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知音的文化内涵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知音的文化内涵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人间友情的
典范
• 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始见于《吕氏春秋》、 《列子》等先秦典籍的记载。推广大众于明代通俗 文学家冯梦龙的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知音故事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与人文意蕴, 穿越千年悠长岁月,打动并慰藉了后世无数心灵, 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现象,并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和欣赏。
1、君子之交 2、文人隐逸 3、楚地风情 4、儒道文化
1、君子之交
以琴会友、心神相交、意趣相投 以琴祭友、代侍双亲、重情尚义 对琴和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谈琴论乐•音乐知音 对诺言的共同恪守与实践——大孝至爱•人生知己 (知音故事的基本内涵)
2、文人隐逸
集贤村 —— 石中美玉 钟情自然山水、淡泊功名利禄;
追求诗意人生、任情适性自在。
官文化
4、儒道文化
儒家——世俗礼义、人伦情感 道家——隐逸山林、审美自然
知音文化内涵之一:音乐知音
伯牙、子期二人均为 热爱音乐之人,音乐是二
人相识、相知的触媒。
对于音乐和琴理的热 爱、理解是二人相知、相 惜的前提条件,是知音故 事的基本内涵所在。
知音文化内涵之二:人生知己
• 无论是俞伯牙弹奏高山流水 之曲,还是钟子期听闻高山 流水之音,都体现了两人心 神相交、人琴合一的精神世 界。 • 俞钟二人以琴结缘,由音乐 知音而升华为人生知己,是 知音故事的另一文化内涵。
知音文化内涵之三:傲岸人格
• 首先,俞、钟二人不 同流俗的诗意人生追 求。 其次,超越世俗等级 身份地位的价值观。
知音文化内涵之四:诚信典范
• 钟子期临终前嘱咐父母在 江边等候故人。
• 俞伯牙辞官赶往楚国,于
约定之期赶到相约之处, 得知挚友已逝,主动承担 起代友人赡养父母的职责。
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二)
二、知音故事的流变
• 俞、钟事迹走出文人的文案书斋,演变成为一个具有丰富 而深刻的情感内涵与人文意蕴的故事,为广大民众所知晓和 熟悉,要归功于明末通俗文学家、《三言》的编纂者冯梦龙。 《三言· 警世通言》的开篇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不仅情节生动、人物丰满,而且具 有厚重的情感色彩和普世价值。
小说的落脚点与旨归不仅仅在以琴结缘和音乐知音,更由 此进入社会伦理层面,歌颂俞、钟二人超越血缘和等级的生死 不渝的友情、极富诗意的人生意趣以及彼此恪守信义的高风亮 节,从而使俞、钟故事成为民间文学的经典之作,实现了“警 世”的目的。
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一)
1、音乐知音 2、人生知己 3、傲岸人格 4、诚信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