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现代国防的认识
每到军事理论课,在去教室的路上,总会听到有同学说类似于下边这样的话:“你说咱们学上军事理论课到底有什么用啊?有这工夫,还不如背点儿英语单词呢,真是浪费时间。
”当我听了这种话以后,心里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为什么大部分同学会产生上述的想法呢?其原因则在于同学们没有足够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国防意识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和国度里,长期的和平以及人们的市场观念的增强,造成了许多人国防意识淡薄,认为战争离自己相距甚远,其实不然。
在现实中,区域战争和冲突随时都可能爆发,国防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当今的中国,其安全可谓是隐患重重。
内部台湾问题尚未解决,西藏又进行大起义暴动;外部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中日东海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
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我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现代战争重要后备军事力量,对我国的现代国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大学生增加对国防的理解,增强爱国主义观念。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无限的爱,才能对侵略者刻骨的恨,才能为建设祖国积极献身,才能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
我们大学生承担着建设未来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比前辈具有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高尚的品德,更刻苦的奋斗精神,和更文明的行为习惯。
作为高校大学生,虽然目前暂时还用不着我们去扛枪上战场,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事情可做,而且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还很重要。
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战争年代,今天的高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优秀战士。
随着时代的前进,战争已成为科技和知识的较量,最终体现为人才的较量,而大学生就是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
因而我们必须注意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通过国防课程的开设,从思想、理论到实践,我对当今国防有了一定的认识,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沉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清了自己的义务,知道了每天努力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
我想,如果所有大学生都能站在国家的高度和立场上,将国防理念与平时的科学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每天只局限于自己的一小片天地,长此以往,我相信,国家之强盛太平有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