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写作指导:学写读后感

八年级写作指导:学写读后感

己是否熟悉,能否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深、谈透,如果为了追求新意, 选择的“感”点自己无话可说,不能展开联想,只能就事论事。
• 例如读《三国演义》“失街亭”这一章的读后感。
• “感”点1:从马谡的角度谈“骄兵必败”的道理。 • “感”点2:从诸葛亮的角度谈赏罚分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 • “感”点3:从“知人善任”的角度,反思反思“失街亭”中作为领导者诸
海宁名师云课堂
• 【联】联想拓展。 • (1)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 • 阅读过的其它哪些作品?同一个问题,其他作品的观点如何?和其
他作品相比,这一部有何特色? •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 • 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作品反映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没
有? • 联系要具体恰当,要有针对性,突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感,从而
葛亮的责任和教训,由此生发开去谈干部任用制度改革。
海宁名师云课堂
他山之石:从历届获奖征文中学拟感点:
海宁名师云课堂 第三步:掌握技法
• 1.确定一个题目。
• 为了增强效果,常采用正副标题配合的办法,把自己要表达的观 点或者感受凝练成正标题,以《读〈XXX〉有感》为副标题。
• 例如:写《城南旧事》读后感,拟题《那些逝去的和永恒的—— 读〈城南旧事〉有感》,《灰色 彩色——读〈城南旧事〉有感》。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引起读者共鸣。
海宁名师云课堂
• 【结】给文章写一个结束段。 • 深化主题,总结全文,再一次明确“感”点。 • 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引】适当引述原文内容 【议】就引述内容谈感受 【联】联系实际联想拓展 【结】围绕“感”点总结全文。 格式不是固定的。 可以按照引、议、联、结的顺序写作,也可以边引边议。
海宁名师云课堂
写作专题二:学 写 读 后 感
海宁市南苑中学 杨国芬
海宁名师云课堂
• 1.学会提炼和表述观点,能围绕观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 2.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基本要求和习作方法。
海宁名师云课堂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在深入领会原文 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 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海宁名师空中课堂
海宁名师云课堂
• 2.明确写作步骤 • 【引】适当引述 直接引述 间接引述 • 《昆虫记》的读后感,开头 • “假日里,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书中详细描述了很多昆虫的动作、
习惯等。这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书中,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 • 注意:写读后感重在写“感”,习作时要克服大量抄写原文或复述原文的 毛病。
海宁名师云课堂
• 1.“读”是“感”的基础 • 读”是“感”的基础,精心研读,反复揣摩,把原文或原著读懂
读通,读深读透,准确理解内容,赏析特色,获得深刻而丰富的 感悟,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 2.“感想”的角度 • 感想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对某部分内
容的理解,对作品中某个话题引发的联想,对某个细节和某些语 言的感悟,对文章写作特色的领会等都可以。
海宁名师云课堂
• 2.选择有新意的“感”点
• 选择“感”点,除了考虑自己的感受要深外,还要考虑其是否有新意。
• 例如读《三国演义》“失街亭”这一章的读后感。
• “失街亭”——诸葛亮北伐,因街亭是军事要地,派马谡镇守。马谡 号称自幼熟读兵书,熟知兵法的精妙,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将人马 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司马懿带兵来攻时,将马谡困在 山上,断其水道,并放火烧山,令马谡军队不战自乱,因此丢失了街 亭。失掉街亭后,诸葛亮挥泪斩掉了马谡。
海宁名师云课堂
第一步:读透原作
读一本书:在阅读时,特别是对文章的主题、部分内容的理解、细节的表现手法、 语句内涵的品味、文章写作特色的领会等,都要反复揣摩;
读不同文体的书: (1)记叙文类文章,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 含的深刻意义。 (2)议论文类文章,要把握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读懂作者的 写作意图以及表达出来的观点。 (3)说明文类文章,要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关注说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由 此而引发感想。
海宁名师云课堂
第二步:提炼“感“点。
1.选择感受最深的“感”点
• “感”点很多,但写读后感只能选一点,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某一 点去写。
• 例如读朱自清的《背影》后的感想:
• 母爱般细腻的父爱
不懂事的儿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善于反思的儿子
父亲说的话不漂亮吗
• “我”的三次流泪
迟到的“理解”
• 问题:你认为哪个“感”点最能打动人呢?
• “感”点1:从马谡的角度谈“骄兵必败”的道理。
• “感”点2:从诸葛亮的角度谈赏罚分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
• “感”点3:从“知人善任”的角度,反思反思“失街亭”中作为领 诸葛亮的责任和教训,由此生发开去谈干部任用制度改革。
导者
海宁名师云课堂
• 3.选择自己能谈透的“感”点 •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个“感”点讨论的话题和领域自
海宁名师云课堂
• 【议】就自己引述的内容谈感受。 • 明晰化、条理化,也可多个角度或多层次。 • 例如: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在简单概述这部小说
内容后,随即掷地有声地写道: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
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 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 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 • 非常明晰的亮出阅读后的感受(也是自己的观点):小说中反映的 是人类对科学探索的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