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突然消失。

第(2)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位于软流层之上。

第(3)题,纵波影响下,上下颠簸;横波影响下,左右晃动。

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答案](1)C (2)C (3)C
提升运用能力
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1~3题。

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的变化是( )
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突然消失
④横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减慢,横波消失。

2.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A.a岩层内部B.c岩层内部
C.d岩层内部D.e岩层内部
答案 C
解析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一般位于地下80~400千米之间,图中d为地幔,软流层位于地幔中,故C项正确。

3.下列组合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
A.a+b+c B.a+c+e
C.b+c+d D.c+d+e
答案 A
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位于软流层之上。

任务探究地球的外部圈层
下图为某地景观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直观地显示了哪个圈层?该圈层有何特殊性?
(2)植物生长会从哪些圈层吸收养分?
[成果展示] (1)生物圈。

生物圈的特殊性是:①生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②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明确的界线;③生物圈不仅包括全部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