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分析及评价报告例

风险分析及评价报告例

******* 有限公司AQBZH·FXPJ-2011风险分析及评价报告2011年08月28日发布 2011年08月28日实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1)1作业活动清单 (4)1.1 原料工段作业活动清单 (8)1.2 电炉工段作业活动清单 (4)1.3 精制**工段作业活动清单 (9)1.4 锅炉岗位作业活动清单 (9)1.5 污水处理岗位作业活动清单 (9)1.6 **回收岗位作业活动清单 (9)1.7 电气工段作业活动清单 (10)1.8 机修工段作业活动清单 (10)1.9 质检科作业活动清单 (10)1.10 过磅房作业活动清单 (11)1.11 仓库作业活动清单 (11)1.12 保卫科作业活动清单 (11)1.13 工会作业活动清单 (11)1.14 公司办作业活动清单 (11)1.15 财务处作业活动清单 (11)1.16 生技科作业活动清单 (12)1.17 供应科作业活动清单 (12)1.18 销售科作业活动清单 (12)1.19 安全环保科作业活动清单 (12)2设备设施清单 (13)2.1 原料工段设备设施清单 (13)2.2 电炉工段设备设施清单 (14)2.3 精制**工段设备设施清单 (15)2.4 锅炉岗位设备设施清单 (16)2.5 污水处理岗位设备设施清单 (17)2.6 **回收岗位设备设施清单 (17)2.7 电气工段设备设施清单 (18)2.8 机修工段设备设施清单 (18)2.9 质检科设备设施清单 (19)2.10 过磅房设备设施清单 (19)2.11 仓库设备设施清单 (19)2.12 保卫科设备设施清单 (19)2.13 工会设备设施清单 (19)2.14 公司办设备设施清单 (20)2.15 财务处设备设施清单 (20)2.16 生技科设备设施清单 (20)2.17 供应科设备设施清单 (20)2.18 销售科设备设施清单 (20)2.19 安全环保科设备设施清单 (20)3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1)3.1 原料工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1)3.2 电炉工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8)3.3 精制**工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9)3.4 锅炉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37)3.5 污水处理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2)3.6**回收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4)3.7电气工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5)3.8机修工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7)3.9质检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8)3.10过磅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览表 (49)3.11仓库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49)3.12保卫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2)3.13工会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2)3.14公司办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3)3.15 财务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4)3.16生技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5)3.17供销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6)3.18 安全环保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7)4 风险评价 (58)4.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9)4.1.1原料工段工作危害分析 (59)4.1.2电炉工段工作危害分析 (71)4.1.3精制工段工作危害分析 (76)4.1.4锅炉岗位工作危害分析 (82)4.1.5污水处理岗位工作危害分析 (86)4.1.6**回收岗位工作危害分析 (79)4.1.7电气工段工作危害分析 (89)4.1.8机修工段工作危害分析 (94)4.1.9质检科工作危害分析 (98)4.1.10过磅房工作危害分析 (104)4.1.11仓库工作危害分析 (105)4.1.12保卫处工作危害分析 (105)4.1.13工会工作危害分析 (106)4.1.14公司办工作危害分析 (106)4.1.15财务科工作危害分析 (107)4.1.16生技科工作危害分析 (108)4.1.17供应科工作危害分析 (108)4.1.18销售科工作危害分析 (99)4.1.19安全环保科工作危害分析 (99)4.1.20外来人员工作危害分析 (111)4.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13)4.2.1原料工段安全(SCL)检查表 (113)4.2.2电炉工段安全(SCL)检查表 (122)4.2.3精制**工段安全(SCL)检查表 (136)4.2.4锅炉岗位安全(SCL)检查表 (146)4.2.5污水处理岗位安全检查(SCL)表 (162)4.2.6**回收岗位安全(SCL)检查表 (169)4.2.7电气工段安全(SCL)检查表 (176)4.2.8机修工段安全(SCL)检查表 (188)4.2.9质检科安全检查(SCL)表 (192)4.1.10过磅房安全检查(SCL)表 (200)4.1.11仓库安全检查(SCL)表 (201)4.2.12保卫科安全检查(SCL)表 (201)4.2.13工会安全检查(SCL)表 (202)4.2.14公司办安全检查(SCL)表 (203)4.2.15财务处安全检查(SCL)表 (204)4.2.16生技科安全检查(SCL)表 (205)4.2.17供应科安全检查(SCL)表 (206)4.2.18销售科安全检查(SCL)表 (206)4.2.19安全环保科安全检查(SCL)表 (207)4.2.20 外来单位及人员安全(SCL)检查表 (209)4.3中等风险控制清单 (210)4.4 重大风险控制清单 (211)一前言为加强公司各生产单位、机关科(部)室风险控制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理念,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实施安全标准化过程控制,在公司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以PDCA循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现在将风险分析评价的整个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二评估前的准备工作在2009年三级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估的基础上,2012年公司按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启动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此工作是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公司各级领导至员工都非常重视,为此次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评估活动开始前,公司安全环保科组织各部门安全员、内审员、技术员学习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确定了评估范围、评估办法、评估准则和评估程序,促使公司的危害识别和风险工作按照程序标准科学的进行,为辨识更新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评估范围: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及新、改、扩建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以及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范围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影响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充分得到识别。

为了使我们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消除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公司各级领导都亲自负责风险评价的整个工作。

三风险评价组织及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1 评价组织公司此次辨识更新主要是建立在2009年三级安全标准化基础上进行的,今年2月份,为了保证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评估工作的全面、准确,保证PDCA循环的良好运行,公司正式启动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成立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公司下属的各生产车间也成立了相应的辨识更新组织,组长由生产单位领导担任,组员由工艺和设备技术员、安全员、班长、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等组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识别评估网络。

2 主要评价方法按照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明确了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符合公司实际的评价方法,评估范围覆盖到公司的每个车间和部门的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

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之前,公司先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

然后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检查表分析法(SCL)、这两种基本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具体的主要做法是:工艺技术员、班长、岗位操作人员、检修人员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分析评价;设备技术员及设备设施管理人员采用检查表分析方法(SCL)设备设施的固有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表做完后先经基层单位风险评价小组审查修改。

修改完后,再上交公司安全环保科进行初审,不合格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单位再修改,直到修改合格为止。

四开展风险评价更新过程简介公司在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时,由安全环保科进行集中学习《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安全环保科采取到各部门指导,各部门再把风险分析评价的任务逐级分配,并从整理设备设施清单,划分作业活动开始着手进行分析评价。

公司整个风险分析评价的工作,从2012年3月全面启动,到2012年6月底,经过反复的风险分析评价,最后确定出中等及可接受风险。

五评估结果经过分析、辨识、评价,使危害分析相对准确、细致。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措施得力,且在2009年风险辨识评价的基础上,各单位行动都非常迅速,成效显著,公司使用JHA 方法识别出危害因素794项,SCL方法识别出危害因素740项,中等风险21项,分别制定了改进、控制措施。

中等及可接受风险分布表六风险控制、改进进展情况从2012年6月底公司开始对识别出中等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改进和控制措施,力争在计划的时间内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公司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充分考虑了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体制定方案时针对物的固有风险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实施本质安全;针对人的作业活动风险主要采用:1加强和完善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安全意识;3 督促作业人员用好个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公司将对整改后的中等及不可容忍风险进行进一步评审、验收,确保整改和改进后的风险完全得到控制,这些项目将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七小结本次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覆盖了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及新、改、扩建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范围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影响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充分得到识别。

参加评估的安全员、内审员、技术员等都接受了培训和现场指导,基本掌握了危害识别的基本方法,在整个危害识别风险评估过程中,安全环保科人员多次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辅导和解答疑难问题,每个评估项目都经过技术人员和领导的审阅把关,最后汇总的《中等及重大不可容忍风险清单》都是经过安全环保科人员与有关单位领导和公司领导反复推敲审查后确定的,所以所做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评估反应了公司整个现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