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摘要:如今,建筑行业逐步实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获得了好
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创造了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
效益。

但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还处于比较高的阶段,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实现
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
提出科学化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
装配式工程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施工模式,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有很好的发展,
其自身质量水平高,工程运行的效率也明显提升,能够减少相关资源、资金的浪费。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将成本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以寻求降低
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当前也获得了相关政策的扶持,但在建
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依旧不能获得广泛的应用,除了受到行业体系、技术等因素
影响,其工程造价成本也明显高于普通工程。

由于装配式建筑生产形式的多样化、生产流程的非标准化,使得工程造价更为复杂,不确定性更强,生产成本一直处
于较高的水平。

这种影响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

首先,监管不到位。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构件都是工厂预制的,制作后运输到
现场,由施工人员进行后续作业。

在此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到位,使得构件制作过
程中容易产生瑕疵,运输、储存不科学,发生碰撞,导致构件损耗增多,增加了
工程的整体造价[1]。

为此,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层,需积极做好各环节的
监管工作,确保每一施工环节、工序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推进,避免监管不到位
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增加工程成本,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其次,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目前的一些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其工程设计依旧
使用传统的设计方式,设计目标、内容等局限于传统施工形式上。

对于装配式建
筑设计而言,需要增加构件生产设计、拆分设计等,但目前的设计图、构件拆分
设计等缺少科学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构件设计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其技术要点需
要在设计图纸上充分体现,这就使得设计的难度明显增加,也会提高设计成本。

设计难度变大就要求设计单位、人员具备较高技术能力,但目前很多设计单位也
处于不断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构件拆分设计水平不强,导致设计成本提高。

再者,构件的价格比较高。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预制构件工厂的生产规模
化是其重要特点,生产成本降低也是装配式建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但目前
构件价格一直比较高,这是因为当前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呈现出规模化的应用态势,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规模小,构件的规格、型号只供某一项目需要[2],多元化的构
建生产、非标准化的构件规格型号无法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使得构件的价格整
体偏高。

最后,运输构件时,由于构件的体积、形状等因素影响,汽车运输效率并不高,特别是一些异型、超高超重超宽的构件,是不能通过汽车进行运输的,同时
由于道路影响,运输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这就使得运输成本也比较高。

同时,装
配式构件生产厂家与施工现场通常距离比较远,也会增加运输的成本。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1、强化对工程造价的监管
为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应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
一步优化和完善监督管理方案,并保证相关措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到实处,
以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确保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顺利实现。

同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要求管理、施工、监理
等人员积极投入到造价管理中,并完善奖惩措施,以便进一步优化目前的工程造
价管理现状,降低工程的造价,使工程效益明显提升。

但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
成本比较高,所以造价管理也是比较难的,为此要求造价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管
理理念,利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实际出发优化传统造价管理方案。

此外,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足,
并通过科学化的措施进行管控,以实现良好的造价管理效果。

2、优化工程设计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比较系统、复杂的,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使工程建
设中各部门密切协作,应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总结设计
信息,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全面把握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认识到设计的不足,
通过科学化的措施优化改进设计方案。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对于平面设计要依据
规整统一的要求,减少外墙凹凸变化,统一开间[3],为构件标准化生产提供便利。

对于立面设计,要减少装饰性的构架、线条,屋顶应简洁大方,女儿墙上部不使
用PC预制构件。

科学使用预制构件,在满足装配率的情况下减少方案的成本支出。

对于深化设计,要对构件进行标准化评估,使用重量轻、使用数量多、便于
生产的构件组合,剔除用量少、重量大,并且不容易生产安装的构件,对装配式
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进行优化。

3、减少材料和模具成本
对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而言,模具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到5-10%的比重。


件实际生产中,要依据构件的数量、结构复杂性等选择合适的材料,以降低模具
的成本。

如使用水泥基替代传统模具,以减少成本支出。

此外,逐步优化改进使
用频率比较高的模具,提高其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4、降低运输成本
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运输前,需对运输车辆的体积、空间等科学测算,依据
构件的大小等确定最为合适的放置方法和角度,如平行、横向摆放等[4],最大限
度的提高运输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要对运输线路、路况等提前考察,确定
线路中的隧道、桥梁等能否承受车辆的高度、重量,以及路线中的特殊情况,保
证运输线路畅通,使预制构件能够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中。

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
对构件进行安全防护,避免磕碰出现损坏。

5、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为使装配式建筑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对整个产业链进行畅通。

要提供政策上的
支持,积极鼓励具备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设计院、施工企业积极拓宽自
身的业务范围,积极研究生产,建立全产业链的综合企业[5]。

对装配式建筑工程
的总承包市场准入条件、管理标准进行制定,对总承包市场的整体秩序进行规范,完善企业承包能力的评价制度。

此外,工程总承包企业还需要积极学习应用信息
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装配式建筑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由于成本、造价等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推广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要通过科学化的措施方法减少工程成本,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推进装配式建筑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冀湘.试论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改善路径[J].陶
瓷,2023(04):141-143.
[2]何凯红,祁玉婷,张伟.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管控要点研究[J].
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22):25-30.
[3]吴伟英,黄辉.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四川建
材,2022,48(03):222-223.
[4]高伟丽.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陶
瓷,2022(02):134-136.
[5]段程程.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智能城
市,2021,7(01):41-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