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综合测评] 测评报告测验简介《家庭教育方式综合测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师根据多年科学研究的结果,结合实践应用的经验集体编制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测验采用情境判断的方法,让被测试者者根据给定情境的描述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来评定等级。
每个测验题目为被测者提出5个等级供选择。
根据被测者的选项来评定被测者的测验分数,并判定相应的家长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综合测评》是用来测量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智能发展、个性塑造,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和各方面能力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
《家庭教育方式综合测评》包括沟通程度、自由程度、和蔼程度、独立程度、放手程度、平等程度、爱护程度、关怀程度、鼓励程度、亲密程度、责任程度、期待程度、管理程度、照顾程度等十四个分量表。
这十四个方面都是评价家长教育方式是否得当的主要维度。
这十四个方面的主要含义如下:1 沟通程度是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程度,例如是否经常和孩子玩耍、交谈等。
2 自由程度是指家长给孩子自由做主的空间,例如是否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
3 和蔼程度是指家长教育孩子改正缺点的耐心程度,例如孩子犯错误时所采取的态度。
4 独立程度是指家长允许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程度,例如是否让孩子单独面对和处理问题。
5 放手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生活、学习、行为等各个方面管束的程度,例如是否监督孩子所做的任何事。
6 平等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地位的评价,例如是否认为自己总比孩子正确。
7 爱护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的喜爱程度,例如是否认为孩子总是令人高兴。
8 关怀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行为等的关怀程度,例如是否关注孩子的言行。
9 鼓励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的优点的敏感程度以及给予鼓励的及时程度,例如是否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鼓励。
10亲密程度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程度以及关系的亲密程度,例如孩子是否向家长敞开心扉。
11 责任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行为发展的要求程度,例如是否注意孩子行为发展的趋势。
12 期待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待程度,例如是否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抱有期望。
13 管理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言行、举止的规范程度,例如是否对孩子的言行进行及时的指导。
14 照顾程度是指家长对孩子生活考虑的周到程度,例如是否能够使孩子舒适地生活。
综上所述,称职的家长教育方式应该在上述十四个方面中的大部分方面做得较好,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松紧适度,责任心强,能与孩子形成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称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家庭教育方式综合测评》适用于具有基本阅读能力的家长来评定自己的教育方式,本测验的结果可以为为家长改善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分数:此次测试日期为:2008-04-07总分:29沟通程度:1自由程度:0和蔼程度:-2独立程度:-2放手程度:2平等程度:0爱护程度:3关怀程度:4鼓励程度:3亲密程度:2责任程度:5期待程度:5管理程度:4照顾程度:4测验结果:上图的测试日期为:2008-04-07分析说明:此次测试日期为:2008-04-07被测试者的测验结果为:教育方式基本适当。
这个结果说明被测试者是个基本称职的家长。
被测试者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
被测试者能够经常的与孩子沟通,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基本情况,但可能由于沟通的方式存在欠缺,对孩子深层次的想法和需要不一定十分清楚;被测试者比较尊重孩子,能给孩子一些自由的发展空间,但是有时候容易以权威身份自居,无法平等的与孩子交换意见;被测试者比较关心孩子的成长,爱护、关心孩子,给孩子较多的照顾;被测试者有时不太能理解孩子的独立个性,不太鼓励孩子独特的想法,因此有时会与孩子有些冲突;被测试者比较注意规范孩子的日常言行,不会允许孩子放任自流的发展;被测试者与自己孩子的关系比较亲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期望和规划。
这样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使孩子的成长比较顺利。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是个基本称职的家长,教育方式基本适当。
被测试者对孩子尽到了基本的责任,比较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存在有些不太适当的地方,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些失误。
在此给予被测试者如下建议:1应当充分的尊重孩子。
家长应当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家长的威严并不来源于"天赋"的权威性。
只有家长愿意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才能真正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2注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才能有的放矢的给予孩子引导和教育。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看作是"无事不通的专家",不断的向孩子提出指导和要求。
沟通必须是双相的,否则,家长单方面向孩子输入的信息一定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
3允许孩子保持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的性格无疑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的形成与人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每一种性格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家长不要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妄加指责。
即使孩子的一些个性特点不利于其适应社会,那么社会实践的经历会促使他进行修正,家长过分的干涉既会影响亲子关系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
(沟通程度等级的分析说明):被测试者与很少与孩子进行真正有效沟通。
说明被测试者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能很少,而且即使在一起也没能和孩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在沟通的时候,很多时候选择的沟通方式过分主观,不是孩子不乐于接受的。
家长可能时常觉得孩子的行为令人惊讶,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及感受更是无从了解。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与孩子没有很好的沟通,这会影响到被测试者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建议被测试者最好每天都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和孩子相处。
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话进行纠正或者解释。
(自由程度等级的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在教育孩子时比较专制。
被测试者基本不给孩子什么自由选择的空间,孩子的事情几乎都由被测试者来安排。
被测试者也许觉得孩子太小,可能不会作出最好的选择因此很少争气孩子的意见,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几乎不给孩子什么自由空间,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被测试者来做主,这样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建议被测试者多给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和负责任的机会。
这是促使孩子成熟和积累生活经验的最有效方法。
即使非常重要的事情,被测试者也应尽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
(和蔼程度等级的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对孩子的态度非常严厉。
说明被测试者在孩子犯错误时基本没有耐心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更无法心平气和的引导他们认识、改正,经常脾气暴躁,对孩子较多指责、训斥甚至体罚。
孩子通常会比较惧怕家长,犯错误时不敢和家长讲实话。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对孩子几乎没什么耐性,看到他们犯错误时,被测试者多半会发脾气,甚至责骂、体罚孩子。
被测试者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而且容易使孩子形成同样粗暴的脾气或者变得退缩。
建议被测试者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孩子犯错误时不能发火,杜绝体罚孩子。
第二要耐心询问原因,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要保持尊重的态度,正确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
第三是要坚持原则,以理服人,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做错的地方。
第四,孩子的表现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
(独立程度等级的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做得较差,几乎事事替孩子包办。
孩子一遇到问题被测试者就冲到前面代替孩子解决,不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
被测试者可能认为孩子还小,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担心孩子犯错误。
因此几乎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包括孩子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事事都替孩子包办,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一旦孩子自己面对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持续下去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被测试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当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时要多支持、鼓励孩子,不要总是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第二,当孩子遇到挫折而退缩时,要坚定孩子的信心,帮助孩子分析情况,鼓励孩子继续下去。
第三,尽量不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精神。
(放手程度等级的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对孩子进行非常严格的管束。
被测试者会严格监督、管理孩子的日常行为。
被测试者认为孩子不可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事情,因此必须经常的检查和督促孩子的各项事情。
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发展成熟的个性。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对孩子的事情进行了过多的安排和管束,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建议被测试者尽量把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权交给孩子自己,让孩子学会自我监控。
当孩子的自我管理出现失误时,不要过分的指责、批评,更不要完全收回孩子的自我管理权,要耐心的加以指导。
(平等程度等级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在孩子面前是绝对权威。
被测试者认为自己和孩子相比无疑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孩子应当完全听从家长的指导。
被测试者很少听取和接受孩子的意见,甚至完全不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
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家长和孩子的对立,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发展。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与孩子的关系不平等,自认为在孩子面前是权威,要求孩子凡事都得听家长的。
被测试者这样的,建议被测试者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被测试者在思想上必须做一点改变,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平等是一切关系的必要条件。
第二,当孩子对被测试者的做法提出质疑时,被测试者要降下家长的架子,认真检查、反省一下,如果孩子的说法有道理要及时给予肯定。
第三,当被测试者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要象朋友一样互相交换意见,而不要拿家长的地位来迫使孩子服从。
(爱护程度等级分析说明):被测试者有时感到不太喜爱自己的孩子。
被测试者认为孩子虽然会带来很多乐趣,但是有时也非常惹人生气,被测试者有时不愿和孩子在一起。
被测试者感到从孩子身上得到的满足与投入的精力不太成比例,因此无意识中有一些怨言。
指导建议:被测试者可能觉得孩子乖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他们一淘气就让人受不了。
在被测试者这样的态度下,孩子可能有时候会感觉不到亲情的氛围。
给被测试者以下几项建议:首先允许孩子淘气或者犯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顽皮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
第二要经常爱抚孩子,拥抱孩子,让亲子之间的爱自然交流。
第三,当被测试者感到生气时,可以告诉孩子您的感受,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了,但依旧要让孩子知道他不会失去家长的爱。
(关怀程度等级分析说明):被测试者对孩子对孩子不太关心。
可能因为自身事物过分忙碌等原因,被测试者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不很重视,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也不十分了解,也不太愿意为了孩子做出太多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