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调查报告篇1调查地点:地铺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调查时间:20xx年2月4日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生活周边的文明情况,引导孩子在家尊敬长辈,在校尊重老师,在外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礼貌的美丽学生调查方法:1、询问周边附近的人2、通过相关途径查询资料3、走访地铺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寻找周边的垃圾,并拍下照片做证据。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中国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营。

在途中,乱丢垃圾的是中国小朋友,迟到早退的是中国小朋友,受不住这种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还是中国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较独立的,即使自己发着高烧,生着病,也不耽误行程。

在说说我们的家乡安吉吧。

从20xx年开始安吉创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到20xx年,安吉被联合国评为最佳人居奖,这是我们安吉人的骄傲。

但是,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已把乱丢垃圾当成了一种习惯了。

为了调查与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20xx年2月4日开展了一次‘‘我身边的文明’’社会调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与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垃圾几乎是随处可见,尤其在大街上,人们吃完东西好,就把食品包装袋随处乱扔,还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烟头而在小区里,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因为小区里常常有相关人员来清理垃圾,所以比较干净。

这些乱丢垃圾的现象人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把垃圾往车窗外扔,往家里的窗户外扔。

这些现象,真让人寒心。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几个穿着制服的爷爷奶奶,拿着扫帚,或是钳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恳恳的清理着垃圾。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家园才如此美丽,如此整洁。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乱丢垃圾,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乱丢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又有多少次,为了方便,你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可你为了便利,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儿明明立这不准乱丢垃圾的告示牌,你却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丢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根据调查,许多家长认为,现在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没什么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娇生惯养,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不仅使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什么文明,根本不知道,还让孩子越来越霸道、傲慢。

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会慢慢的培养出一个个坏习惯;不懂文明的人,就会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培养一个个好习惯,还可以受人称赞。

从现在开始,从不乱丢垃圾开始,相信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社会调查报告篇2这个假期,我来到了XX市XX区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给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还送上了营养品,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了解了老人们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了解了他们现在的养老情况。

住在这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多在70岁以上,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送到敬老院来(这与我以前在其他敬老院了解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如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身边亲人大多已过世,孤身一人;一个人待在家里太孤单,想有人能够陪伴。

从她们的口中,我大致了解到过去老人们的生活状况。

建国初期,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文化,但迫于生计,只能外出干些体力活或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如在织布厂工作,生产烟草等。

由于当时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物资供给一样严重不足,大部分人最大的希望便是能吃饱穿暖。

因为条件有限,许多人不能去上学,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去夜校读书识字。

生活在乡下的人,为了能去学校读书,冬天里也穿着草鞋踩着冰雪去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求学。

路上饿了就吃从家里带的生红薯或其他干粮充饥,要是遇上荒年,就吃路边生长的野菜,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现在这些老人们的孩子都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他们被子女送到敬老院来更多的也是一种迫于生计的选择。

在我所了解的老人中间,绝大多数人的子女都只在缴纳生活费时才来看望一下老人,顺便购买一些物品,见面交谈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真正关心老人生活起居细节的更是少之又少。

子女们普遍对父母们的生活情况关注较少,以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就万事大吉了。

更有甚者,子女之间互相推卸养老责任,只顾自己享乐。

这种情况着实令人心痛。

在与老人们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人口中都会说只要自己的子女过得好,自己怎样都无所谓,只要儿女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父母就行了,他们来到敬老院生活至少还有人可以一起生活、说说话,陪伴他们度过晚年,这比孤单一人待在家里好。

我注意到,每当老人们说起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女时,他们的脸上、眼神中总会流露出温馨、留恋、幸福,甚至泪眼婆娑。

由此可见,老人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回归家庭、渴望亲情的!的确,老一辈人为我们新中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过去所经历的苦日子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人永远铭记,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创造现在美好生活的前辈们,并以他们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努力学习,争取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不辜负老前辈们的期望。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已相继老去,庞大养老群体的出现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

即使我国正加大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老人们缺乏的是家庭式的关心和温暖。

当孩子们事业有成之时,都想着如何对自己的父母好点,让他们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殊不知,又有多少人真正可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的服侍他们一回?又有多少子女知道老人们心中的渴求?我认为,传统“养儿防老”模式虽然受到现实的挑战,但是,“养儿防老”的传统并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过时。

解决养老的问题,除了政府要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以外,还要解决一个“良知”的问题。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敬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父母辛苦地养育子女,当父母老了的时候需要子女们照顾的时候,子女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而那些推卸养老责任的子女应该遭到良知的谴责。

倘若子女养老养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为老人着想,那么,国家的养老制度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反之,最好的养老制度也温暖不了老人的心。

所以,我呼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养老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孝敬老人的心,那么解决养老的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只有人人都唤起自己的良知,才能让老人们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调查报告篇3调查人:XXX调查时间:200X年X月X日-X月X日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摘集资料调查结果: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3.比较热门的网站搜狐、新浪等;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社会调查报告篇4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

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此,我作了调查。

在街街道随机抽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一、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回答会的有8人,占40%。

回答不会的有3人、占15%。

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人,占45%。

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是啊。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

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

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

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三、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

回答会的只有1位,占5%。

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人,占40%。

点评:看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人染是无动于衷,不太回去关心。

地球上共同的环境问题是:1、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

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

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

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

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

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

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