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16.4变阻器(教案)

九年级物理16.4变阻器(教案)

九年级物理16.4变阻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和在电路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中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电、两只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表示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Ω)。

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亮度可调的台灯:台灯调光器可调节灯泡的亮度,你知道灯泡的亮度是如何控制的吗?
多媒体播放想想做做视频:用铅笔芯控制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当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变短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亮度变亮。

当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变长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亮度变暗。

启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以此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变阻器
能够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下图是学生实验中常用的滑动变阻器:
播放动画:通过动画使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介绍滑动变阻器简图,电路图中的符号
介绍铭牌数字的含义:铭牌上标着“50Ω;10A”,其意义是什么?
“5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50Ω;“10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是10A 。

实验前需要按照变阻器铭牌选择合适的变阻器。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通常在闭合开关前将电阻调到最大。

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连接A、C与连接A、D效果相同
连接B、C与连接B、D效果相同同时连接上面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根导线。

同时连接上面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个定值电阻。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1)上下各取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2)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

能控制灯泡亮度不能控制灯泡亮度
(3)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

(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思考: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怎样?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注意观察滑片移动过程中,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常见的几中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旋盘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动画演示电阻箱读数练习。

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区别: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准确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电阻箱恰好相反。

(二)变阻器的应用
电位器调温电熨斗调速电风扇可调音量的唱片机
讨论电位器的接线方法和变阻原理。

旋钮式变阻器和滑动变阻器原理相同,旋转部分相当于滑片。

三、课堂小结
1.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构造、符号;
2.滑动变阻器使用规则;
3.滑动变阻器铭牌的意义;
4.互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5.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6.变阻器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如图是滑动变阻器四种接入电路的情形,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的是()
2.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应接图中的()
A.d点B.c点C.b点D.a点
3.收音机的音量控制旋钮实际上是一个滑动电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通过喇叭的电流,达到改变声音大小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16.4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工作原理:改变电阻丝在电路中的长短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构造:四个接线柱、金属滑片、金属棒、瓷筒、电阻丝线圈。

符号:
使用规则:1.串联在电路中 2.接线“一上一下”
铭牌的意义: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注意:实验前需要按照变阻器铭牌选择合适的变阻器;通常在闭合开关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2.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3.变阻器的应用。

【教学反思】
“变阻器”一节课的内容,在电学部分以至以后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难度较大。

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使学生真正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滑动变阻器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淆。

因此我采用动画的方式,让学生先分析六种接法。

并将其分类,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再通过实验验证就能很好的掌握好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很好的突破难点。

我不局限于
课本,将课外的一些知识引入课堂,如:旋盘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的使用与读数以及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知识的拓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