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0张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0张PPT)精品课件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循天下之公”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
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
——《读通鉴论》
物质不断变化遵循其发展规律 朴素唯物思想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 …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
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思问录》
2、王夫之的思想
①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及西学都曾 进行过深入钻研。
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 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 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 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 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 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 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 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2、李贽的思想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 子而後足也,若必取待足於孔子,則千古 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李贄《焚書》
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 耳。然則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 非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 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 是矣,雖使孔夫子複生於今,又不知作如 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
——顾炎武《日知录》
2、顾炎武的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 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性深刻揭露。
方法:A、他因而提出“众治”:“以天下之 权,寄之天下之人。”
B、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 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则是整个民族国家 的沦亡,因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 张(梁启超归纳)。
1.地位 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抗 清斗争,后隐居著述, 《明夷待访录》是代表 作。精研天文、算学和 地理,是浙东学派创立 者。
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最精彩的地方,是他 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②主张限制君权:A、提出君臣平等思想。B、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C、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这是受 明末东林党、复社等学校清议力量的影响, 学校实指士大夫阶层。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代背景
①经济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②政治原因:封建专制强化,社会失去活力, 加之明代政治黑暗;明清更替,给儒家思想 界沉重打击。 ③思想原因:理学处于正统地位,导致思想 禁锢。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其人
“七十老翁何所求?”是李贽离开这个人世的 最后一句话。他是晚明的一个特殊人物。他的 理论非圣非法,喝佛骂祖,按传统道学观念, 他是彻头彻尾的异端。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才 高气傲之士屈死在统治阶级的樊笼中的,李贽 就是这样的一位。用现在的话来说,李贽所犯 的是思想罪。在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一种追求 个人自由与解放的反叛意识。他最主要的著作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等,里面反映的也大多是这种思想——对封建 理学进行批判。
——李贄《藏書》
夫六經、《語》《孟》,非其史官過為褒崇之 詞,則其臣子極為讚美之語,又不然,則其迂 闊門徒,懵懂弟子,記憶師說,有頭無尾,得 後遺前,隨其所見,筆之於書,後學不察,便 謂出自聖人之口也,決定目之為經矣,孰知其 大半非聖人之言乎!縱出自聖人,要以有為而 發,不過因病發藥隨時處方,以救此一等懵懂 弟子,迂闊門徒云耳。藥醫假病,方難定執, 是豈可遽以為萬世之至論乎?然則六經、《語》 《孟》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也。
其思想,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中国近代反专 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顾炎武其人
重视实学,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推动者;人称亭 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A、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 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而绝意科考。
B、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与黄宗羲、 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非常重视实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等,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金 石学等方面都有读到建树,并开创清朝考据学
——李贄《焚書》
李贽思想总结
①伦理观:反对理学:针对理学“存天理, 去人欲”命题,提出“理”在日常生活中, 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②是非观: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 生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 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唯物观:认为穿衣吃饭都是人的正常物理。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②唯物主义: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思。
③运动论: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 观。
④在物质运动学说基础上,提出改革思想, 这是他的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 “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 宰。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
黄宗羲主要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 之义为天理的道德伦理观。主张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3、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 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 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 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王夫之其人 经历: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 人称船山先生。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作,作 品收入《船山遗书》。
地位:是清初思想巨人。以“六经责我开生 面”的气魄,对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 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 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他 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 皆本,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 反映。
3.影响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 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 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 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 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