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tospirosis)学习哥标*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
*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与预防。
*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内家提要1.概述6.实验室检查2.病原学7.诊断4 •发病机理9 •预后5•临床表现10.护理概述定义: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
传染源:鼠及猪类,属人畜共患病(anthropozoonosis)或称自然疫源性疾病(natural focus diseases)0临床特点: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出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心肌炎、溶血等。
病原学螺旋钩体(简称钩体)非常纤细,螺旋盘绕细致,规则而紧密,长约6・20um有42/8个螺旋,直径0」O2um,在靠近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常弯曲或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
病原学*钩体基本结构是菌体, 细长轴丝和透明外膜所组成。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钩体运动非常活跃<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病虑学钩体在培养特性上是需氧菌,在含兔血清的培 养基内,PH7.2左右,温度2&30°C 进行培养,生 长繁殖缓慢,需4周左右,对酸性及碱性环境都 较敏感,在PH7.075之间最适宜。
钩体对外界 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细菌弱,在无杀菌污染的 中性自来水中,可存活40天;在潮湿而酸碱度 中,则可生存达3个月,对常用的各种消毒剂均无抵抗力,极易被来苏儿.70%酒 精.漂白粉及肥皂所杀死,对干燥非常敏感。
III I 1I 1*病原学钩体的抗原结构较复杂,,将 具有相关抗原结构的钩体划为同一血清群, 原结构上一致的菌株称为同一血清型,至有23群200型,国内有佃群70 有新型不断发现,常见的有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 ,.犬群、澳洲群、秋季热群等,我国雨 ,而稻田型流行株则 以黄疸出血群为代表。
发病机制(血流)f 全身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伤(早期)/ / (中期)X (恢复期)感染中毒期器官损害期迟发型变态反应 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 \间质性肾炎眼部炎症 \脑膜脑炎闭塞性脑动脉炎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有三种特征:钩端螺旋体0♦皮肤或黏膜单纯败血症(leptospitemia ) | /肺出血内脏损害1.毛细血管病损是基础:主要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损害。
2•临床类型的病理基础:由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则形成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依据受累主要靶器官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3・本病的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
如肺弥漫性出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O 而猪为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猪作为宿主动物起着重要作用,猪携带的菌群与人的流行W無完全一致。
钩体病患者尿中虽有钩体排出,但数量很少故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小。
(二)传摇逾極(1)疫水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传染源的尿污染水源,人们与疫水接触受到感染,特别在洪水,暴雨时,含钩体的粪尿随水漂流,扩大了污染面。
人喝了污染的水,均可经消化道粘膜感染。
(2)消化道传播因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谁,经口腔和食管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染人们在饲养家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畜或带菌性牲畜的排泄物及其污染的饲料,在宰杀或处理病畜过程中,接触带菌的血和脏器而感染。
(4)其他传播途径钩体可以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使胎儿受染可导致流产。
(=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或预防接种后, 对同型钩体有较强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因此仍可发生不同型的再感染,由于人群免疫力的差别,新进入疫区的人发病率较高,易发展为重型。
(四)流行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流行性和一定的职业性。
(1)流行形式我国南方各省以稻田型流行形式为主,主要传染源是鼠类。
北方各省多呈洪水型暴发流行,主要传染源是猪。
当南方各省发生洪水暴发流行时,也发现猪是主要传染源。
(2)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秋之交,水稻收割期间,常以8・9月份为高峰,在双季稻地区可有两个高峰,洪水型发病高峰往往与洪水高峰相一致。
(3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疫区学龄儿童常下河洗澡,亦感染”性别与职业的发病情况,常取决于人与传染源及疫水等接触的程度,农民、渔民的发病率较高,畜牧业者与屠宰工人常与病畜接触,易发病流行类型及其特点黄疸出迢稻田型雨水型・ 洪水型 传染源 黑线姬鼠 猪或犬 猪 主要菌群 黄疸出血 波摩那 波摩那 传播因素 流行季节 感染地区 发病情况 国内地区 鼠尿污染 秋季 稻田.塘 集中 南方暴雨积水洪水泛滥夏季 夏季地势低洼村落 洪水泛滥区分散南.北方 集中 南、北方 临床类型流感伤寒型 流感伤寒型 流感伤寒型 少数脑膜脑炎型临床表现临床分期:3期、整个过程约2W 。
(败血症期) (器官损伤期) (恢复期)*潜伏期:2~20天,一般10天左右,长可达28天,短至2天早期 中期 后期临廉表现早期(钩体败血症期):起病后3日内主要为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三症(寒热、酸痛、腿软)*三征(眼红、腿痛、淋巴大)临床表现10 E)单纯型(流感伤寒型) 肺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 T,期(器官损伤期):病后3 *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单纯型(流感伤寒型):最常见*无明显的器官损害,是早期表现的继续,自然病程一般天。
*临床表现与感冒或轻型流感相似。
临床表现肺出血型:在钩体血症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根据胸部X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心肺功能表现,临床上可分肺普通出血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O程度咯普通肺出血型:血或血痰,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许啰音,X片显示轻度肺舖病变(肺部纹理增加),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转为肺弥漫性出血型。
临廉表现快,是近年无黄疸型的常见死因 *原因:①病原菌毒力强,多为黄疸出血群;* ②病人免疫力低,如外来人口,青少年,孕妇;* ③病后未及时休息、治疗;* ④青霉素治疗后的加重,“赫氏反应“。
* 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0* ①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②气紧、心慌与窒息感、恐惧 肺弥漫性出血型:原称肺大出血型。
来势猛,发展III*③神志恍惚或昏迷根据其进展表现分为3期: 燥』輟心 品富骡片遢答 *吐肿血规駆1W 色装极度顏或青臨 匱 兰 蠡輛觀彈:i 典不断,X 胸片点状.片状阴影扩大且大啟融 合。
救治难麽夫。
:短期内(1 - 3小时左右丿病情迅墓 覇越木挪伽1 - 率猛慢,最后呼吸律止。
II I II I II I II I*黄疸出血此型又称外耳病(Weil' s*1肝功能损害:黄疸进行性加深,黄疸越深预后越差,转氨酶升高。
*2出血:各种形式的出血。
*3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肾衰竭,与黄疸及出血轻重有关。
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黄疸出血型分度死亡率:肾衰70%;肝功能衰竭20%;严重出血10%轻度 中度 重度消化道症状 较明显出血 无 重度 重度DBIL 5umol 儿 ;5・i70umol/L> voumol 儿凝血功能基本正常异常 明显异常尿蛋白 管型 预后 阴性 良好 阳性 (++)以上可见 较多可逐渐恢复较差*肾衰竭型:各型钩体病都可由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表现,黄疸出血型最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少量细胞和管型;严重可出现尿毒症、急性怜衰的表现*脑膜脑炎型=*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膜炎症状*烦躁、神志不清、谑妄、昏迷、抽搐——脑炎症状*可出现脑水肿、脑疝和呼吸衰竭。
*脑脊液蛋白升高,糖稍低或正常,氯正常; 白细胞<5OOX1O9/L;钩体培养阳性。
恢复期(后期或后发症期):起病7〜10天后,多数痊愈,少数在热退后几日一半年出现迟发变态反应。
后发热:经治疗或自愈后再度发热,38° 不C左右,1-3天可自退,需治疗。
钩体培养阴性,预后反应性脑膜炎:在后发热时或稍后出现,良好。
*眼并发症:退热虹膜睫状体炎.脉络炎或葡萄膜炎等。
*闭塞性脑动脉炎:病后半月到5个月出现。
脑基底部多发动脉炎导致脑缺血,反复引起偏瘫.失语等,大多可恢复。
*常规:血常规:WBC正常或t ,中性正常或t ;尿常规:蛋白尿,可见WBC、RBC、管型血沉:增快,以黄疸出血型明显。
*血清学检查: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抗体滴度4倍t增长ELISA测定血清钩体IgM抗体*病原学检查:早期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或尿血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早期三症三征突出表现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并发:肺出血,黄疸, 肾脏损害,脑膜脑炎,或出现"赫氏反应"o辅助诊断:肝、肾功、三大常规、PT、确诊: 血清学或病原体检查阳性预后本病因临床类型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因而预后有很大的不同,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 预后覆好,病死率低,而重症病例如肺大岀血■休克.肝肾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严重损害等其病死率高。
本病的平均死亡率40%左右。
如能在起病2日内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病死率可降至6%以下,无黄疸型钩体病在国内外的病死率最低为4% - 2%左右,有眼和神经系统并发症者有时可长期遗留后遗症。
*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就地治疗* 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后发症治疗*病原治疗:关键和根本措施 为460万u - 240万u ,避 赫氏反应,是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后, 鷄翩巖懿瞬翅素爲臂III Ml:首次睥严万-肌肉注射,首次抗菌素治疗后应加强监护数小时。
对青霉素过敏的钩体患者,可选用红霉素0 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对症治疗(1)赫氏反应:镇静剂+激素,并降温.补液.强心(2)肺大出血型:三个半措施镇静:氯丙嗪(冬眠灵)、地西泮(安定)等;解毒:氢可3。
0 〜500mg/EJ, iv; 100 - 200mg,继200mg静滴维持。
如首次静注病情无改善,可半小时到1 小时内重复静脉推注,直至患者面色转红,全身出汗, 逐安静,肺部罗音减少,病情得到控制抗菌:PNC (小剂量)强心:用半量,毒K或西地兰iv。
(3 )黄疸出血型患者常有肝肾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可给维 生素K注射,每日40mg 。
重型病人加用肾上腺 皮康激素病程治疗,如泼尼松30 - 40mg/d ,片 程2・4周。
逐渐撤停。
肾功能不全者除注意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外,应腹膜透析,或血透析 治序。
后发症治疗一般多釆用对症治疗,可取得缓解,重症 患者可III I 1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加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