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xx,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注释】
①子由:
xx弟xx,字子由。

②天上xx:
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③xx:
xx建筑的xx,指月中xx。

④不胜:
不堪承受。

⑤弄:
赏玩。

⑥xx:
xx的xx楼阁。

⑦xx:
雕饰xx的门窗;
⑧共:
共赏。

⑨婵娟:
xx的月光。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愿离人能各自珍重,平安康健,可远隔千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写作背景:】
词前小序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评析】
本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

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深一层。

“归去”,作者将那美好皎
洁的月亮,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家园。

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却又有些犹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写月光移动和月下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转入抒发怀人之情。

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宕开一笔,表现了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放达宽慰之语。

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练习题】
1.这首词是借什么怀恋亲人的抒情之作?1;月亮2朗读这首词,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
C.舒缓深沉
A.激越雄壮
B.乐观豪迈
C.舒缓深沉
D.柔和亲切3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
5.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前者是"无我之境"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后者是"有我之境",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

相关主题