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的步骤
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班会的步骤4篇
班会的步骤第1篇
①预先确定鲜明主题。
②班委会召开预备会,布置传达全体同学准备。
③正式班会
主持人开场白。
发布主题。
确定讨论形式(分组或集体讨论等)。
自由发挥或讨论。
班主任点评总结。
结束。
班会的步骤第2篇
1
宣传动员。
在确定好班会的主题后先由班级团支部进行主题班会的策划,然后召开班委会进行宣传动员。
2
组织策划。
组织策划主题班会开展的形式和流程环节设定,
最后达成共识。
3
精心布置。
根据具体的班会主题进行班级黑板的布置、教室整体的布置包括教室桌椅的布置。
4
注重宣传。
在开展班会前、班会进行时专人负责照相录像,收集班会素材。
5
总结升华。
一场好的班会离不开最后老师的点评和总结,每场班会事先要和老师沟通确定好最后总结环节。
6
落实行动。
无论班会主题是什么,班会的结束预示着行动的开始。
班会的步骤第3篇
主题流程
1、导入: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本着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之风尚、建设诚信校园的精神,
针对我班的一些不诚实的行为,这节课我们班认真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引导同学以诚待人,以信立身。
2、首先我先来讲讲什么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最重要规范,“诚实守信”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
所谓“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等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最重要规范,“诚实守信”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下面我给大家发了一份关于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表,请同学们认真填写。
4、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假钱》,谈谈体会
学生1:这个法制微电影告诉我们:犯法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制止换假币的分子的行为,但杨杨有他善良的一面,他知错就改,关键时刻良心发现,因为他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同时我们
也要关心像杨杨爸爸这样误收假钱的老实人,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道路。
学生2:这部微电影告诉我们,我们要杜绝使用假币,发现假币要立即销毁或交给警察处理,也要传播辨别假币的方法,不让更多人受骗。
学生3:《假钱》这部法治微电影,告诉我们:假钱在社会上是禁用的,我们要向短片中的罗飞扬学习,用了假钱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可贵的是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懂得不要用假钱,如果发现假钱应该立即交到警察手里,或者去银行把假钱给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学生4:《假钱》这部法治微电影,告诉我们要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让我们的一生都要有诚信伴随,让诚信伴我们成长。
学生5:《假钱》这部法治微电影,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把诚信带到哪里,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总结:
1.本次班会是让同学们懂得“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做事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更让同学们意识到,诚信是在人生道路上的一
个永远的道德标准,来增强同学们的以诚待人、以诚做事的意识,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修养。
:2、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
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人为善之情,也就是诚信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个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诚信作为责任需要我们来担负。
新世纪新挑战,跨世纪的一种基本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监督和引导,更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以诚信作为生活处世的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考试不作弊做起,让诚实守信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我们齐心努力,共同营造良好校风!共同发扬诚信精神!
班会的步骤第4篇
法律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流程
(一)导语:
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违法与犯罪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个法律词语。
(出示幻灯:法律词典)
(二)法律知识简介
将活动前找好的资料印发成册,分发给学生,由主持人带头集体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我国青少年目前违法犯罪情况统计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而我们平时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在不加注意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可怕道路。
(四)小组讨论,找找平时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交流发言; 组织学习,了解轻度、中度及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及特征。
(五)同学介绍具体案例:《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六)欣赏歌曲《心声》
(七)讨论法律案例(案例结合)
案例1
二年级学生小强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草等。
一天,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正好一辆拉着镜子的三轮车经过。
邻居萧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
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
请问:镜子的损失最后应该由谁来承担?为什么?
应该由萧某来承担损失,因为小强是未成年人,不能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而萧某对小强进行教唆,对事情的结果有预知判断,所以应该由萧某承担损失。
案例2
二00二年七月的一天晚上,某中学九年级的王军、崔凯、赵伟乘门卫不注意,悄悄溜进学校,直奔四楼九年级(3)班教室。
王军对着教室门先踹了几脚,然后崔凯和赵伟接着踹,将教室门板踢下一块,三人乘此钻进教室,又开始毁坏其他东西,后扬长而去。
问:高一(3)班王军、崔凯和赵伟三人行为造成后果,怎样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2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总结: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的事也屡有发生;而因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的人也确有不少。
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和守法,更要学会用法。
(八)法律知识抢答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问答,一共10道题目,看看哪个小队回答得最正确。
(出示题目,组织问答),幻灯显示正确结果,集体批阅。
(九)小品AB剧:放学以后(学生交流,指出两个剧中同学的对与错)
(十)普法演讲:推动法治,匹夫有责
(十一)宣誓;
(十二)班主任总结,同时邀请学校领导讲话;
(十三)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主持人: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