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合规自查报告【篇一:证券分公司2013年一季度合规工作报告】xx分公司2013年一季度合规工作报告合规管理部:根据《xxxxxxxxx》相关要求,现将分公司2013年一季度合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分公司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总体情况在公司总裁室的正确领导下,分公司坚持业务发展与合规管理并重,自觉践行依法合规理念,传统通道业务平稳有序,创新业务蓬勃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工作持续推进,未出现重大违规事件,员工自觉合规意识持续增强。
在反洗钱工作方面分公司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强化监测分析,努力提高洗钱风险防控能力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反洗钱人员队伍建设,及时向xx人行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规范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保存工作,努力提高大额及可疑交易的主动监测分析力度,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得到人行高度评价,分公司还被xx人行授予“2012年度反洗钱工作先进集体”。
二、合规专员履行职责情况作为分公司合规负责人,我不断加强公司各项新制度和规定的学习,认真参加公司组织的创新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合规管理水平,实际工作中较好的实现了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强化理论的良性循环。
在合规管理上,我积极配合分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做好日常业务的监督检查和咨询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积极查找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督促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在条线管理方面我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实现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发现风险和整改情况一季度以来,为充分做好迎检相关工作,分公司要求区内营业部严格按照公司关于做好迎检准备工作相关规定积极行动,进一步梳理细化各项制度和业务流程,仔细核对柜台业务系统中客户电子信息和书面存档资料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认真核查客户书面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特别对于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规定执行进行了专门检查。
公司在汇总各营业部上报的自查结果后,近期又下发了关于自查结果的通报,要求营业部再就通报内的所有问题进行清查,为此分公司已拟定了在后期对区内营业部再进行全面检查的工作计划,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在对区内营业部全面检查完成后,分公司将再就相关情况进行专项报告。
四、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合规情况一季度以来,分公司未发现存在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的情况。
分公司始终重视加强内控合规管理,致力于建立内控合规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着力意识教育,充分利用公司创新业务培训的机会积极开展合规业务培训,提高广大员工依法合规的自觉性;二是持续推进制度梳理工作,重点加强业务管理、责任追究、合规风控、反洗钱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做到“有法可依”。
五、加强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一)随着证券行业不断创新发展,今后分支机构工作内容将大幅增加,合规管理部是否可考虑将现行合规工作季度文字报告改为报表形式,营业部只需按照报表内容填写相关内容即可,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既可以减轻营业部写作负担,又可以随时根据监管要求增减合规报表内容,确保总体控制符合要求。
(二)根据监管部门现行规定,从事合规风控工作的人员不能从事营销客服工作,这样的后台工作性质势必对职级产生影响,且根据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营业部合规风控员职级都不算高,而合规风控员作为重要岗位又不可或缺,从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和薪酬相匹配的角度出发,建议合规管理部考虑提高合规风控员的职级标准或者待遇,确保合规风控工作稳定开展。
以上报告,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宁夏分公司二〇一三年四月一日【篇二:证券公司合规部2015工作总结】2015年工作总结一、主要完成工作(一)每日实时监控1、异常交易监控包括:大单拉涨停、高买低卖、同一营业部对倒,尾市拉升、买入风险警示板股票等,对有重点监控账户参与的要求营业部提示客户参与操作风险。
2、新股交易监控包括:两交所重新修订了监管要求,根据要求设定出具体阀值,对新股实时进行监控。
新股上市10日内对参与封涨停、开盘集合竞价、连续申报竞价、累计买入等大额实时监控,对预警账户要求营业部提示客户参与炒新风险。
3、监察员工(含经纪人)是否有持仓股票。
4、员工用机和手机委托实时监控:本年度共监控392笔涉及44家营业部,总共发放异常情况反馈表169份,合规问责通知单22份。
5、根据每日监控情况编制经纪业务监控日志共225份。
6、港股通异常交易监控:自11月开通以来,交易量不活跃,我部主要对账户透支,新开户不足50万等进行监控。
7、对营业部员工合规展业加强监控,今年对1-8月交易较频繁佣金较高、相同地址、有相同客户经理的账户进行筛选,共筛选出421笔,涉及31家营业部的275个账户和146名员工,要求相关营业部对客户回访,并将情况反馈我部留存,经营业部反馈未发现员工代客理财情况。
8、融资融券备岗等。
(二)每月工作1、定期编制经纪业务监控月报,发送至各营业部及总部部门总经理。
2、每月对全部相同手机委托,人工筛查出有共同客户经理的账户,进行客户回访,6月-11月总共对59个手机进行回访,将回访情况通知到营业部,再由营业部落实后,做书面情况说明,由总经理签字后反馈我部留存。
经回访有员工代理嫌疑的3个电话,都要求营业部落实员工后整改。
(三)其他工作1、配合沪、深两交易所协助监控并督查重点帐户,对账户进行重点跟踪监控,严防出现参与股票炒作的行为。
2、做好风控档案的整理。
年初将上一年度的风险监控日志、异常情况反馈表、合规问责通知单等装订成册归档,并将电子版刻录保存留档,保证风控工作的完整性。
3、兼职部门内勤和第七党支部的部分工作。
主要做好上下级信息交流的中转站,及时传达公司下发指示精神做到了不让领导安排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办理的事项在自己手里积压,培养服务意识,为部门每一位同事做好服。
积极参与公司布置的各项工作,代表我部门和第七党支部向公司投稿和党员学习心得体会等3份。
二、工作计划经纪业务监控工作,主要是针对客户异常交易和员工合规展业的监控。
今年根据业务需要,陆续增加了监控项目(员工手机、相同mac地址等)加强对员工合规的监控。
今年年底股市异常火爆,开户数量猛增,为了防止员工为了开户而不合规展业,请信息技术部支持增加了员工见证开户数量的监控。
风控岗作为公司后台支持部门,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创新,我个人会认真学习新业务,跟上公司发展步伐,努力做好新业务开展的风险监控,更好的把监控工作做好。
【篇三:银行合规自查报告】银行合规自查报告范文一: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设方面,相对证券业和保险业而言,银行业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早在2002年,中国银行(2.97,-0.03,-1.00%)就参考香港分行合规管理制度,改革其法律事务部为法律合规部,并设立了首席合规官;2005年,上海银监局发布了《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出台的第一个针对合规管理的专门文件;2006年,中国银监会正式出台了银行业合规管理的核心文件《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合规风险正成为银行主要风险巴塞尔委员会会计工作组主席arnoldschilder先生说过,发展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挑战不亚于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面临的挑战。
2005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合规部门文件;2008年,该机构公布了对21个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合规原则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有20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合规要求,一些国家已将合规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
大部分国家将合规部门作为银行重要风险管控部门,强调合规从高层做起以及合规部门的独立性。
这表明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调查报告指出,引发合规事件最为明显的原因是:不能持续强化全面合规的政策和程序,合规文化、意识和培训不足,不能有效识别或确认已发生的合规风险。
报告指出,合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从各个方面得到加强。
银行业合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
早在2006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从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发展角度强调了合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他指出,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机构业务受到限制,财务损失数量惊人,机构声誉严重受损,危及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足以说明合规风险正成为银行业主要风险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合规性挑战。
而机构的规模越是庞大、综合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发展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投入的资源就越多,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
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据银行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需根据合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行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报当地银监局备案。
从商业银行合规制度梳理的结果分析,因合规制度建设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安排,导致总体架构混乱现象,这也成为影响合规管理实质效果的重要因素。
下面,以笔者调查的多家商业银行合规制度为例,进行简单剖析:首先,制度体系有待合理化。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建设存在繁多笼统现象。
有些银行直接套用监管规则,并没有根据本行具体流程和特点进行细化,因而形成鸡肋制度,造成制度规章缺乏可操作性而难以执行的后果。
有些银行的某些制度,在总行层面已经相对细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各个分支行依然盲目进行制度重建,仅重述总行相关规章,不仅徒增内部制度数量,也对相关执行人员的工作造成困扰。
二是合规制度体例和形式欠缺合理性,某些时效性较强的年度决策性规定也列入制度范畴,不利于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三是个别未列入银监会重点监管范畴的制度更新速度慢,与银行业务发展实践不匹配。
其次,制度建设脱离具体运营环境。
在银行组织架构体系有待改进的状态下,某些制度建设任务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也就是说,在银行首先进行组织架构体系建设前提下,才有望设立并出台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合规制度,否则,将因为制度建设脱离具体运营环境而成为一种徒劳的文字游戏。
例如,某商业银行制定了信息管理制度,涉及首席信息官的职能要求,但该商业银行并没有从董事会层面设置专门委员会和首席信息官职位,导致该制度建设形同虚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符合银行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最后制度执行力不足。
例如,根据某商业银行规章制度要求,合规管理的基本制度应当由董事会审批。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该行内部所有制度普遍由合规部或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制定,并经经营管理层通过之后即进入执行阶段,并未提交董事会决议。
这种做法既不符合该商业银行章程的要求,又不符合银监会监管要求中关于合规政策由董事会审议批准的规定。
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建设建议上述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合规管理从理念、建设到执行环节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建议银行同业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合规管理工作,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一)商业银行应树立全面合规建设理念首先,合规制度内容不仅应重视专业性,更要兼顾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