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
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B. 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反射而成像C. 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D. 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3.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女性的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形成月经的地方B. 切除子宫的女性仍具有生殖能力C. 母体血液直接进入胎儿体内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等D. 成年健康男性终生具有生殖能力,而成年健康女性只在生育期内才能具有生殖能力4.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A. 子房、子房壁、胚珠B. 子房、胚珠、子房壁C. 子房壁、胚珠、子房D. 胚珠、子房、子房壁5.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A. 都是单细胞生物B. 都具有细胞核C. 都不含叶绿体D. 都进行孢子生殖6.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B.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C.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D.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7.你见过香蕉的种子吗?当你切开香蕉时,里面的黑点就是香蕉种子,不过这些种子已经退化.因此人们常用香蕉地下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 出芽生殖B. 无性生殖C. 分裂生殖D. 孢子生殖8.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经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9.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B.家蚕发育过程是①→②→④C.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D.①→②→③→④可表示蝗虫发育过程,并且③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10.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C.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D.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11.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 力的作用是相互力的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2.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D.只要眼球正常,就一定会形成视觉13.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左匀速行驶,如图所示,经过一棵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落下,在空中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车中的人以车为参照物,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下图中的。
A B C D14.图中是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点“坐井观天”,图中是青蛙通过井口观察井外的景物范围,其中正确的光路是( )A B C D15.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有30空格,每空格1分,共30分)16.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1)你能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_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2)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__形成的。
17.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位于[___](填序号).(2)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并向母体的[___]___中移动.(填序号)(3)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___,后期的营养通过___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1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的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同)不同。
如果这把钢尺由宇航员带入太空,重复这个实验,在电视转播宇航员实验解说,即便不看电视画面,也能分辨出宇航员的声音,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______不同。
19.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100Km高度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__(“改变”或“不变”)。
20.(1)一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三棱镜对自然光的色散现象(如图甲)启发,通过精细实验发现:分别用红光和紫光以图乙所示的方式照射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略有差异(图中a、b点),请你分析判断,图乙中的a点是_________(填“红光”或“紫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
(3)为适应教育的均衡发展的需要,我市各中小学都配备了电子白板。
投影仪的光射到表面并不光滑的白板上发生了________,故教室各个座位上的同学均能看到投射到白板上的内容,此时若有一只较小的飞蛾趴在镜头上,屏幕上将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显示飞蛾的像。
21.小明近日发现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老师的眼球成像在________(填“前”或“后”),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远视眼”),老师应该戴_________矫正。
22.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 ________和[7] ___________.(2)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3)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23.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填“虚”或“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4.在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1)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_______。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具有共同的结构有种皮和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______.(填“左方”“右方”“上方”或“下方”)三、实验探究题(共16个空格,每空2分,共32分)26.下图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并设计下列表格。
F(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指定位置填写表中甲处相应内容。
在指定方框内画出F装置合适的装置示意图,并作适当标注。
2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其原因是___(2)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像;28.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光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光吸收的百分率5510218540(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绿色光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C.各种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D.蓝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最有利探究的因素水空气温度光照处理方式A与B装置对比B与C装置对比B与F装置对比甲:________实验效果只有B中种子萌发只有B中种子萌发只有B中种子萌发种子都萌发2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试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2)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上图,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在实验中以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_______的(填“完整”或“不完整”)(4)实验时,由于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移动。
(5)如图,物距为30厘米,像距为46厘米,此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可推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填字母)A.f<23cmB. f<30cmC. 15cm<f<30cmD. 15cm<f<23cm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30.根据要求作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