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搪瓷产品测试操作规程

搪瓷产品测试操作规程

A级:能通过强光污渍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湿擦试验。
B级:能通过强光污渍试验,但不能通过湿擦试验。
C级:不能通过强光污渍试验,但能通过强光消失试验。
D级:不能通过强光消失试验。
3.6填写测试检验报告,并整理存档。
四、测试完成后
4.1测试完成后,将所有仪器、试剂定置存放好。
4.2将测试现场周边环境清洗干净。
修改状态/日期
搪瓷产品测试和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ZQUP-WI-Q005-A0
版本/换页:A/0-09
第1版第1页共3页
标题:搪瓷抗剥落性测试操作规程(附着力试验)
一、工装、仪器、附助材料
三氯化锑、锋利的圆珠笔、测试的搪瓷试样。
二、测试前准备
2.11%三氯化锑的配比浓度:1.0g三氯化锑,加100g蒸馏水调配。
3.4、试样放置2小时后检查试样。
1、目测:
在光线明亮处(避免太阳直射)距离试样250mm,从不同角度目测处理区,看其与未处理区有无光亮度和色泽的差异或出现锈斑现象,如出现差异或锈斑,则闭幕试样在该试验中未通过。
2、铅笔试验(干法)
在处理区和未处理区用HB硬度铅笔划一些接近平行线条,再用干毛巾擦试样,力量由轻浙重,来回擦6次试样。如果处理区的线条比未处理区的线条更难以除去,则此试样在铅笔试验中未能通过。
4.2将测试现场周边环境清洗干净。
修改状态/日期
修改记录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
日期
14
搪瓷产品测试和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ZQUP-WI-Q005-A0
版本/换页:A/0-09
第1版第3页共3页
标题:搪瓷抗热冲击性测试操作规程(耐温急变性测试)
一、工装、仪器、附助材料
箱式烘炉、装的水盘\自来水、测试的搪瓷试样。
3.4填写测试检验报告,并整理存档。
四、测试完成后
4.1测试完成后,拨掉烘炉电源。
4.2将测试现场周边环境清洗干净。

修改状态/日期
修改记录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
日期
16
搪瓷产品测试和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ZQUP-WI-Q005-A0
版本/换页:A/0-09
第1版第2页共3页
标题:搪瓷耐酸性测试操作规程(柠檬酸点滴试验)
3、反射试验(强光污渍试验)
在40W乳白灯泡距离试样35cm,使灯泡的映象以45°的入射角映照在试样未处理区,然后将试样慢慢移动,使灯泡的映象从未处理区移入处理区,从一个区通过另一个区,映象未模糊(无污渍),则此试验中通过。
4、铅笔试验(湿法)
在处理区和未处理区用HB硬度的铅笔划一些接近平行线条,再用湿毛巾(完全拧干)擦试样,力量由轻浙重,来回擦6次试样。若处理区的线条比未处理区的线条更难除去,则试样在铅笔试验中未通过。
修改记录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
日期
15
三、测试操作
3.1将1%三氯化锑溶液散布在搪瓷涂层上,以测定搪瓷的耐气候性及潮湿环境下耐久性。
3.2用锋利的笔尖在搪瓷试样表面上刻划,直接刻到铝基底上.
3.3将1%三氯化锑溶液放在玻璃器皿内,再把搪瓷试样放进容器,使刻划痕部分保持在溶液的水平面下,在室温下浸20小时。
3.4浸20小时后,取出试样,清洗、干净,观察试样表面。
3.5鉴定:
如试验后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应视不合格。
1、刻划线扩展过3mm。
2、未经刻划过表面有直径大于3mm剥落斑点(不是缺陷或刮痕)。
3、在10cm面积上有起过6个剥落点,小于1.5mm针孔可忽略不计。
3.5填写测试检验报告,并整理存档。
四、测试完成后
4.1测试完成后,将所有仪器、试剂定置存放好。
三、测试操作
3.1用温热(35±5°C)的磷酸三钠溶液将软布浸湿来洗净搪瓷试样,然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并用软布吸干,表面至完全干燥。
3.2在选择搪瓷试样试验面接近平面处,点滴柠檬酸3-6点,并马上加玻璃盖,放置15分钟。
3.3经放置15分钟后,拿掉玻璃盖,并立即将溶液冲洗掉,然后用干净软布吸干,注意不要擦干。
5、强光消失试验
在40W乳白灯泡距离试样35cm,使灯泡的映象以45°的入射角映照在试样未处理区,然后将试样慢慢移动,使灯泡的映象从未处理区移入处理区,如果在处理区内可以看出强光,则试样通过本试验,否则通不过。
3.5对试样测试定级,定级为5级,各级耐酸性要求:
AA级:无可见的污点,并能通过干擦试验。
一、工装、仪器、附助材料
无水柠檬酸晶体、10%磷酸三钠(清洗液)、蒸馏水、φ25mm耐酸玻璃盖、软棉布、HB铅笔、秒表、测试的搪瓷试样。
二、测试前准备
2.1戴上胶手套,进行调配试剂。
2.2 10%柠檬酸的配比浓度:10g无水柠檬酸晶体,加100g蒸馏水调配。
2.231%磷酸三钠配比浓度:10g磷酸三钠,加1000g自来水调配。
二、测试操作
2.1温度的设置
调节烘箱温度及时间:设定恒温300°C,恒温时间5分钟。
2.2将试样放入烘炉内。
2.3按开关按钮,烘炉开始运作,当达到设定温度及时间后,烘炉显示灯熄灭,取出试样,放入装有常温自来水中急冷却,冷却后,用布擦干,观察试样表面。
2.4如果试样表面没有损伤,就在原最高温度基础上提高20°C,重复此试验。测试在出现第一次可见损坏时或440°C温度时结束试验。
三、试样分级
3.1从试样放入烘炉上到卒水直至下一次重新放入烘炉上这前就是一个循环。
3.2根据试样通过循环的个数来对它进行分级。
如;一个试样、在第七次循环失败,则试样为“6”级。如果试样在第九次循环或以后的循环中失败,则它的级数应为前一个试验的循环数。
3.3将多个试样进行测试,得出的平均值作为热冲击性能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