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读抗战家书缅怀民族英雄

重读抗战家书缅怀民族英雄


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
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
5
志兰: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块玩着、
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 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 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然如此爱太北, 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 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
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
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
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
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
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
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
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
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重读抗战家书 缅怀民族英雄
.
1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
78年前的7月,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 青年曾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岁月褪得掉伤痕, 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 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 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 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 国的毅然决然。
安澜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
4
左权:烽火连天家国情
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
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
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
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 念念、念念……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不多谈了,祝你好! 五月二十二日晚
.
6
赵一曼:一封迟到21年的家书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
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
最小的孩子。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
.
3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东瓜即同古城),因上面大计未
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 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 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端公即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 知名爱国人士。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2月28日,端公于 广西全州病逝,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仙逝, 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 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 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 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 必呈闻。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 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坚定,她什么都没有说,由于她始终不说,日
寇就起.了杀害她的心。
7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
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 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 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 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 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 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 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 之下的母亲!
1936年8月2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
8
吉鸿昌:为时代而牺牲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 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 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 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 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 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 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 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 伤,遭工部局逮捕。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 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 岁。
的妈妈是地下党,干革命去了,当时谁都不知
道赵一曼是谁,因为她到东北去了以后,就跟
家里人没有一点书信往来。
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
俘。为获得东北抗日联军的情报,日军对她施
以了长达9个月非人的折磨,如吊烤、竹尖刺指
甲、坐“老虎凳”、把烧红的烙铁刺进她腿部
的伤口等,但是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力非常非常
.
2
戴安澜: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戴安澜(1904—1942),中国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衍功,号海鸥 ,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 业。曾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七十三 旅旅长、第八十九师副师长,第五 军第二〇〇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 抗战和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 役。1942年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进 入缅甸作战,在东吁保卫战中击毙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等部5000余人。 后在率部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 ,受伤殉国。
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
的一员。1932年春,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李坤
泰就接到党中央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
儿的,只有一张合影。不久后,在成为传奇
般的人物。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
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
声名远扬。
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介绍说,父亲只知道他
张自忠(1891—1940),山 东聊城人,牺牲于枣宜会战,遗 体运往重庆安葬时,十万宜昌军 民不惧日军飞机盘旋,恭送灵柩 至江岸。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 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牺牲前他 将自己的卫队全部调去前方增援, 全身八处负伤,战至最后一刻。 正如他在遗信中所说的那样:国 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 毫无其他办法。
.
9
红霞吾妻鉴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
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 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学, 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顾、孝敬,你 不必回家可也。
鸿昌手启1934年11月24日
.
10
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