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浅谈作文的扣题

【精选】浅谈作文的扣题

回眸一笑锦上添花——浅谈作文的扣题技巧题乃篇之眼,文之神。

能否扣题是作文成败的关键,考场作文更不例外。

把准构思的脉搏,奏响立意的心曲,使之与试题紧密呼应,从而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你就踏上了成功的台阶。

扣题固然与审题、选材密切相关,但是掌握一定的技巧也相当重要。

审题准,选材佳,倘不善于扣题,也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惨局。

特别是开放性强的话题作文,更容易因天马行空、纵横骋笔而脱离话题中心。

那么怎样才能扣好题呢?好的扣题不仅要体现在标题上,更要体现在正文中;不仅要将题旨酣畅地流淌于字里行间,更要丰盈地蕴涵于具体材料中。

一言以蔽之,既要“金玉其外”,更要“锦绣其中”。

扣题的文字可以放于篇首,开宗明义;可以放于篇中,襟前带后;可以放于篇末,画龙点睛。

其方法灵活多变,但主要有如下四种。

技巧1一词经纬,立骨扣题拟题时可以将话题或材料的主题词置于其中,以彰显立意,笼罩全文。

例如江苏南通考生的《倾听智慧的声音》,紧扣了话题“倾听”;湖北仙桃考生的《位置断想》,紧扣了话题“位置”;河南考生的《信念的力量》,紧扣了话题“信念与成功”;湖南益阳考生的《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紧扣了试题所给材料的主旨:“苦难对于人磨炼的重要意义。

”尤为重要的是在行文中遣词,以点明题目,确立主脑。

例如2004年重庆中考作文题是以“生命”为话题作文,有一考生拟题为“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昙花,一现。

至今不能忘却初见昙花的惊异——月光如练,凉风如水,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如精灵般超凡脱俗,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啊!~但,如此短暂。

为这美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流泪,没有犹豫地凋谢,只留给人无限的感慨与留念。

生命,理应如此;美,理应如此。

再娇艳的花,也会一天天老去,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短暂,但却永留芳于人世,不曾让任何残枝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昙花之所以美,就在于它展现的生命极致的绝美——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短暂的美。

由此可想,大千世界中,真正能让人动心的美丽,莫过如昙花一般的瞬间,短暂却定格在人们心中——深夜的一杯热茶,抚过脸颊的一抹轻柔,面对困难的一次无畏,独上高楼的一次超脱,绝境中的一句安慰,还有那情到深处的一泪感动……定格在人心的一瞬。

不要说他们太短暂,不要说他们不能长久,他们只是服从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在最恰当的时候,从内心挣出,展现给世尘一抹清香,一点孤傲,一杯感伤,一次情怀的感动,可以让他们的生命因此延长几年——世间上最好的保留之地便是人心的记忆,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何尝不逾越千年呢?肉体逝去,而精神永存。

不要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沉溺于现实的享乐;因为没有用不完的财富,不要梦想生长不死,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

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皮囊,倒不如做一朵昙花,在最美丽的时候,飘然而逝,只留一缕芳魂断绝。

做一朵昙花吧,留下你的芬芳气息,留下你孤傲的美丽——短暂的生命,美的极致。

作者托物言志,讴歌生命,首先描写昙花一现中展现出了让人窒息的生命极致的绝美:“它就那样地轻盈地展开双臂,如精灵般地超凡脱俗,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啊!但,如此短暂。

”然后由物及人,驰骋联想:“肉体逝去,而精神永存。

不要再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沉溺于现实的享乐,因为没有用不完的财富;不要梦想长生不死,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那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皮囊。

倒不如做一朵昙花,在最美丽的时候,飘然而逝,只留一缕芳魂无断绝。

”最后发出感喟,绾结全篇:“做一朵昙花吧,留下你芬芳的气息,留下你孤傲的美丽——短暂的生命,美的极致。

”此中“生命”一词,堪称一锤定音,既包容全篇丰富的内容,又挑明题目深刻的蕴涵。

技巧2铺陈排比,渲染扣题运用铺排造势,将题旨淋漓尽致地渲染,便能给人以扣题严密的强烈感受。

例如2004年安徽的中考作文题是一道材料式的半命题:《珍惜所拥有的》。

有一个考生在横线上填补上“青春”,珍惜所拥有的青春青春是水,是正在东逝的水。

青春是柴,是正在燃烧的柴。

青春是风,是正在弄舞的风。

水是淹没庄稼还是滋润土地呢?青春是创造辉煌还是甘于沉默呢?柴是助长灾害还是完成使命呢?青春是无悔逝去还是满怀泪痕呢?风是助长浪头还是扬帆过海呢?青春是造福人间还是贻害万年呢?这就需要我,需要你,需要他,需要我们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可以用秒来计算的青春,珍惜一去不再复返的青春,珍惜生命长河之中一段最辉煌的青春。

青春是全盛的,它代表着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力,它需要呵护,它需要珍惜。

青春是美好的,它凝聚着最动人的活力,它需要解放,它需要珍惜。

青春是短暂的,它演奏着最美妙的旋律,它需要把握,它需要珍惜。

青春,大多数人认为是应该要珍惜的,因为我们都拥有它。

然而也有一部分青年面不红耳不赤地说:“最美不过夕阳红,留下青春,哪来夕阳啊?”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青春,大多数人认为是应该要珍惜的,是应该把握的。

然而也有一部分青年却恬不知耻地说:“青春是享受的天堂。

”青春是很美妙,但青春更需要我们去奋斗。

青春无悔,无悔青春!人们好像都得了一种病,一种叫“后悔莫及综合症”的病,就拿青春来说吧,当青春如一江春水逝去永不回头时,人们才后悔没有好好把握青春,没有珍惜青春。

人们啊,良药在于自己,处方自己就可以开,关键在于自己的认识。

珍惜所拥有的青春吧,青春应该无悔,无悔的应该有青春。

拥有青春,放眼世界;珍惜青春,拥有未来!开篇便下笔带彩,激情奔涌,有如倒海翻江,波澜壮阔:“青春是水,是正在东逝的水。

青春是柴,是正在燃烧的柴。

青春是风,是正在鼓荡的风。

水是淹没庄稼还是滋润土地呢?青春是创造辉煌还是甘于沉默呢?柴是助长灾害还是完成使命呢?青春是无悔逝去还是满怀泪痕呢?风是助长浪头还是帮帆过海呢?青春是造福人间还是贻害万年呢?”如此连串排比,显得气势磅礴,更兼以比喻、设问,形象生动而又发人深思,有力突出了“青春”在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励人“珍惜所拥有的青春”。

技巧3重章叠句,钩连扣题在文章主体的各段落里运用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句子,点明题目,形成反复,彼此呼应,相互钩连,便能旗帜鲜明地强调主旨。

仍以2004年安徽中考作文题为例,有个考生在横线上填补的是“亲情”。

珍惜所拥有的亲情每当站在窗前,目光总会定格在山脚下的小村庄。

山上的树木,错落的房屋和那袅袅的炊烟,像极了我那隔水的家。

冥冥中,似有“喔喔”的鸡叫声,“汪汪”的犬吠声传来。

一股甜密的乡情便会慢慢遍及全身。

珍惜所有的亲情,所以我不愿回家。

并不是嫌家的偏僻和简陋,只是不忍那匆匆的重逢与别离。

回来了,老爸黑瘦的脸上露出了欢喜,妈的头上双多了几丝白发。

粗糙温暖的手拍拍我的头,又模摸我的脸。

瘦了!便会有丰满的饭菜,端上大大饭桌。

那熟悉的切啊,给我满眼的泪水。

走时,背起满载的行李,再望一眼妈妈,便也笑。

老爸送我到车站,匆忙中竟忘记再看老爸一眼,再回首,老爸那灰色的身影已越来越远。

啊!我那善良的双亲!啊!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珍惜所拥有的亲情,所以我不想......不是不向往家的温暖和安逸,只因不忍接过我那放到我手的一叠叠拥金。

勤劳善良的父母这些钱,本可以像其他父母那样过实富足的好日子啊!可他们确为我将来打着算,保存起来。

珍惜所有的亲情,所以我不但回家!只因为不再手捧奖状,一脸兴奋。

我实在不愿意父母的双眼国我的平庸而暗淡,虽然那眼神只有一瞬。

小时侯,亲情是父母温暖的怀抱,现在啊,亲情是想回家而不得的怀抱,现在啊,亲情是想回家而不得的渴望,亲情是一份深长的牵挂,新情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掉的思念,永远抽不去牵挂,永远替代不了的爱,永远忘了的根。

作者于首段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每当目光定格在山脚下的小村庄,便勾起一股甜蜜的亲情慢慢遍及全身。

接着挥洒笔墨,铺开三个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场景的精细描写:“珍惜所拥有的浓浓亲情,所以我不愿回家,并不是嫌家的偏僻和简陋,只是不忍那匆匆的重逢和别离,回家时受父母的关爱但返校时又是依依难舍……”;“珍惜所拥有的亲情,所以我不想回家。

不是不向往家的温暖和安逸,只因不忍接过那放在手里的一叠叠血汗钱……”;“珍惜所拥有的亲情,所以我不敢回家。

只因不再手捧奖状,一脸兴奋,不愿看父母因为我的平庸而暗淡的双眼……”三个片段从三个角度支撑起文章主体,犹如众星拱月。

其中三个统领句回旋往复,直抒胸臆,牢牢切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文章不仅产生一唱三叹的优美旋律,而且富于形散神聚的严谨美。

技巧4移花接木,点化扣题在文章的结尾运用抒情议论或者描写文字,将主体内容作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点示或推演,呼应题目,透出主旨,可以收到“豹尾一击”,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例如2004年湖北仙桃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以“位置”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为《历史日记二则》,以日记体形式布局谋篇。

历史日记二则历史的日记是岁月长河中最闪亮的水滴,国运的兴衰被折射得十分透明。

——题记(一)1894年12月11日阴天空乌云密布,雪花乱舞;海上阴风怒号,浊浪狂奔。

上午马关和谈又归失败,下午我便怏怏启程。

孤独的客舰顶着风雪在归途中颠簸;痛苦的心灵载着屈辱在回忆里破碎……唉,我又给“老佛爷”当了一次替罪羊!东洋倭寇实在欺人太甚,那荷枪实弹的场面,那杀气腾腾的呵斥,真让人不寒而栗;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审讯。

往昔浴血黄海、折舰丧师的是我大清国,今日谈判席上,割地赔款的也是我大清国!大清国的位置在哪里?不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吗?是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想把我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多灾多难的民族,再也经受不起这许许多多的折磨了。

为了这大清弱国的苟延残喘,我不能不恭恭敬敬地遵从“老佛爷”的密旨:“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忍让,迁就,再忍让,再迁就……天知道,东洋倭寇是一条如此贪得无厌的狼,往后能不再对我大清国包藏祸心?“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今日又上演了这样难堪的一幕惨国人能理解我吗?我是无力回天,才背上了“卖国”的千古罪名!遥想盛唐当年,民殷国富,四夷谁不臣服?然而岁月不古,风华不再,看河山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我肠欲断。

也许“师夷长技以自强”,大清国的位置才不致沦入海底。

咬着牙写下这些,老泪纵横,痛苦掷笔,我连声长叹:“无奈!无奈!”——李鸿章(二)2001年12月11日晴今天是炎黄子孙又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世界贸易组织一直紧闭着的大门终于向中国隆隆敞开。

时令虽是寒冬,但和暖如春;地方虽是异国,但舒心如故园;人物虽是老外,但温情如同胞。

当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世贸大会的主席台,代表中国人民在世贸协定书上郑重签字,给漫漫十二年的谈判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时候,耀眼的镁光灯朝我频频闪亮,热烈的掌声为我久久爆响,善意的目光把我重重包围。

我豪情激荡,热血沸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