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Aai洪水冲走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鸿雁。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其他人并未受灾,只是李老汉受灾了,故不合语境。
)ai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事业。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此语境中只有“爱屋”之意,而没有“及乌”之意。
)an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与“抢险救灾的紧急”不相符。
)an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陈述对象应为“人”而不是“生活”。
)an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an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使用正确。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往往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像平常一样。
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Bbai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bai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bai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形容人才出众。
不用于指“人才短缺”。
)ban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课堂上争论不能用“班门弄斧”。
)ban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两:古代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贬义词。
)ban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bao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
我想,这是老年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
(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
贬义词。
)bao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王工程师抱恨终天,直到深夜才心境平和下来。
(心中遗憾或怨恨的事一直存留一辈子。
语境是“存留一天”。
)bao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贬义。
)bei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重新反工,反而费力。
(比喻方向和目标完全相反。
改为“适得其反”。
)bei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不表示无中生有。
)bi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做好预防,一面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改为“未雨绸缪”。
)bi这件新产品的设计还有最后的两个环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难关攻克。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用以形容急于求成。
)bi我市文、理两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堪称比翼双飞两状元。
(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bi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珍惜。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珍视。
此处没有“东西不好”之意。
)bian新一代的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价格、灵活性和功能方面为传统电分机所鞭长莫及,但国外这些新系统均不能处理文字。
(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
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换为“望尘莫及”。
)bian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biao在本次艺术节上,黄叶村的上百种草编仕女摆件,标新立异,不同凡响,赢得了中外参赛者的好评。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人不同。
陈述对象应该为“人”,且为贬义词。
)bie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形容贫穷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其他的特长”。
)bie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bu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不能理解为“捕捉生活小事”。
)bu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好。
(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一般不用于称自己。
)bu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皂:黑色。
不问情由,不分是非。
形容做事武断,不讲道理。
)bu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能使众人信服、满意。
据语境,意思刚好说反了,应改为“不负众望”,指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或改为“深孚众望”,指让众人十分信服。
)bu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
)bu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褒贬误用。
)bu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表示东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飞”。
)bu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不绝如缕,像细线那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应该用“络绎不绝”。
)bu乡亲们深切地感到,党中央的决策英明,不是广大官兵的舍生忘死,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指事情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让人难以想象。
“要想取得胜利”是人的一种主观美好愿望,不是不好的结果。
)bu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褒义。
)bu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开:打开,解开;交:相错,纠缠。
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贬义。
前面可用“忙得”“闹得”“吵得”“打得”等。
)bu对外国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固执或愚蠢。
这里当作了“不可理解”。
)bu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
(收拾:整顿、整理。
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不能形容他演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bu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多含有“神秘奥妙”之意。
此处应改为“不可理喻”,指人态度蛮横、不讲理。
)bu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舞台。
高适有着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
(一世:一时。
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
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褒贬误用。
)bu呵呵,既然你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吝赐教吧,谈点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
(不吝赐教,客气话,希望对方指教。
不能用于自己。
)bu 这些封建糟粕不名一钱,应统统仍进历史的垃圾桶。
(指十分贫穷。
不表示“一钱不值”之意。
)bu教授如约而至,他一进会议室,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们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多指人的主张、见解、意见、做法、计划等相一致。
此处改为“不约而同”,指不同的人动作相一致。
)bu我和同学一直保持中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太靠近,这样有利于彼此相处。
(倚:偏。
不偏向任何一方。
表示中立或公正。
并非指交往距离,而是指处理问题的公正态度。
)bu①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不期而遇”含有“意外”之意,而“突然”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预料,也含有“意外”之意,因此前后重复。
)②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与后面“精心组织”前后矛盾。
)bu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情:情理。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bu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文学的确失去了20世纪的那种活力,许多获诺贝尔奖的作品,琐碎、啰唆得让人不忍卒读,琐碎似乎成为了文学的潮流。
(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bu 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改为“不容置疑”。
)bu“权钱交易”等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不容许插嘴,指不让人有说话的机会。
改为“毋庸置疑”。
)bu马大嫂为人热情,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胜:禁得起;烦:烦琐。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改为“不厌其烦”。
)bu春天来了,过多的棉衣成了不时之需,被我锁进了衣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