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及复垦技术
2)煤氧化复合自燃学说
煤矸石中通常夹带着10%-25%的碳质可燃物,在低温的情况下, 矸石中的煤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矸石 中的煤氧化时放出的热量如不能全部散发于周围环境中,就会促使矸石 升温,温度的升高又会进一步加速氧化放热反应。在达到临界温度点后, 氧化反应速度将急剧加快,此时若仍能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矸石就会 很快进入自燃状态。变传统的堆放方法,采取“小堆重积”或“小堆薄层压实”的堆放方 法,从而隔断氧气的供应。在堆放前,还可先用矸石筑成大坝,然后向大 坝内倾倒煤矸石以进一步隔断氧气。 对于己成堆但未自燃的煤矸石山,在矸石山中、下部覆盖黄土并压实,或 用灌浆胶结固化。
4 自燃煤矸石的灭火措施
1.2 煤矸石山复垦与绿化的必要性与作用
• 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恢复土地资源; • 提高企业形象和影响,社会效益显著; • 产生经济效益;
1.3 煤矸石废弃地复垦的利用方向
(一)农牧业复垦
农业复垦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和果树为主;牧业复垦 主要以种植豆科牧草为主。 但由于有的煤矸石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存在,对粮 食和牧草的可食性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两种复垦方 式以覆盖较厚的土层为基础,因此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3)细菌作用学说
该学说认为硫杆菌对煤矸石的自燃起一定的作用。1934年英国学 者Potter首次研究并提出硫杆菌与黄铁矿的作用与煤和煤矸石自燃的关 系。1951年波兰学者Dubois等人在考察泥煤的自热和自燃时指出:当微 生物极度增长时,一般都伴有生化放热过程,在30℃以下是真菌和放线 菌起主导作用,当温度上升到60~70℃时,亲氧真菌死亡,嗜热细菌开 始发展,但是在温度超过75℃时所有生化过程均消亡。细菌作用学说认 为煤矸石自燃的初期细菌作用起到了一定的自热潜伏作用。
1.1 煤矸石综合利用
• 全国历年累计堆积量矸石量约45多亿t,占地1.5万ha 以上; • 今后每年排放量达1.5~2亿t,占地约300ha; • 较大规模矸石山约有1600多座; • 是我国目前年排放量和累计存量最大的工业废物, 被视为固、气、液三害俱全的“工业废料”。
重庆经济信息网
煤矸石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浆法
工艺过程为先将灭火材料(石灰浆)制成一定浓度 的灭火浆液,再在火区布置一系列钻孔,用注浆泵将灭火浆液注入 矸石山内部。 优点:是可使矸石迅速降温,也有较好的隔氧效果。同时,若注浆 材料中含有碱性物质,还可以吸收部分矸石燃烧释放出的SO2气体, 有助于减轻自燃矸石山的污染程度,反应中生成的亚硫酸盐与硫酸 盐,还具有一定的隔氧作用,而且矸石山内部环境从酸性变为碱性, 抑制了硫杆菌类细菌的生长,这样也可大大减小黄铁矿的氧化速率, 减小矸石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4)晶核理论与自由基作用学说
煤矸石中黄铁矿晶核在采掘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其晶核 破裂,因而形成了许多的活性面。该破损的晶核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 氧气分子发生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李增华研究认为,有机大分子物质煤在外力作用下使煤块破裂, 产生大量裂隙,必然造成煤分子链的断裂。分子链断裂的本质就是链 中共价键的断裂,从而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从而为煤矸石中煤与空气 中氧气反应创造了条件。
改良土壤
利用煤矸石的酸碱性及其中 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可用于土 壤改良,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疏松度,提高 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潞安矿业集团与北京 林业大学合作研制出 了青椒、谷子专用煤 矸石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检测:施用煤矸石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青 椒、谷子分别要比施 普通化肥的同类农作 物增产9.3%和10.3%, VB1含量提高103.1%, 粗纤维、硝酸盐等含 量大大降低,并具有 克服施用化肥肥效不 长、农作物品质下降 等功效。
煤矸石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选用含有机质较高的煤矸石经粉碎后,按一定比例与过磷酸钙混合,同时加入适 量的活化剂,并加入适量水,经充分反应活化并堆沤后,即成为一种新型实用肥 料。还可掺入氮、磷、钾元素,制成全营养煤矸石肥料。 煤矸石有机复合肥料属于长效肥料,随着颗粒风化,其中养分将陆续析出, 在2-3年内均有肥效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施用其它化肥相比,施用小麦, 每亩
(二)林业复垦
煤矸石山的林业复垦是通过改善煤矸石废弃地的
立地条件,选探适宜的造林树种,通过合理的栽植和 管理手段,恢复煤矸石废弃地的植物群落,增加煤矸 石废弃地的生物多样性,建成稳定、自维持的生态系 统,改善矿区环境和矿区景观。
(三)景观复垦
通过改变煤矸石山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煤矸石 山植被恢复材料,运用科学的栽植和管理方法,恢复煤 矸石山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段, 创造适合当地景观特点和人文特点的煤矸石山风景,使 煤矸石山既具有稳定的、自维持的植被生态系统.又具 有良好的风景景观,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价值等。
4) 表面封闭法(覆盖法)
在矸石山表面覆盖黄土等惰性物质,来隔绝空气防治自 燃。此法尤其适用于新矿井未发生过矸石山自燃的防治, 即新矸石一般排出地面就分层覆盖黄土,并夯实充密。 大约每2米厚的矸石覆盖1米厚的黄土,效果最佳。
5) 注水法
水分对矸石自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可起到阻止矸石和氧接触,即起到隔 氧阻化的作用。同时,水受热蒸发时能吸热降温,可消耗矸石在氧化时产 生的热量,因而热量难以聚积,避免产生升温现象。但当矸石的外在水分 蒸发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矸石的外在水分可由原来的阻化作用转变为催化 作用,从而促使煤矸石氧化和自燃。同时注水法会形成水流通道,为氧气 的进入提供了条件,由此又会引发新的矸石的自燃。所以,该方法只能作 为一种辅助措施加以使用。
煤矸石的分类
① 按煤矸石来源可划分为:掘进矸石和洗选矸石两大类。 掘进矸石即通常所称的“矿井白矸”,它主要是由煤矿巷道 掘进中产生的大量岩块组成。 洗选矸石一般是由工作面采出的夹矸以及小量的顶底板岩 石经原煤洗选分离后排出,通常称为"黑矸"。 ② 按煤矸石自燃性质划分为:可燃煤矸石和不可燃煤矸石, 可燃煤矸石又进一步划分为已燃煤矸石,半燃煤矸石和未燃 煤矸石三种。
6)低温惰性气体法
低温惰性气体法是向火区注入液氮、液态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利用其气 化时巨大的吸热作用,使矸石快速降温,同时残存在矸石空隙中的惰性气 体也可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注浆法的灭火浆液受重力的影响.主要是向下 方渗透,而这种冷态气体的扩散不受重力影响,作用范围更大,效果更均 匀。但这种方法冷却矸石需大量的惰性气体,气源及灭火成本是这种方法 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煤矸石山复垦绿化技术模 式和程序
一 煤 矸 石 山 复 垦 绿 化 技 术 模 式
二 煤 矸 石 山 复 垦 的 程 序
第三节 煤矸石立地条件改良
一 煤矸石自燃及其防治技术
1 煤矸石自燃发火机理 1)黄铁矿氧化学说 该学说是Plott与Berzelius于17世纪
提出并应用于煤自燃发火机理的研究,后来该学说广泛应用于煤矸 石山自燃发火机理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矸石自燃理论。 煤矸石中的黄铁矿(FeS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低温下无论在干燥 和潮湿的环境中均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 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矸石山环境散热不良,放热反应所产生 的热量不断在煤矸石内部积聚,促使煤矸石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当 某一局部达到一定温度后,可引起矸石中的煤和可燃物燃烧。
2)泡沫法
泡沫法是向火区灌注泡沫灭火剂,用来隔绝氧气和吸收热量,以此 降低矸石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3) 挖除火源法或挖掘熄灭法
当着火范围不大时,该法实施比较简单,成功率高。但 对大面积自燃,人员及设备难以进入火区,挖除火源工 作量大,并有一定危险性。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矸石山 自燃初期或作为灭火方法的一种辅助措施。
生产有机复合肥料
增产21.3%,施用于水稻增产9.2%,用于果园可增产8.1%。
恩施市利用天然含硒煤矸石生产富硒烟 叶专用肥初试成功
生产微生物肥料
煤矸石有机物, 是携带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最理想的 基质和载体,因此,煤矸石又是生产微生物 肥料的主要原料,主要以固氮菌肥、磷肥、 钾细菌肥为主。
2 煤矸石自燃特性分析
煤矸石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1)含有能够在常温下氧化的物质或可燃物,即煤 矸石具有自燃倾向性; 2)有氧气存在; 3)有使热量积聚的环境; 4)维持足够的时间以达到引燃温度。
其中条件1为煤矸石自燃的内部特征,条件2、3和4是煤矸石自燃 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要想预防煤矸石自燃发火,就必须着重研究其 可以人为改变的外部条件,进而采取措施抑制其自燃发火。
目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如发电、烧砖、提炼 硫精矿和其它化工产品等)比例仍然较小,约占当年排 放量的20%左右; 另外, 用作筑路、矿井和沉陷区充填、复垦造田等,约 占当年排放量的30%左右,仍有大量矸石山没有或不 能充分利用,也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此,煤矸石山或者矸石场的复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用作燃料供热或者发电 2) 用作建筑材料
可以制砖、瓦、水泥等以代替部分粘土。
3) 用作充填材料
塌陷地或者废矿场复垦充填材料;公路路基;井下护巷 材料等。
4) 制取化工产品
煤矸石中含有硫、铝、铁、钡等50多种元素,富集量达 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时可以提取利用。
火铺矸石电厂- 贵州
5) 生产农用肥和改良土壤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矸石中含有 C 、 H 、 O 、 N 、 S 等。 C 、 H 是有机质 组成中的重要成份,也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最重要的 元素。 矸石中的 S 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部分。有机硫 是成煤植物带来的硫,分布均匀,较难分离出;无机 硫 主 要 以 硫 化 物 (FeS2) 或 硫 酸 盐 (CaSO4· 3H2O 、 FeSO4· 4H2O)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