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六年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
黄伊蒙
买到这本书纯属偶然,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
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
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
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学生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
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一)越玩越出色。
玩怎么可能让孩子出色呢?但看完此书之后,你就会明白,这里的玩绝不是随意、随便的玩,而是家长用心的陪伴、智慧的布置。
作者刘称莲的女儿,在未考入北京大学,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在家里和自己的先生制定了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游戏时间是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进行的,因为孩子知道写完作业了,有好事情等着自己,所以写作业的效率和速度反而更快了。
专注力也更高了,比起有些家长,在孩子早早完成作业之后,有些家长只允许孩子休息一小会儿时间,然后就另加作业,甚至发现一点小问题,就令其重写,因为不顾孩子的感受,家长强硬、导致孩子做作业开始拖拉,开始讴气,甚至完全叛逆不听。
这样的情形下,在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的家里,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刘老师的女儿在写完作业之后,她总是陪自己的女儿玩游戏,比如:打打扑克和下棋之类的,其实,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刘老师没有为了让女儿高兴而故意输,而是依据事实,不同情、也不故意让女儿,就在这样的平常心下,培养了女儿输得起的品质,她告诉我们,如果家长长期给孩子赢的话,在无形之中,孩子在外遇到挫折时,就会变得脆弱。
所以说,牌如人生,棋如人生,有些游戏如人生,无形之中,能让孩子得到锻炼,比如在下棋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全家打牌的过程当中,培养了孩子推理及识人的能力。
当然,有时刘老师为了在游玩的时候有更多与女儿同龄的同伴,还会用心主动去邀请和组织其他家长共同参与。
这样的良苦用心,其实就是为了女儿能够在玩中学,看似随意却是颇费苦心。
因为缺少同伴比考试不及格更可怕。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会逐渐学会识人和辨别是非,也能够学会协作交流的能力,而未来混得好的人,都是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
(二)泡在书海里。
随着电子保姆时代的产生,很多家长头疼孩子学习后放松的方式,变成了玩游戏,毕竟看电视也好,玩电脑游戏也好,它们始终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有限,远不及阅读带来的有利影响。
如果我们家长也做出负面的榜样,自己不培养阅读的兴趣爱心,对阅读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的话,且想正面教育孩子热爱阅读,多半是行不通的,费力不讨好。
因为孩子会依样学样。
当然,有些家长是允许孩子阅读,可目的又过于功利化,就像现在很多图书馆,摆事实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总是琳琅满目的教辅资料,这也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对培养真正热爱阅读的孩子是不利的。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刘老师是从以下二点来着手的:(一)让孩子有书读,即让孩子读适合自己年龄度的书;(二)读到书,即要让孩子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书。
读适合孩子读的书,不是狭窄的指那些适合当前学习的教辅资料,要知道现在的高考,已经改变了过去传统命题的方式,过去那种死读课文就能取胜的年代已经结束了。
孩子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光采花多,还要采各种类型的花。
光让孩子有书读还不够,还有让孩子读到书。
文中刘老师经常将有些符合孩子读的书,放在孩子随时可找到书的地方,并随时能拿到书,经过这样有意的布局,她的孩子总能随时翻起书,进入最美的阅读状态。
有些家长家里虽然也有书,但一直放在房间里的,高高在上的图书柜里,自己只是催促孩子去看,但孩子自觉看的机会很少,为什么?要知道,孩子的主动性本来就不是特别好,光靠我们催促还是远远不够。
我们可以将适合孩子读的书放在低处,同时在书柜底下放一张毛毯,这样方便孩子直接席地而坐。
在学生时代,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定期在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刘老师将自己孩子的日记,周记和作文一一保存,在孩子十八岁成人仪式上送给孩子当成成人礼物,多么用心的家长,所以培养了有素质的孩子。
在她女儿小时候,还在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她女儿有很多字不会写,易使学生心理有负担,那么当时的刘老师就和女儿一同完成日记,不论时学校要求的,还是自己家里的日记都是这样。
如此一来,很好地保管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
当然,也有时会在孩子江郎才尽之时,自己亲笔写一篇范文,下水文。
写完之后,念出来,这样一杰,孩子便会在听完这后,找到些许灵感,重新组织自己的作文。
需要强调的是,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下水文要保证绝对的原味,只要孩子说,我们写,不要修饰,只要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真实的作文。
我们要做的就是,写完之后,再念一遍,问问孩子是否要修改。
在我以后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必须以此书为鉴,力求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