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
第二个重点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众 多先哲们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不是简单的 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复兴,而是一种创新。这是新兴的资产 阶级的人文主义,其内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即 将以往的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第三个重点是 通过对启蒙思想家及其观点或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 蒙运动先驱们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的。在这一时期, 启蒙思想家们已不再满足于对个人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而是将其 目标扩展到改造整个社会,他们要求的事开创一个属于资产阶级 的新时代。
1、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课本当教材而非设置问题的中心点,我 们的中心点应该是课程标准。以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例,其“内容 标准”如下: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 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教材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智者的启蒙”, 讲述智者学派的兴起及其主要思想;“苏格拉底的智慧”,讲述苏格拉底的 人文主张;“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讲述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和历史。 如果抛开课标,只看教材的话,很可能将三个部分平均处理,设置问题时不 能抓住本课的内涵和实质。通观这一专题,该课的地位其实是在为以后的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做铺垫,让学生知道人文主义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止水, 有其兴起的产生的源头,所以设置问题的重点在“人文精神”上,不应该设 置像“什么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什么时期出现?有何主张?”看上 去问题满满,实际上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关联,而且问题的答案就在教材上 写的明明白白,既没有难度又没有思考力度。既然课标是探讨古代学者如何 阐述人的价值,那么问题设置就该围绕人的价值来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首先让他们了解当时希腊民主制度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
人的发展的目的、价值及意义,它对人的发展起着定位和定向的作用。人文精神 是指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 呼唤,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祈盼和高扬,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 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其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 视对人类的无限关怀。 角度之四:从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和横向比较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人文精神。有的 学者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文精神有其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痕迹, 迄今为止它被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 精神三大类型。也有的学者认为,对于人文精神,必须注意以下三个区别: 一是把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古典的人文精神区别开来;二是把中国古典的 人文精神与现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区别开来;三是把现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与现 当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区别开来。不同类型的人文精神,其特征和内涵都有一定的 差别。总之,尽管对人文精神的具体看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人文 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从哲学和人的发展角度来认识和阐述人文精神的人生意 义和价值本质,即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历史四班 马媛媛
内容标准 知识结构图
专题索线索 学科前沿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 用。 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 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 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这类观点很有代表性。大多数研究 者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人文精神的,这方面的研究综述也较多。 角度之二: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本质。人 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实践中,即它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 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科学文化寻求客观性和因果性解释;人文文化指向人自身的世界寻 求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与 价值,在人文文化的实践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具有这样的特点:
(1)求善求美( 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文化实践的目的就是求 善求美。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外一 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感,是真善美的统一超越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 超越的精神,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 下功利之上,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2)以人为本(人文文化实践 的尺度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异化了的神学教条而是人自身人的需要, 人的理想。 角度之三:从哲学和人的发展角度来阐述,有学者指出人文精神是价值世界本质 的观念反映,因而人文精神也就反映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文精神的本质就 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人文精神正体现了对人的目的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还有学者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既使人懂得人的尊严, 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更使人懂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以及对于人 的权利的尊重,使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放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人文精神直接关注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原因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希腊城邦奴 隶制民主政
治繁荣
起源:智者学派和苏主义萌芽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 发展
复苏: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14—17
世纪)
发展:理性与自由 的启蒙和主权在民 的政治启蒙(17—
18世纪)
主要表现
人:强调人的尊严和 价值,美德即知识; 否定神的意志,重视
思考,在人的价值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在哪些方面与前人有所 不同,这样的判断对他们的行动产生了怎样的指导作用。这样设 置问题有意义也有深度,还可以避免对第三部分投入太多精力。 2、人文精神发生、复兴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 思想解放运动,讲的时候要链接起来,不可将其割裂。对于三次 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要找它们之间存在的联 系,以及发展之处。 3、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包含哲学思想,较难懂,讲起来不可 模棱两可,这样会让学生更弄不清;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 景及其对近现代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影响,也是本课的 重点,要仔细的讲,不可完全交由学生探索。
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 展的精神,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中我 们不仅要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 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且更重要 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去铸造符合时代发展和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确 方向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以为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 供无穷的精神动力。
就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来说,目前人们主要是从人生意义和价 值的层面上进行理解和论述的,这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只是在具体 的论述中角度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角度之一: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角度来揭示人文精神的内 涵和本质,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 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 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 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它尤其体现在哲学宗教和艺术中,人文精神是 指人们对自身价值理性、理想、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关怀或追求。主 要强调的是对善或美的价值判断,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 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人的作用
人性: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文 主义及基督教人文主义;把 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
独裁和经济掠夺 人权:强调理性,倡 导自由、平等、民主、 科学、法制;为资产 阶级夺取和建立政权
作了思想准备
专题六讲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内容。这 一专题共包括“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兴起”三个子目,实际上也就是西方 的人文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践的历程。人文精神是世 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在东西方的思想文化领域都是一笔不 可计量的精神财富。这些进步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想的 进步和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学习中,一定要把握好“人” 这条主线:把握好“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 “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为达到对“人”的目标的 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及活动。在此基础上,关注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 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