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浅析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记得晚清的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明恩溥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气质》,本书通过一位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的见闻生动详实的讲述了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在此书的第一章就讲到了: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他认为,“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义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①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

它不仅仅是个人现象,而是全社会的一种共同习性。

我认为,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基于一种集体体制下渴望被认同的心理状态。

她强烈地表现为: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说到底,这种面子并非自我认同,而是一种通过他人的评价而得到的内心满足。

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

不禁让我想起了,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于乌江自刎,一代霸王自刎的原因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试想如果那时的项羽能够知耻而后勇,休养生息,从头来过,那么中国的历史不知道要怎么改写了!!然而,后人竟大加称赞这种只顾面子的愚蠢行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清照的:“生当
①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种行为我认为大家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失败,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却一再地颂扬这种面对困境而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呢?
在历史上看,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每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声誉和名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背后连着一家人的命运。

试想,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做了错事的话,那会使得整个家族蒙羞。

另外,中国历来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下生活,就要讲究。

一个他人的认同感。

因此,面子问题也许就是这么产生的。

给别人留足面子是一种礼貌。

在公众场合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能直接指出,凡事讲究个迂回,先要肯定此人的长处和优点,继而委婉地指出缺点,这在我们的语境习惯中叫做“求同存异”。

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注意到他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一定要懂得如何维护他人的面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子问题同样需要掌握个度。

当今网络时代上的红人毫无廉耻之心,一味地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这种行为真是让人汗颜!过度的讲究面子问题同样危害不浅,官员过度地讲求面子往往会伴随着带来权力寻租,滋生腐败,贪污受贿等丑陋现象,而个人之见如果也是过度的讲究面子,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淡漠和虚假。

其实,面子问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
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心理,这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无所谓好坏之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