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层结构
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
3、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
生物圈
地球表面有生命的地带被称 为“生物圈”。
问: 生物圈的范围(上到哪,下到哪)?
生物圈和生物的区别? 它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
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2900 岩石圈的范围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条 件之一
2.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汽输送
降水
蒸
径流
发
2、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小结: 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相互交织 外部 相互交融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地震波
内部 圈层
地 壳 (软流层之上)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幔
—— 岩石圈
地核
大陆地壳:双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地幔
地幔
M
A:莫霍界面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较慢
固体
而改变
当汶川地震发生时,坐在北川中学教室上课的 同学有什么感觉?
日本3.11地震发生时,海洋中游泳的人们有何 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只有上下颠簸
2 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 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
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 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17 900
2900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外核
古登堡界面
5150
地核
内核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 深度 续面 (km)
பைடு நூலகம்
特征
地壳
莫霍
界面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古登 堡界
地 外核 面
核
内核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平均17,2、厚度不均,大洋部 陆33, 分薄,大陆部分厚 洋6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知识框架
内部
地
圈层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外部
圈层
地壳 地慢 地核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界面
组成 分层
水循环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 术❖其他
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3.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3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共同构成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D: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②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③
知识升华:
1.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岩石圈
古登 堡界
面
M:地壳 M+B1:岩石圈 阴影部分:软流层
内核
地核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了解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纵波 固、液、气、态
(P波)primary
速度快
横波 固态
(S波) secondary
速度慢
共同点 在不同的介质,传播的速度也不同
地震波
1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 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
分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